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博:@Thomas看看世界
1. 三原色工具為什麼這麼神奇?
首先我們來瀏覽一組「網紅」照片。
這些網絡上流行的照片,無論風光還是人像,其實是有一些規律和套路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總結出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張照片的一些共同點:
1)整張照片色彩乾淨統一,畫面中出現的色相不多,並不是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這樣照片看起來很舒服,很和諧,不會顯得太亂太雜。
2)畫面的色彩符合一些色彩搭配模型,比如《學會常見的配色原理,再也不怕後期調色啦》教程中,提到的互補色搭配。這3張照片主要利用的,都是「青色-橙色」這一組RYB互補色進行搭配。色彩搭配不僅在攝影中,更是在美術、設計中廣泛應用。
色相不能太多,色相符合色彩搭配模型,也是我在《風光攝影后期基礎》一書中,提到的「色彩搭配五大套路」中的兩個重要規律。
那麼如何去減少畫面中的色相數量,並讓色彩符合常見搭配呢?我們可以用很多工具,比如HSL、曲線、通道混合器等等。
但今天要講到的「校準-三原色」工具,之所以這麼神奇,大量出現在網紅調色中,就是因為它可以同時辦到這兩件事!
校準面板,是ACR中排在倒數、較後面的面板。裡面主要有紅原色色相、紅原色飽和度、綠原色色相、綠原色飽和度、藍原色色相、藍原色飽和度 六大滑塊。
我們用來演示的圖片,是一個紅、綠、藍為三原色的12色色環,這樣我們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到各種顏色的變化。
我們可以試試把「藍原色-色相」的滑塊往左邊移動,這時我們的色環發生了神奇的變化。
1所圈起來的,是原圖中藍色以及其相鄰色,此時他們都偏向了青色,色相更加統一。2所圈起來的,是原圖中黃色以及其相鄰色,此時他們都偏向了橙色,色相也開始統一起來了。
更神奇的是3所代表的中間過渡色,比如品紅色,竟然飽和度降低了,起到了減少色相的作用。
我們通過左移藍原色色相滑塊,就同時完成了減少畫面中色彩數量,並把大部分色相往經典的「橙-青」色彩搭配靠攏,一下子搞定了流行色調的兩種套路,難怪不得網紅們都愛用!
再用一個手機拍攝的照片作為案例,下圖中色彩比較普通,色相較多,搭配也比較混亂。
我進入「校準」面板,把藍原色的色相左移,變成-100。
瞬間照片就變成了以前介紹過的「糖果色」類似風格。整體冷色都偏青,整體暖色都偏橙紅,其他雜色大量被消除,這種效果原來一步就可以基本搞定!
2. 三原色中的色相滑塊如何使用?
通過上面的案例,我們了解到了三原色工具的一個核心亮點,就是它可以控制畫面中的色相數量,並把他們往互補色搭配上進行移動。
那麼這些色相滑塊左右移動有怎樣的效果?具體應該如何調整?是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問題。
當然在這之前,先要介紹一下:三原色工具之所以在「校準」面板,是因為它在Photoshop開發之初,本意是用來校正Raw文件和相機標準之間的色偏的。
其底層原理,是通過改變紅、綠、藍三種通道(三種感光元)之間的相互關係,來校正Raw文件偏色。但隨著校色技術的發展,它的本身功能已經被代替,現在更多的用於創意性調色中。
因為是跟通道有關,三原色工具和HSL工具有一個極大的不同,就是會影響畫面中的大部分顏色。比如調整HSL的藍色色相,只有原圖中藍色的物體會被影響。而調整校準藍原色色相,原圖·中的藍色、青色、紫色、黃色等等色彩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對色彩之間相鄰、互補關係還不了解的同學,建議先閱讀教程《學會後期調色,從認識顏色開始》,或學習《風光攝影后期基礎》書中第2章3節,再進行下面的閱讀。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藍原色滑塊。藍原色色相滑塊,對全圖的色彩都有影響,特別是原圖中的藍色、黃色部分。
因為真實照片中經常出現藍色(天空、海水、陰影),也經常出現黃色(陽光、巖石、皮膚、植被),因此藍原色色相滑塊也是被用的最多的一個滑塊。
左移藍原色滑塊(往滑塊顯示的青色方向移動)。原圖中的藍色和相鄰顏色,將加上青色,從而整體往青藍色統一。
而原圖中的黃色相鄰顏色也會偏色(為什麼是黃色?因為RGB模式中,黃色是藍原色的互補色),這些暖色中都會加上紅色(青色互補色),因此整體偏向橙、橙紅。
而原圖中的綠色、紫色等,這些正好處於藍色和黃色中間的顏色,不僅色相會向他們偏移,而且飽和度會減小。
那麼如果右移藍原色色相呢?
