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壓油的用途
①傳遞運動與動力:將泵的機械能轉換成液體的壓力能並傳至各處,由於油本身具有黏度,在傳遞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動力損失。
②潤滑:液壓元件內各移動部位,都可受到液壓油充分潤滑,從而減低元件磨耗。
③密封:油本身的黏性對細小的間隙有密封的作用。
④冷卻:系統損失的能量會變成熱,被油帶出。
2.液壓油的主要性質
①密度:單位體積液體的質量稱為液體的密度。體積為V,質量為m的液體,密度p為:p=m/V。
礦物油型液壓油的密度隨溫度的上升而有所減小,隨壓力的提高而稍有增加,但變動值很小,可以認為是常值。我國採用20C時的密度作為油液的標準密度。,
②可壓縮性:液體受壓力作用而發生體積減小的性質稱為可壓縮性。若液壓油中混人空氣時,其可壓縮性將顯著增加,並將嚴重影響液壓系統的工作性能。因此,在液壓系統中儘量減少油液中混人的氣體及其他揮發性物質(如汽油、煤油、乙醇和苯等)的含量。
③黏性:液體在外力作用下流動時,分子間的內聚力阻礙分子之間的相對運動而產生一種內摩擦力的這種特性,叫做液體的黏性。液體只有在流動時才呈現出黏性,靜止液體是不呈現黏性的。
注意:黏性使流動液體內部各處的速度不相等。
3.液壓油的選用
液壓系統通常採用石油型液壓油。在特殊場合還可用乳化型液壓油、合成型液壓油。
一般可根據液壓系統的使用性能和工作環境等因素確定液壓油的品種。當品種確定後,主要考
濾油液的黏度。在確定油液粘度時主要應考慮系統工作壓力、環境溫度及工作部件的運動速度。其選擇考慮的因素如下。
①液壓系統的工作壓力:工作壓力較高的系統宜選用黏度較高的液壓油,以減少洩漏;反之則選用黏度較低的液壓油。
②運動速度:執行機構運動速度較高時,宜選用黏度較低的液壓油。
③環境溫度:工作環境溫度高時選用黏度較高的液壓油,以減少洩漏和容積損失。
④液壓泵的類型:在液壓系統中,對液壓泵的潤滑要求苛刻,不同類型的泵對油的黏度有不同的要求,具體可參見有關資料。
當選購不到合適黏度的液壓油時,可採用調和的方法得到滿足黏度要求的調和油。當液壓油的某些性能指標不能滿足某些系統較高要求時,可在油中加入各種改善其性能的添加劑---抗氧化、抗泡沫、抗磨損、防鏽以及改進黏溫特性的添加劑,使之適用於特定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