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1周,第7屆火星探索會議召開,帶來一張罕見的北極壯美照片

2020-08-28 一周刊

2000年,南極大陸發現一塊火星隕石,NASA聲稱在這塊隕石中發現了類似微生物體化石結構。儘管研究結果並未獲得業界一致認可,但人們對火星生命的期望依然不減。

火星,無論是太空探索還是科幻電影,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期望的第二家園。而科學的嚴謹之處在於,要想成為人類新家園,首先要解決的是水資源問題。

2003年,歐空局(ESA)發射火星快車號探測器。雖然其著陸器任務失敗,但軌道飛行器至今仍在服役,且「戰功」顯赫。至此,全球進入新一輪火星探測熱潮。

2020年1月13日~17日,第7屆火星極地科學和探索國際會議在阿根廷烏斯懷亞舉辦,會議期間新發布一組火星快車號傳回的北極高清近景照片,展示了這顆紅色星球鮮為人知的白色一面

(建議橫屏閱覽☟☟☟)

圖源:ESA/DLR

圖中大片白色區域是厚厚的冰層。

得益於火星快車上超解析度相機(SRC),可以對選定地域實施2.3米/像素的圖像捕獲,因而冰蓋與土壤的分界線清晰可見。

在極地低達-143°C氣溫環境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也可以析出晶體。因而,冰層之上還附著了一層乾冰,厚度最大甚至超過2米。

不同於大眾的理解,對科學家們而言,毫無生氣的火山往往成為探測生命的重點區域,下圖是火星Korolev火山的夏季冰蓋影像。

圖源:ESA/DLR

而回顧NASA曾公布的2006年火星北極夏季冰蓋照片,則更充分說明火星不「火」,至少曾經可能是堪比地球的「溫暖家園」。

圖源:NASA/JPL

上圖可以全局看出極地冰蓋呈螺旋而非射線狀向外發射,科學家認為這是由於科裡奧利效應——流動的火星大氣對線速度較低的極地區域造成螺旋侵蝕,形成高低不一的波峰和谷地,高密度冷溼氣流下沉到地勢較低的窪地凍結

圖源:NASA/JPL

結合地球地貌演化,有助於揭開火星地貌形成過程。低溫聚集出高密度大氣形成強風,相對可觀的水含量形成暴風雨。

烏斯懷亞會議上新發布的這一組照片,(暗褐色)顯示出了火星地表更深的溝槽,應為夏季水流衝刷而成。類似例證,還有2012年好奇號火星車傳回的蓋爾環形山(實為隕石坑)疑似古河床照片,照片中水流衝刷跡象更為明顯。

圖源:《Science》

當然,這些溝槽(疑似古河床)可能是數百萬年的緩慢作用。但卻是科學家們感興趣所在——它暗示了火星遠古時代的潮溼環境,為孕育生命提供了必要條件

至於火星後來為什麼大量丟失大氣,失去水分,未來或許會有準確答案,但擺在眼前的當務之急,是找到現有水資源都藏在何處。

火星快車號和好奇號成就,只是火星水資源探測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全球多個國家都將新一輪的火星探測提上日程。

2014年9月,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入軌;2018年11月,NASA經費支持項目之一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而已經到來的2020年,還將有NASA「火星2020」,ESA和Roscosmos聯合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阿聯「希望號」,中國火星探測首批任務等,四臺探測器於7月份前後上演「速度與激情」。

目前,美國已提出2037年人類登陸火星計劃;中國的火星探測也擬定了「繞」、「落」、「回」三步走長遠任務。未來20年,人類登陸火星應該不是科幻,因為火星快車號和好奇號均已提前傳來利好消息。

「惠普火星家園」渲染挑戰賽作品(之一)

正如山東日照「2019軟體定義衛星高峰論壇」上中科院歐陽自遠院士所說:人類最大的理想是改造火星,通過幾個世紀的卓越努力,會將火星這顆貧瘠行星改造成一個擁有蔚藍天空、綠色平原、藍色湖泊和生態環境友好的新世界

