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透明又變空白@bigfun社區
引子
克洛諾斯——希臘神話中的創造與破壞之神,於泰坦戰爭中被自己的小兒子宙斯擊敗,後者接替克洛諾斯,成為希臘神話第三代神王,統治奧林匹斯山。
上期提到,高達0079在上映中後期,憑藉愛好者的口耳相傳,最終實現了口碑逆襲,從距離腰斬僅有一步的危機中解脫了出來,但是,這還遠遠未達到商業成功的程度。
創設於1973年的クローバー(CLOVER,下文簡稱C社)是日升當時主要的贊助商,業務範圍涵蓋動畫相關產業以及玩具,文具等,1977年開發並生產了由錫鉛合金為原材料的機器人玩具,並開始與sunrise合作,進行授權玩具製造,作為贊助商從企劃階段開始參與sunrise的前2部機器人動畫,無敵超人贊波特3以及無敵鋼人泰坦3的製作,對片中登場的贊波ace/泰坦3等機器人進行了早期商品化設計。
由C社設計生產的無敵鋼人泰坦3合金玩具
如果說高達的誕生是以C社社長小松志千郎的一句「你們做的這種木馬一樣的玩意可不好賣啊,還是搞點機器人出來吧」為契機,那麼C社對於動畫和玩具的刻板以及固執,則差點破壞了鋼普拉的順利出世。
創造與破壞
如今看來理所當然的紅白藍高達配色,當初曾經被C社強烈反對,在那個年代,機器人基本都屬於超級系,主色調採用紅黃配色才是主流。
大河原邦男的初版高達設定稿及定稿
如果不是主創團隊的堅持,可能高達就會被埋沒在當年一眾超級機器人動畫中了
1979年9月,由於C社的要求,在TV版第24話《迫撃! トリプルドム》首次出現了G裝甲,並在同月發售了高達和G裝甲捆綁銷售的高達DX合體玩具套裝。
不難看出,飛機,戰車等形態在設計理念上幾乎就是之前泰坦3合金玩具的換皮產品
和組件的合體,變形,都是那個年代低年齡層觀眾喜聞樂見的現在也是,因此,在贊助商角度看來,將G裝甲導入,哪怕與高達設計風格完全不搭,也算是理所當然的事。
萬代成為日升贊助商後,在1981年3月14日起陸續上映的劇場版三部曲中,G裝甲被直接替換成更具現實風格的核心推進戰機(core booster)。
由此或許可以推斷出當時主創團隊,特別是十分有主見的富野由悠季對C社強加設定的反感有多麼強烈。
G戰機以及核心推進戰機
然而事與願違,動畫上映後,由於收視率以及玩具銷售的低迷,不知是因為遷怒製作公司還是確實有這樣的想法,C社對日升下達指示,表示收視率無法提升都是因為有夏亞這種陰暗的角色存在,應該予以刪除。
參與製作的名古屋電視臺工作人員關岡涉在日後的訪談中提到,雖然當時日升給出的處理方式是在劇情中將夏亞降職流放(指的應該是夏亞算計卡爾瑪之後淪落到在地球流浪的一段),以求淡出觀眾視野,但實際上,最初是決定用劇情殺的方式結束夏亞的一生。
而C社沒有想到的卻是,夏亞在動畫中消失後,「為什麼夏亞不見了」之類的抗議信如雪片般到來,迫於壓力,數話之後夏亞又以被基西莉亞提拔的方式重新登場。
差點就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赤色彗星
番外
在提升收視率方面,C社為了迎合自己主要客戶層——小學生觀眾,要求日升在每一集中都增加戰鬥場面,讓雜兵多登場,至於機設則沒有過多要求,只要是獨眼就可以,其餘方面可以讓日升自由發揮。
基於此要求,日升讓老虎,大魔等機體以試作機身份登場,卻沒想到大受歡迎,這些草草推出以解燃眉之急的雜兵和扎古一同奠定了吉恩獨眼系機體發展堅實的基礎。
一代名機扎古
死亡與新生
同樣苦惱於收視率低下的日升,找到C社表示,畢竟合金玩具價格高昂,並非人人都玩得起,不如開發一些低價產品——比如塑料拼裝模型,來打開市場。畢竟沒有收入的話,續作必然無望。
而C社則固執己見地表示這個作品已經決定要腰斬,賣不出去的玩具做再多也是浪費,不準備再做無謂的投入。
在日升的一再堅持下,C社最終同意日升單獨尋找願意在塑膠模型領域與他們合作的公司。
與此同時,持有高達另一部分產權的創通也在積極尋找合作商,希望能夠打開局面。他們找到的是當時的另一大模型製造廠商,青島社。
青島社在對高達0079的TV版進行評估後十分惋惜,並且拒絕了合作——他們表示這部作品的腰斬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次合作就免了,如果你們再做下一部動畫我們可以考慮一下。
