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講講燈魚,萬草缸以及南美缸的朋友都知道,燈科類的魚種類有很多,但不講燈魚,今天帶來的是我個人認為最特別的一種——藍眼燈魚,別名女王藍眼燈,原產西非的高原湖泊水域。別看名字中帶個燈字,雖然其在水族館也常被當作燈魚在販賣,但其在分類地位上也算是鱂魚的一種!而此類眼睛部分會閃耀著光芒的小型將魚還有另外一個別稱—燈眼類將魚。
藍眼燈
飼養條件
溫度
最適合藍眼燈魚生長的水溫為16~22℃。在低山夏季溫度較高,如果水溫超過26℃,藍眼燈魚生長就會受到影響,有時會出現"夏眠"現象,溫度過高還會導致藍眼燈魚死亡;但若海拔過高,環境溫度與水溫過低,藍眼燈魚有效生長時間短,生長速度較慢,養殖也不合算。因此,養殖藍眼燈魚,場址最好選擇 在海拔500~800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地區。
水質
養殖水質要好。藍眼燈魚喜潔怕髒,對所處環境水質要求非常嚴格。藍眼燈魚一般在棲息在自然植被好、環境無汙染,人類較少涉足的深山峽谷溪河中。山區人工養殖藍眼燈魚,水源最好選擇有常年流水的小溪溝、泉水,也可利用水質清新的大中型水庫的底層水,總之水質要清新、鮮活、無汙染,溶氧量高,PH值呈中性。從山區農田、礦山流出來的水以及城市自來水,部分化學物質可能超標,不能作為藍眼燈魚的養殖用水。
環境
養殖環境要安靜。藍眼燈魚有喜靜怕驚、喜陰怕鳳習性,因此環境安靜對養好藍眼燈魚非常重要。山區建藍眼燈魚養殖場,最好選擇在四周群山環繞、樹木茂盛、人煙稀少,環境相對獨立、安靜、陰涼的地方,並做適當遮掩。有的農戶利用天然巖洞,或者在有水源的地方人工開鑿隧洞養殖,既能保持恆溫、避光、安靜,又能防逃、防盜,養殖效果很好。
特點
藍眼燈魚的眼睛呈鮮藍色,在黑暗中會發出迷人的藍光,故俗稱為女王藍眼燈,因它迷人的外表及嬌小的體型和燈科魚相似,所以我們常把它歸為燈魚,其實分類上它屬於鱂魚科,和青鱂等魚的親緣關係更近。性情溫和,群遊性十分強,是草缸中常用的造景魚類,也是市場上廣受人們喜愛且普及的非洲小型燈魚,食性雜,可餵食人工飼料。
公母的辨別
下面談談藍眼燈的具體情況以及如何區分公母,藍眼燈生活在非洲,體體形小,一般公母的辨認方法是雄魚尾巴有黃色的美麗花紋,雌性則無,肚子也比較大。在黯淡的燈光下,眼睛會顯得格外的 明亮,像一顆藍寶石閃閃發光。還是一種比較好飼養的小型魚類,屬於鱂科的一種。繁殖相當的容易,母魚肛門附近會搭拉著一個卵包,它會粘在水草上,2--3天便孵化出小魚,小魚的的眼睛也能發出相當的明亮,藍眼燈在魚缸裡也是一種比較容易繁殖和群遊性很好的魚類。
關於飼養以及繁殖的建議
藍眼燈產卵需要安靜的環境以及一些遮擋,還要有藉助一些水草進行存放魚卵,不可能一大推卵在魚缸裡飄著吧!所以,繁殖前的的準備我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1.浮些鹿角苔上水面讓藍眼燈產卵;
2. 鹿角苔需要超強的光線才會長得好, 如果不嫌醜,你可以用毛線束綁在保麗龍上讓毛線束浮在水面附近;
3.莫絲團 + 低水位;
二線藍眼燈(七彩藍眼燈)
除了藍眼燈之外,在灣水族市場上還流通著另外一種燈眼類將魚,那就是原產於非洲喀麥隆、奈及利亞與南多哥的七彩藍眼燈。與藍眼燈相似的是,七彩藍眼燈在眼眶上也會反射閃耀著亮眼的藍色光芒。比藍眼燈更吸引人的是,七彩藍眼燈公魚的身上多了兩道由鰭 蓋後方貫穿至尾鰭基部的亮藍色澤。此外,七彩藍眼燈的尾部呈現出細緻的金黃色花紋,讓其看起來比藍眼燈更為華麗許多。相反地,七彩藍眼燈母魚就幾乎與普通 藍眼燈長得一模一樣,雖然仍然保有亮眼的藍色的眼眶,但是,少了那兩道亮藍的條紋與金黃的尾鰭。
七彩藍眼燈
很多人覺得這種魚小,看著弱小,難飼養,其實這類魚在飼養上相當容易,只要把握住一個原則,那就 是水質不一定要刻意地調整成偏酸、偏鹼或偏中,但是一定要乾淨!也就是說在飼養這類燈眼類將魚時需要一套相當健全的過濾系統,同時定期地換水,如此才能常 保這些美麗的小魚健康漂亮,千萬別用舊水,髒水養,過舊或過髒的水質容易讓燈眼類將魚發生黴菌性與細菌性的疾病。
本文為果然會造景原創
關注我們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