本文結合《今日宇宙》1月16日最新報導,NASA、ESA官網及網絡報導,由頭條號「一周刊」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火星不「火」:一張冰蓋照片剛剛發布,證實火星大量存在「水」
    2000年,南極大陸發現一塊火星隕石,NASA聲稱在這塊隕石中發現了類似微生物體化石結構。儘管研究結果並未獲得業界一致認可,但人們對火星生命的期望依然不減。火星,無論是太空探索還是科幻電影,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期望的第二家園。
  • 科學界於1927年召開了一次史詩級會議,留下一張珍貴照片
    科學界於1927年召開了一次史詩級會議,留下一張珍貴照片……如果要問跟科學相關的最著名的,我最喜歡的照片是哪張,那必然是下面這張足以影響整個人類社會進程的照片。這張照片是從1927年物理學界召開的一屆「大神」級會議中流傳下來的,對科學界乃至整個學術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 火星探測器在失聯前一刻,拼命傳回一張照片,詭異
    就現在太陽系裡的八大行星,火星是和地球最相近的,我們都知道地球上一天是24小時,而火星只比地球多了四十分鐘。這麼多年來,各個國家都積極探索火星,因為他們都發現火星跟地球一樣都有春夏秋冬和大氣層,說不定它會成為人類第二個可以生存的星球。所以人們對於火星的探索一直進行著。
  • 火星的春天很美麗,北極照片中出現了誘人的「白巧克力冰激凌」
    當然在火星上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即便在像火星這樣寒冷荒蕪的星球上,春天也會顯現些微的不同,只是你必須更近距離地觀察它們。幸運的是,火星軌道上有人類發射的配置高解析度相機的太空飛行器,我們現在可以通過圖像跟蹤發現火星上春天開始的跡象。
  • 富縣召開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
    1月7日,我縣召開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霍柏海、副主任張建英、楊東亞、緱西平出席會議。常務副縣長孫煒剛、副縣長兼財政局局長楊勇、縣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監委會及縣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縣委副書記劉浩軍指導本次會議。
  • 第15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在重慶召開
    第15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在重慶召開 2020-12-17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7月第2周國內時政熱點匯總: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
    今天我們關注--2019年7月第2周國內時政熱點匯總。2019年7月第2周國際時政熱點匯總1.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
  • 惠陽區五屆人大六次會議2月6日-7日召開(附議程)
    1月15日,惠州市惠陽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49次會議決定,惠陽區五屆人大六次會議於2月6日至7日在淡水召開,會期兩天。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召開惠陽區五屆人大六次會議的決定、大會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關於惠陽區五屆人大六次會議列席和邀請列席人員範圍的決定。
  • 關於舉辦中國藥學會第二十屆中國藥師周的通知(第三輪)
    「安全用藥 戰疫同行」——科學傳播論壇5.戰疫烽火論壇6.論劍——藥學服務經典案例分享交流7.健康中國 「藥」你知道——藥學服務V課堂(兒童用藥專題)會議擬定日程詳見附件1。會議同期召開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網工作會議,各分網負責人及網員醫院代表參加會議(詳見《關於召開2020年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網工作會議的通知(第三輪)》)。
  • 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召開
    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召開 2016-11-02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會議共安排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等在內的20個大會報告、39個分會邀請報告、27個口頭報告、20個青年論壇報告和120多個牆報展。會議期間,還召開了「第四屆亞洲二維相關光譜學術會議」,設立了拉曼光譜及相關光譜技術的研究進展、紅外光譜及相關光譜技術研究進展、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研究進展暨第十五期原子光譜沙龍三個分會場,學術委員會評出了12篇「優秀論文獎」和18篇「優秀牆報獎」。
  • 第75屆聯合國大會決定12月初召開新冠疫情特別會議
    新華社聯合國11月5日消息,第75屆聯合國大會當日通過決議,決定於12月3日至4日召開聯大特別會議,以加強全球合作共同應對新冠疫情。第75屆聯大主席博茲克爾在決議表決前致辭說:「聯大新冠疫情特別會議對於多邊主義而言,既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也是一次考驗。」
  • 第十八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蘇州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11月1日,由中國光學學會,中國化學會主辦,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承辦,蘇州市化學化工學會、蘇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光譜等協辦的第十八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蘇州召開。
  • 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將於2021年1月24日召開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常蕾)11月25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表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召開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將於2021年1月24日召開。
  • 羅莊區第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召開
    羅莊區第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召開 2020-06-01 0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火星北極:歐空局公布了新的圖像
    火星極地地區的性質在火星一年中各不相同。在夏天,兩極主要被水冰覆蓋。然而,當冬季來臨時,溫度下降到-125C°以下,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沉澱。這在水冰的頂部形成一層幾米厚的乾冰,並產生二氧化碳雲。歐洲空間局公布了一張火星快車號軌道器拍攝的圖像,展示了火星冰封的北極——這顆行星單調的深紅色表面分布著「亮冰條」和「流雲帶」。
  • 第十八屆離子源國際會議在蘭州召開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9月2日,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辦的第十八屆離子源國際會議在蘭州開幕,來自北美、歐洲、亞洲60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校的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交流探討離子源技術、物理、應用及其相關領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 區委常委會召開2021年第1次會議
    2021年1月4日,順義區委常委會召開2021年第1次會議。區委書記高朋主持會議。會議研究了區委五屆十二次全會安排,決定區委五屆十二次全會於1月8日召開。全會的主要任務是聽取並審議區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區委常委會抓黨建工作情況報告,審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報告,總結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任務,審議通過《中共北京市順義區委關於制定順義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共北京市順義區第五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決議》。
  • 第十六屆全國MOCVD學術會議將於8月4-7日召開,徵文進行時…
    第十六屆全國MOCVD學術會議將於8月4-7日召開,徵文進行時… 未來MOCVD技術的發展將會給化合物半導體科學技術和產業發展帶來更為廣闊的前景。 作為MOCVD技術和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器件研發交流的平臺,自1989年第一屆會議舉辦以來,「全國MOCVD學術會議」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五屆,會議規模和影響力越來越大,成為全國學術界和產業界廣泛參與的學術盛會。
  • 第十九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召開
    8月15日至17日,第十九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在遼寧省瀋陽市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航空學會、中國金屬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共同主辦,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疲勞分會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共同承辦,由瀋陽工業大學和東北大學共同協辦。
  • 第十三屆全國MTS材料試驗學術會議通知 (第二輪)
    為了繼續推動我國材料試驗理論與技術進步,進一步加強力學、材料、機械、工程、電子、儀器等相關材料與結構試驗領域科研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和科技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定於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成都召開第十三屆全國MTS材料試驗學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