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小宇健談,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花粉傳播不僅僅靠蜜蜂和蝴蝶、植物不是啞巴。
花粉傳播不僅僅靠蜜蜂和蝴蝶
假如地球上沒有花朵,那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模樣啊?花,以它那五彩繽紛的絢麗色彩、婀娜多姿的形態和芬芳的香味,裝扮和美化著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使世界變得生機勃勃,萬紫千紅。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因而它不僅能美化世界、美化生活還擔負著植物的傳宗接代的任務。一般情況下,植物花朵的花粉需要蜜蜂或者蝴蝶來傳播,把雄蕊花粉傳到雌蕊的柱頭上受精,花朵才能結果,植物才能一代代繁殖下去。
但是,專家們指出,花粉的傳播不僅僅依靠蜜蜂、蝴蝶,或者別的什麼昆蟲,許多不同的植物花朵,在長期自然選擇中,各有自己的「十八般武藝」,傳播花粉,繁殖後代。鶴望蘭、木槿花及刺桐等,這些植物靠鳥類來為它們傳播花粉,被稱為「鳥媒植物」。苦草等水生植物,開花後,花粉飄落在水面上隨水漂流,碰上雌蕊柱頭後,就被它上面的粘液粘住,進行授粉,這便是「水媒花」。玉米、楊柳、胡桃、板慄等植物的花特別小,它們沒有美麗的花冠,也沒有芳香的氣味,吸引不來蝴蝶、蜜蜂等昆蟲,於是請風來幫忙。由於它們的花粉又輕又小,數量又多,因而能隨風飄舞,靠風力來傳粉,這叫「風媒花」。
更為奇特的是,一些植物還請蝙蝠、蝸牛來幫忙傳粉。生長在熱帶地區的猴麵包樹,因為在夜間開花,便請喜歡在夜間活動的蝙蝠來傳播花粉。生長在蘇門答臘熱帶雨林中的巨魔芋,它的花長在一個像打折的大領子的佛焰苞中,許多朵小花都長在一個肉質的總軸上,叫「肉穗花序」。花序上部從苞中伸出,下部隱藏在佛焰苞中,整個植株全長2米。不幸的是它不發出香味而是發出臭味,使蜜蜂和蝴蝶敬而遠之。這時好在有不怕臭味的蝸牛,在它的肉穗花序上爬來爬去,無意中成了花粉傳播的「媒人」,幫巨魔芋傳播了花粉。
雌雄異株的植物乾脆誰也不求,這種植物可以單株在一個新的地方生活,像銀杏,它的雄株上雄花也可以開花結果,極大地方便了它們的繁殖。不過,像以上這類不需蜜蜂、蝴蝶等昆蟲來授粉的植物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植物由於它們的花具有絢麗的色彩、芬芳的香氣,以及甜美的花蜜,因而吸引了像蜜蜂、蝴蝶等大量的昆蟲前來採花蜜,把花粉從一朵花帶到另一朵花,完成傳播花粉的任務。像我們平常所見的桃花、蘋果花、棗花、槐花、梨花、油菜花、荔枝花等,都是這類植物花朵,這被稱作是「蟲媒花」。
植物的花朵為什麼需要花粉呢?原來,在花的中央部分—花心,長著花的主要結構—花蕊。花蕊由雄蕊和雌蕊共同組成,中間的一枚是雌蕊,在雌蕊四周長著30~40枚雄蕊。雌蕊分三部分,下邊膨大的是子房,子房裡面含胚珠。子房上面的細長部分是花柱,花柱上面是柱頭。雄蕊分兩部分,上部膨大的是花葯,花葯內有成千上萬的花粉。當花粉成熟後,花葯裂開,花粉就散出。此時,只有雄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柱頭上分泌的黏液才能受刺激開始萌發,長出長長的花粉管,穿過花柱伸入子房,將精子送入子房並讓內中胚珠受精。植物花朵胚珠只有受精,才能最後結出果實和種子,有了果實和種子,植物才能一代代傳下去。
植物不是啞巴
植物不會說話,這是誰都知道的。可是,科學家們對植物的最新研究,卻讓人大吃一驚,植物居然不是啞巴,它們也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響!日本一位科學家設計製造了一臺可以監聽植物聲音的儀器,當儀器接上合成器和聲音放大器後,植物「說話」的聲響就暴露無遺了。這些被測得的植物聲音千奇百怪,有的像是牛在喘氣,有的像是演奏家在吹口哨和笛子。當植物受到外來刺激,如被砍斷、久旱遇雨,或者颳大風時,植物會痛苦或興奮地大聲「叫喊」。
植物不是啞巴的這一現象,早在1970年,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就有所發現。他們測得當玉米幹早「口渴」時,會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響。後來又發現,當植物受到乾旱或缺乏營養的威脅時,它們發出的聲音強弱與它們的「飢餓」或「口渴」程度成正比。美國科學家研究測出,當柳樹被病蟲害侵蝕時,會發出一種求救信號——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傳給四周的柳樹,似乎是在向它們求救,又像是在向它們發出危險信號。美國科學家在一個幹早山谷裡,安裝了一套遙控測向糸統,用來監測植物的聲音,結果測出:當植物在變換自身養分時,會「竊竊私語」——發出一種電信號。
目前,這類的監測實驗還在繼續,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的不斷探索,植物會「說話」之謎會一天天解開。如果真有一天人們完全破譯了這些植物發出的信號,那麼世界將會大變樣。農業生產記錄下這些信號,將會極大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提高農作物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