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中國科技實力的增強,我們中國科學界在世界科學的地位上升也是顯著的。其實我國的科學成果一直都不少,但曾經受世界關注不多,所以只有出現像屠呦呦這樣的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時才會被世界媒體報導,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對我國科研人員的不公平,很多好的科研成果因此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難以提高。
好在,這種情況隨著我們拿出越來越多讓世界矚目的科技成果,也有所改善了。量子通信衛星、登月探測器、基因編碼滅癌症,這些我們中國領跑全球的科技時刻提醒外國人,中國的科研,聲音一直很大,諸君請聽好了。
中國傳來一聲巨響,科學界大地震,中科院的做法表明了中國態度。近日,中科院天文臺的一個官方聲明吸引了世界科學界的注意,因為中國的這個決定對全人類的科技發展都有重要影響,而且也能從這件事上看出中國對待世界科學界的態度。
世界上僅有的兩隻「天眼」,分別是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和我們中國的FAST射電望遠鏡,在阿雷西博望遠鏡崩塌後,全世界就只能通過中國的FAST射電望遠鏡去收發太空深處的信號了。
我們中國科學院並沒有選擇敝帚自珍,反而大大方方地將其拿出來與全世界科學家分享,近日,中科院天文臺正式官宣:FAST射電望遠鏡將拿出來與世界科學家共享,外國科學家也能使用,只要按照配額,而我們對配額的制訂,初步設想是逐漸開放的,第一年先開放10%配額給外國科學家,然後視情況逐年增加。
中科院的聲明讓原本一直憂心忡忡擔憂無望遠鏡可用的世界科學家鬆了一口氣,也讓他們看清了,我們中國對外積極推進科學合作的決心。各位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