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個畫面:和還只會咿咿呀呀呀的寶寶每天,坐在落地窗前的地板上,噼啪~~~,骨碌碌~~~,定住不動,哈哈大笑,噗噗吹氣,金黃色的陽光灑在小公主的嫩嫩臉上,那笑容,如同天使。
這個畫面會永久的定格在你的記憶中,你的腦海裡,成為有生之年最美畫面之一不可磨滅。而神奇的是,這副畫面是一本繪本《噗噗噗》造成的。神奇麼?詫異麼?
《噗噗噗》由多次提名諾獎的谷川俊太郎撰文、深諳嬰幼兒心理的繪本大師元永定正繪畫的嬰兒繪本,奇妙的視覺色彩空間,大膽的開放性架構,以及點點的擬聲詞構建出了這本書。
每次都是新的體驗,變化無限的世界我看到這本繪本的時候,感覺封面特別像以前我玩過的一個叫做樂克樂克的遊戲,裡面有著一群這樣的噗喲噗喲的小圓仔,一起「咿」「呀」的簡單命令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圓仔。
越簡單的東西,蘊藏著越多的變化,一個點可以眼神成無數條線,而這句話適用於《噗噗噗》。
可以當神話講給寶寶聽,講天地萬物從無到有,一個叫做盤古的大巨蛋,打個嗝創造太陽月亮,轉瞬又吃回去。最後萬物寧靜;
也可以當童話講給寶寶聽,講圓仔冒險,壞「蛋」跑出來,再被好圓仔吃掉;人要學會接受不好的自己。
甚至可以什麼都不講,只是單純的,噓,噼啪,骨碌碌,噗噗噗。寶寶能看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依舊開心的笑個不停。
我更喜歡讓寶寶選擇這個圓仔是個什麼東東,它又在幹什麼,我只負責配音,擬聲,啊?居然誕生出了無數個關於噗噗噗的故事。
噓!噗! 噌! 噗噗噗!簡直有毒!在經歷過2-3次之後,現在寶寶每次到了關鍵環節,會和我一起很有默契的相視一笑,然後同時的噗噗噗,噗噗噗。
寶寶咿呀學語都是從元音aoe開始,而有時候你不得不佩服這幾個擬聲詞的魔力,像是在還沒有語音的時代大家的交流方式,簡短,有效,卻能傳達萬千意思。
這時候,才覺得甲骨文上一個字代表多句意的意思傳達的那麼清晰。
而成年人現在去講述一個故事過於依賴語言,圖像,情節。失去這些,你和寶寶就是在一個起點。你的不知所以是因為懂得太多,而懂得太少恰恰才是寶寶不假思索的第一眼直覺的傳達。
色彩還是色彩!美學傳達的悄無聲息冷色暖色的交替使用,從一開始的虛無中的冷色,配合一聲噓!後,冒出的中間色露尖頭圓仔,再到噗噗後的橙色,僅僅通過一個大暖色調就完成了圖片的動態化。
隨著故事的推進,從橙黃色最終過渡到亢烈的紅色,快速有效的把情緒渲染到位,而燦爛之後又從紅,轉黃,漸漸暗下,回到初始。簡直就是一首命運交響曲。從輕快的快板序章迅猛的到達三段式的變奏曲,最後再回歸到快速樂章,最後到達終曲。
本能的理解,先天的色彩感知,配合聲音的互動。這本繪本是我目前給寶寶的書裡絕對堪稱神作的存在。過度的解讀可能只是因為它真的有太多的解讀~~回歸單純以單純的心態讀給單純的她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