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年行測考情來看,邏輯填空是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重難點,基本上佔言語理解部分的一半題量;出題難度偏高,除了考察對上下文整體語境的把握外,還需要考生能夠辨別出選項裡各個詞彙間的差別,這就需要考生們在備考中有一個通過常態化積累詞語來擴充詞彙量並且通過大量閱讀來提升語感過程。各位考生想要在邏輯填空部分取得一個高分成績,平時對於詞彙的積累就顯得尤為重要。
不過,中國文化博大精神,成語數量之多,實詞用法之深,短短備考數月又如何窮盡?中公教育研究歷年試題發現,邏輯填空部分經常會有重複出現的詞彙,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頻詞」。所以在積累詞語的時候,把握好高頻詞彙,是言語備考提高效率的捷徑。在積累的時候,不要盲目的死記硬背,更多的還是要理解詞語的側重點和使用語境。中公教育給大家列舉一道涉及高頻詞常見用法的題目,幫助同學們了解基本的思路:
【例】書法與書寫雖有技術層面的聯繫,但本質不同,不能________。書寫乃中文教學中一個組成部分,而書法則是一門跨系科的藝術,涉及哲學、美學、文學和藝術。書寫是一種技能,而書法則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全方位探索。以寫代書,書法就________為寫技了。
依次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一概而論 演變
B.相提並論 退化
C.混為一談 降格
D.同日而語 淪落
中公解析:我們來看一下這道題第一個空所涉及到的高頻詞:
這幾個詞語解釋上大同小異,但在實際運用的時候側重點卻各有不同:「混為一談」和「一概而論」都含有不加區別地一起加以談論的意思,「一概而論」更多出現在否定句中;「同日而語」一般是指同一事物不同時間比較,「相提並論」是指不同事物比較,一般含義貶義,也就是把有差距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比較。
我們分析下第一個設空處的語境——出現了「雖然」「但是」的轉折詞,轉折前強調「書法和書寫有聯繫」,轉折後指出「本質不同」,所以是不能理解為相同的。那麼在這裡使用「一概而論」「混為一談」在語義和搭配上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相提並論的適用對象應該是差距比較大的人或事物之間,例如「兩國的策略雖如出一轍,但它們的力量卻不可相提並論」,那麼說這句話的人主觀上是認為兩國力量差距過大是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較的。所以「相提並論」用在這裡形容書法和書寫明顯語義搭配不當,應當排除;也沒有體現不同時間書法和書寫之間的比較,「同日而語」也可以排除。
分析第二個設空,書寫僅是技術層面,書法還涉及精神層面,書法比書寫要層次高,「演變」體現不出如果「以寫帶書」則書法降級了的意思,填「降格」恰當。故本題正確答案選擇C選項。
中公教育提醒各位考生:平時積累詞彙的同時,關注相似詞彙之間的側重點,大家在辨識出明顯不符的選項之後及時排錯,就可以更快速、更有針對性的選擇答案了。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安徽中公NO.3)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