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英奇)12月21日早上,信息時報A1班優能小記者到信息時報社4樓,在「任意門創新課堂」專業導師的講解與示範下,一起走進化學的世界,揭開電流的奧秘。小記者們學習了化學反應的三大基本反應之一——氧化還原反應,親自動手製作水果電池,點亮了發光二極體,讓孩子們驚呼「太有趣了」。
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長知識!
檸檬除了吃還能幹什麼?生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有哪些?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是什麼?「任意門創新課堂」的魏老師通過問答,為小記者們生動講解了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知識。「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鋼鐵生鏽了、蘋果放久了表面會變黃等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是電子的得失,有了電子的得失,就能形成電流。」魏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更易懂,邊用手摩擦衣服邊提問,「冬天我們的衣服會起什麼?」「靜電!」小記者們齊聲回答。
「對,這個靜電,就是裡面的電子得失產生的電流。」魏老師還以氧原子、鋁原子和鋁離子為例子,解釋了電子核和所帶電子的數量情況。
製作水果電池,大成功!
除此之外,小記者們還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的運用:燃燒反應、光合作用、金屬冶煉等;通過圖片與講解,知道了氧化還原電池的構造與原理。
最讓人激動的是,在老師的講解示範下,小記者們親手製作水果電池。具體怎麼操作呢?
首先,將導線一端穿進鋅片和銅片的小孔,擰緊導線一端,確保裡面的電線跟鋅片、銅片保持接觸;
接著,把鋅片和銅片分別插到切好的檸檬上,四個檸檬塊串聯時,確保每一塊檸檬上分別有鋅片和銅片;
串聯完畢後,把小燈插進其中一根帶有發光二極體相連裝置的導線上。
小記者們驚喜地發現,小燈真的亮了,閃著微光!一些小記者自發性地兩人一組,把八塊檸檬串聯在一起,成功點亮小燈,歡呼雀躍。
2019秋季班結課,明年見!
在提問分享環節,有小記者提出,「能不能讓燈更亮一點?」老師回復,「檸檬在水果中是非常酸的——跟蘋果之類的比,用它做電解質,已經算很強的了,我們的電池,電解質一般是用強硫酸,但我們用水果來做電解質,這樣的效果已經算不錯了。」
由於本次課程是A1信息時報小記者2019秋季班的最後一節課,在該課程結束後,每位小記者都頒獲榮譽證書。有小記者表示,「特別好玩,明天繼續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