藍原色色相往右側(品紅色)方向移動,藍色及相鄰色彩會偏品,黃色及相鄰色相會偏綠(品紅互補色),同樣的中間色彩飽和度會大大降低。
總而言之,藍原色色相滑塊,主要影響畫面中的藍色、黃色和相鄰色彩,左移會把他們統一成「青藍-橙紅」的色彩搭配,右移會讓整體色彩偏向「品紅-綠」的搭配。
因為純綠色和純紫色,在自然界中很少出現,一般調風光照片的時候,藍原色滑塊都是向左移動。
其他的色相滑塊,我就直接說結論了,大家可以通過上面藍原色的例子,結合互補色的關係來進行理解。
綠原色色相滑塊,主要影響的是原圖中的綠色和其互補色品紅色,以及他們相近的顏色。(正常照片中這兩種顏色較少,因此綠原色使用頻率較低)
左移綠原色色相(往色相條上的黃色移動),原圖綠色(及相近色)偏黃,品紅色(及相近色)偏藍。
右移綠原色色相(往色相條上的青色移動),綠色(及相近色)偏青,品紅色(及相近色)偏紅。
紅原色色相,主要影響畫面中的紅色相近色,以及青色相近色部分。因為現實生活中,紅色的物體也很多,比如皮膚、火焰等等,因此這個滑塊也經常使用,特別是在人像調色中。
左移紅原色色相滑塊,畫面中紅色(及相近色)偏品,青色(及相近色)偏綠。前面提過「品-綠」的組合併不太自然,因此我自己較少會左移紅原色色相。
右移紅原色色相滑塊,畫面中紅色和類似色偏橙黃,青色和相似色偏紫藍,也是常見的一種色彩搭配。
在實際案例中,我們經常會結合多個原色滑塊,甚至HSL工具來進行調色。
比如前面的這個「糖果色」例子:
藍原色色相左移變成-100,基本感覺有了,但是人物皮膚太偏橙紅,需要往黃色方向偏移,天空中的藍色也不太夠。
而右移紅原色滑塊,正好是把暖色系往橙黃方向走,把冷色系往紫藍方向走,因此這裡我把紅原色滑塊右移到+75。
畫面中的橙黃色有點悶,不符合陽光下的氛圍,因此我在HSL工具中,把橙色的明亮度提升了87。HSL工具教程:《學會調色,從理解HSL面板開始》。
關於糖果色,以後還會有更詳細的教程。但通過三原色和HSL工具,已經調的八九不離十了。
3. 三原色中的飽和度滑塊如何使用?
紅綠藍三原色,除了色相滑塊之外,各自還有飽和度的滑塊。
藍原色飽和度,主要影響畫面中藍色附近色系的飽和度。左移藍原色飽和度滑塊,藍色鄰近色系的飽和度大大降低,但其他色彩飽和度降低幅度較小。
右移藍原色飽和度滑塊,藍色鄰近色系的飽和度大大提高,但其他色彩受影響較小,飽和度提升比較自然和諧。
綠原色飽和度,主要影響畫面中綠色相鄰色彩的飽和度。左移綠原色飽和度滑塊,綠色鄰近色系的飽和度大大降低,但其他色彩飽和度降低幅度較小。
右移綠原色飽和度滑塊,綠色鄰近色系的飽和度大大提高,但其他色彩飽和度提升比較小。
紅原色的飽和度滑塊,變化規律也是類似的,左移大大降低畫面中紅色及相關顏色的飽和度,右移大大增加他們的飽和度。而其他色彩受影響較小。
在自然風光照片中,人物皮膚、樹木花草、巖石磚牆等等,這些地景的色相一般都是在橙色、黃色附近。這些地景的飽和度一般不宜提升過多,太飽和的皮膚、沙石看起來不太自然。
前面我們提到過,提升藍原色飽和度,畫面中冷色飽和度會加強,而暖色飽和度提升非常小幅度、舒服、自然。因此很多風光攝影師喜歡提升藍原色的飽和度。
下面這張照片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原圖色彩太淡。
提升藍原色飽和度到+100。
畫面飽和度提升,而且整體比較自然。
當然有的照片,藍天本身就很強烈,提升藍原色飽和度後天空有點過飽和。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配合使用HSL工具,降低藍色的飽和度。
總結
1. 控制色相數量、色相符合常見搭配,是網紅色調常用的套路。而相機校準-三原色工具,可以很方便的完成這個任務。
2. 藍原色色相左移,畫面暖色偏橙紅,冷色偏青藍。紅原色色相右移,畫面暖色偏橙黃,冷色偏紫藍。其他原色色相移動原理類似,使用頻率比這兩個要少。
3. 提升藍原色飽和度,對畫面冷色提升強烈,暖色提升自然,是很多攝影師的常用招數。原色調整常常需要配合HSL工具使用,很多時候甚至可以完全被HSL工具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