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軍(錦江區)
每年五月初夏的好時節,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校史館東北拐角的僻靜處,匆匆過往的行人不經意間猛一抬頭,總會看見一片燦若雲霞的紫色花花在那裡靜靜地開放,她搖曳生姿,她落英繽紛,幾乎讓所有第一次見到她的人都有驚豔之感,她有一個美麗的名字——藍花楹。
以前在成都很難看到這種花樹,只有每年春末夏初去昆明、西昌的人會發現,在那裡很多街道上都有這種盛開著紫花的樹木。大概六七年前,成都很多街道、小區廣植此樹,長大開花後才引起大家的關注。校史館後這3株碩大挺拔的藍花楹,由於位置相對僻靜,知道的人一直不多。為探尋這3株藍花楹的「身世」,我請學校生命科學院的師生對樹齡進行了準確測試,結論是樹齡可上溯至1985年。當時正值四川大學新圖書館(現文理圖書館)修建,而老圖書館(現校史展覽館)仍在使用中,此3株藍花楹很可能是為美化校園、配合新圖書館的建設而配套栽種的。
據資料顯示,1984年中科院昆明研究所從阿爾及利亞引進藍花楹樹種是最早的記錄,這幾株藍花楹幾乎是同一時期。如今,生長了35年的藍花楹早已樹木成材,枝葉參天,花開爛漫,搖曳多姿了。3株藍花楹沒有一株是一人能合抱的,其中朝北方向的一株樹圍超過兩米,高約15米,直立朝天並在樹幹兩米處分叉,是樹圍最大、樹幹最高、開花最盛的一株,像這樣高大壯碩、樹型優美的藍花楹,以筆者的遊歷,在成都市也不曾遇見過。
藍花楹又叫藍霧樹或紫雲木,花樹盛開時,有人說她像一片藍色的海洋,有人說她像紫色仙境,也有人說她像一個霧一樣的夢,看來,藍花楹之美不勝收,不僅暈染了看花人的視野,也迷亂了賞花人的內心。藍花楹浪漫、溫柔、迷離、憂傷,有一種驚心之美,令第一次看見她的人會不由自主地驚嘆,發自內心地傾倒。
惠風和暢,五月花濃,如今又到了觀賞藍花楹的最好時節。來自異域的藍花楹是熱帶、亞熱帶景觀植物,她在原產地能開花兩個月,在氣候溫溼、陽光不足的成都花期卻只有短短的兩個星期。花開繁盛時她像霧,花落繽紛之時她像雨,請到藍花楹大樹下紫色花瓣鋪陳的小道上去走一走吧!浪漫溫馨的美好時刻,不要錯過。
【來源:成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