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格局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8-2022年中國共享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資料顯示:共享汽車市場主力包括:車輛生產商、車輛中間商、分時租賃運營商、軟硬體技術提供商、配套設施提供商和第三方服務商。
波特五力分析
基於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汽車共享服務行業分析下面應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從五個方面分析汽車共享服務行業的情況。
一、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汽車共享服務組織或公司主要需要的供應是可供使用的汽車以及停放汽車的停車場。這兩項是汽車共享服務組織或公司首當其衝要置辦妥當的兩種「原材料」。在這裡我們主要對可供使用的汽車及停放汽車的停車場這兩項進行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一)汽車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決定供應商議價能力的幾個因素主要有:①供應商集中程度;②品牌;③供應商的收益率;④供應商是否有前向威脅的可能;⑤轉換成本。
(二)停車場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在政府要大力提倡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現今,停車位問題是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的,例如在中心城區繁華的商業地帶某些公共停車位劃定為汽車共享專用停車點。而且由於停車點的可選性較大,停車場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是較低的。
二、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影響購買者議價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產品特性、顧客掌握的信息量、顧客數量、替代產品的可獲得性。汽車共享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個人客戶,個人客戶都是以單個的形式存在,很難在價格談判中形成集中趨勢。客戶的汽車租賃費用往往只佔到其消費支出的一小部分,對於這部分支出的價格不是很敏感。顧客掌握信息較多,汽車共享服務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均衡現狀不明顯。汽車共享的潛在客戶量巨大,消費者議價能力低。汽車共享的可替代產品包括計程車、公共運輸、私家車,其可獲得性都非常高。
三、潛在新進入者的威脅
汽車共享服務需要提供的產品服務差異化大,新進入者要進入這個市場的門檻是比較高的。新進入者進入到市場,由於汽車共享服務的主要客戶是分散的個人客戶,僅僅憑藉低廉的價格優勢是不足以搶佔大量市場份額的。
(一)規模經濟性
汽車共享服務組織或者公司的運轉需要一套電子信息系統來作為支撐。只有在汽車共享服務的客戶數量達到一定數量後,系統的資本投資分攤到每個客戶身上的成本就越少,規模經濟性越明顯。
(二)產品差異化
了解客戶選擇汽車共享服務是基於成本考慮還是環境保護心理,消費者一般用車的情況是通勤出行還是購物出行,對於車輛的類型、品牌的選擇,停車地點偏好的選擇等。這些因素考慮對於汽車共享服務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有重要影響,也是新進入者難以獲得、替代的信息。
(三)先發優勢先發優勢包括:①汽車共享服務廣泛使用的電子信息系統技術;②汽車共享服務組織公司必須對參與客戶進行品牌營銷;③提高客戶的轉換成本。
四、替代品的威脅
汽車共享服務組織或公司的替代品威脅主要來源於公共運輸的發展、私家車的增加、計程車的運營、汽車租賃的興起等。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各種出行方式互為替代品威脅。但是它們主要服務的出行距離和靈活性仍是存在差別的,所以,也可以說在特定的市場範圍內,他們是互不幹擾的。
五、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
同業之間的競爭常常表現在價格、廣告、產品介紹、售後服務等方面,其競爭強度與許多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