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文明到現在已經有6000年左右,這個時間看似比較長,可是跟數百年的人類史相比,這只是一個無比短暫的時間。那麼千年之前的地球和人類文明是什麼樣子呢?如果熟悉我國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1000年前的中國還處於北宋時代,那是一個封建時代,也是一個沒有科技的時代。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時候的中國實力可是非常強大的,即使到了北宋時代,世界上能夠跟我國較量的國家也基本沒有,要知道火藥還是由我國發明的。由此可見,1000年前的世界其它國家,其文明實力是沒有中國強大的。
當然,1000年前的人類文明還是手工時代,沒有什麼科技。直到300年前,西方國家才開始出現了初步的科技,而蒸汽機的出現,更是標誌著人類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可能有人會說了,人類從1000年前發展到現在的科技時代,科技才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再給人類1000年的時間,科技還能夠有多大的進步?
可能有會問:1000年後的地球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現在的我們有希望看到嗎?如果你是一個科學謎,你就應該明白,人類的科技時代雖然已經發展了300多年,但是在此期間真正帶動人類文明飛速發展的時期也不過才百年左右。也就是說,人類近100年的科技發展才是飛躍的。
1000年的文明發展歷程,帶給人類文明質的飛躍的時期不過才百年左右。那麼再給人類1000年的科技發展時間,科技實力必然會強大到超出我們的想像。1000年的時間對於一個文明來說是非常短暫的,如果人類文明還沒有進入科技時代,1000年的時間的確不會有太大的進步。比如2000年前的我國是西漢末年,1000年前是北宋期,這兩個相隔1000年的時代,人類文明發生了質的飛躍了嗎?答案是沒有。
可是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時間對於我們來說那就太重要了。人類100年前的科技跟現在的科技,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完全是沒有可比性的,由此可見,100年後的人類科技實力也比會現在強大得太多太多。
科技的出現,讓時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可以說人類的科技實力每隔百年左右就會有一次質的飛躍。而1000年的時間可以讓人類文明實現10次左右的飛躍。你說那個時候人類文明的實力會有多麼強大?
雖然我們無法穿越時空,到達未來真正去領略千年後的人類世界,但是我們對未來的一些科技方向還是能夠猜到一些的。1000年後的地球和人類文明會有三種明顯的變化。
第一、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相信朋友們都知道,隨著人類工業的快速發展,現在的地球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如果生態惡化的情況繼續進行下去,地球在未來有可能會變成一個荒涼的星球,不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有人猜測,1000年的地球早已沒有人居住了,都移民到外星球上。事情真會變得如此嗎?
可能真實的情況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們都知道,科技的發展離不開能源的發展,而現在的科技是化石能源時代,也就是人類所使用的能源基本都是各種化石能源,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
化石能源的快速發展給人類文明帶來巨大的福利,讓人類的科技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可是化石能源它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汙染比較嚴重,近百年來,地球生態的不斷惡化,主要原因就是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帶來的各種汙染。
比如現在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的情況,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燒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從而導致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而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會將地球的生態一步步帶入深淵,並最終導致生態崩潰,讓地球成為一顆無法生存的荒蕪星球。
如果化石能源在未來一直使用下去,地球的生態的確難逃崩潰的命運。可是科學家早已有了更遠大的能源目標,而且化石能源基本都屬於不可再生資源,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已經遠遠無法滿足人類科技發展的需求。所以在未來,更強大環保的能源必然會出現,而這種能源就是可控核聚變。
早在50年前,科學家已經開始研究探索可控核聚變技術,現在50年過去了,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相信在未來百年左右的時間內,人類有望掌握初步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那個時候,化石能源將一步步退出能源舞臺,被核聚變取代。
1000年後,人類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可能已經非常成熟,那個時候是核聚變時代。地球早已沒有了化石能源的影子,全部被核聚變取代,而核聚變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它不會對地球生態造成汙染。
一旦人類不再使用化石能源,那麼地球的生態就會一步步自我恢復。要知道地球本身就有非常強大的生態修復能力,否則歷史上發生的五次生態劇變,地球早變成荒蕪一片了。地球的生態經歷了生物滅絕性的生態劇變,還可以在後來不斷恢復。而被人類不斷破壞的生態環境,遠沒有達到崩潰的地步,所以只要未來數百年內,人類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地球生態就有可能一步步完全恢復過來。因此,千年後的地球將有可能再次回歸到藍天白雲,鳥語花香的美麗景象。
第二、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工智慧,它是近年來非常火爆的一個話題。初步的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在一些行業被應用,而在未來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也是大勢所趨。所以在未來漫長的時間裡,人工智慧將會成為人類最大的助手。
1000年後的人類文明將會是人工智慧時代,那個時候的人工智慧遠比現在的要強大太多,可以說能夠達到如科幻電影中的那種人工智慧水平。這些人工智慧除了沒有自己的情感和意識之外,其它跟人類沒有什麼區別,會有一個我們無法分辨真假的仿真皮膚外表,能夠跟人們進行各種複雜的交流。
甚至一些強大的人工智慧有可能還會進入人類的核心層,進入各個重要的科研行業,參與一些重要科技的研發。而那個時候,或許針對人工智慧,人類還會制定相關的法律,人工智慧在人們的眼裡已經不是毫無人權的機器,而是人類的重要合作夥伴。甚至不少的人們還會選擇智慧機器人當自己的老婆或老公。
第三、全民太空探索時代,浩瀚的太空對於人類有著緻密的吸引力,可以說人類在走出地球,認識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人類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就是太空探索。可是想要實現太空探索,需要滿足很多條件,其中有兩個條件非常重要,一個是飛船的速度要快,最慢也要實現亞光速飛行,其次就是要有模擬人工重力技術。
我們都知道,太空可不像地球這麼安全,那裡是真空環境,而且還有各種強烈的宇宙輻射。如果沒有人工重力技術,太空人在太空中就無法呆很長的時間,這是非常不利於人類探索太空的。所以,模擬重力技術對於太空探索來說非常重要,只有實現了它,才能夠初步進行星際航行。
1000年後,核聚變技術可能已經非常成熟,那個時候太空飛船的動力技術也會由核聚變取代。而核聚變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源,有了它作為動力,完全有可能將飛船的速度提升到亞光速。有了這樣的速度,我們就可以走出太陽系,去探索附近的星系,同時實現初步的星際移民。
因此,千年後將會是一個全民探索太空的時代,雖然很多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但是人類卻不會沒有工作可做,不會有失業的風險。相反,當人類進入全民探索太空時代後,反而會覺得人類的數量太少了,完全無法跟上太空的發展步伐。
要知道,以地球的體積和資源養活100億人會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可是將如此多的人放眼到太空中,那就太少了。當太空探索時代到來,人們的主要工作也是在太空展開,不管是太空採礦還是星際航行,外星球殖民移民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口。那個時候不要100億人口,就是再翻百倍以上的人口數量可能也不夠。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