經常混B站的小夥伴們一定對這套說辭感到十分熟悉
1979年末,萬代敏銳地察覺到民間對高達0079口碑的提升,管理層嗅出其中蘊含的商機,相信此作品定能起死回生,開始積極地和製作方尋求合作。
彼時的萬代,和日升有一定的合作基礎,加上之前製作的宇宙戰艦大和號塑膠模型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與取得C社許可,正在尋找新合作商的日升一拍即合,順利拿下了高達在日升部分的版權。
正在萬代準備趁熱打鐵,一併拿下創通部分版權來獲得完全的高達商品化權的時候,沒想到卻碰上了釘子,十分乾脆地被創通拒絕。
在創通眼中,剛剛開始涉足塑膠模型產業的萬代,在市場佔有度和資歷上,可能完全無法和當時已經立足業界40餘年的青島社匹敵,所以仍舊尋求與青島社合作的機會。
萬 澤 直 樹
得益於萬代不屈不撓的精神,在長期交涉以及商談後,終於,在1979年12月,取得了高達在創通部分的版權,將作品的塑膠模型商品化權收入囊中,並立即開始了鋼普拉的設計和製造。
然而,在1980年新年,之前銷量平平的C社高達DX合體玩具套裝,突然取得了爆炸式上漲的銷量,甚至成為了新年商戰中最暢銷的玩具商品。見此局面,C社收回了腰斬動畫的決定,通知電視臺繼續播放。
加之由C社主導,1980年2月29日高達0079陸續在全國重映所帶來的熱度,為高達營造了口碑商業雙豐收的大好局面。
此刻的C社,或許對將高達的塑膠模型商品化權拱手送出感到一絲後悔,但並未意識到取消腰斬和主導重映才是為萬代送上一份重磅大禮。
還沒等他們來得及重振旗鼓,1980年6月,由萬代獨立設計製造的首個鋼普拉,1/144比例的RX-78-2元祖高達以300日元的低價開始發售,在發售之初就因為低廉的價格而得到了囊中羞澀的中小學生的追捧。
而在該年9月和11月,萬代又一鼓作氣推出了第二彈,1/144比例MS-06S ZAKU II夏亞專用型和第三彈1/144比例MS-07B Gouf改良強化型老虎。
發售後大受好評的3款鋼普拉
混亂與統治
當時的鋼普拉,人氣究竟高到什麼程度呢。
在著名的雜誌Hobby Japan中附帶的一本小冊子《How to build Gundam》,如導火索一般引爆了中小學生的熱情。
因為當時的鋼普拉並沒有什麼分色,雖然簡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卻能夠讓玩家在同白紙一樣的模型上發揮想像力和模型製作技法,最終得到高完成度機體,這種無可比擬的成就感讓鋼普拉的製作成為了當時模玩圈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事情。
因此,「機器人玩具只是小孩玩的」之類的印象開始被慢慢扭轉,更多的成年人參與到了鋼普拉的製作中,導致萬代的產能跟不上市場需求,中小型玩具店根本沒有渠道進貨,整個市場處於缺貨狀態。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1982年1月24日,位於千葉縣的大榮新松戶店開業,聽聞店內有充足鋼普拉貨源後,當日開業前就有約250名中小學生趕到,並在開店後由於秩序混亂,發生了大規模踩踏事故,最終造成數十人輕傷,四人重傷,被稱為「ガンプラ將棋倒し事件(鋼普拉踩踏事件)」,雖然這是一起負面事件,但因此,高達以及鋼普拉的名號開始更大範圍傳播,可以說在當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雖然C社的高達DX合體玩具套裝在1980年新年取得極好的銷量,但畢竟合金玩具的價位偏高,而塑料模型的版權又被萬代拿走,僅憑自己的產品無法和低價大銷量的鋼普拉抗衡,最終,在負債15億日元的情況下,於1983年宣布破產,同年,被萬代吞併,成為財團的一份子。
在鋼普拉取得巨大成功後,萬代也並不滿足於僅僅作為高達這個IP的授權經銷商,而是更加希望參與到主創中,為商品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1994年,通過資本運作,萬代將日升也納入旗下,壟斷了高達版權,至此,萬代一家獨大的格局形成,直到現在都未曾改變。
前文及本文中發生事件的時間線整理如上
結語
如同標題中提到的克洛諾斯與宙斯以及泰坦之戰,是創造者和被創造者之間的戰爭,最終,被創造者獲勝,並贏得了萬年基業。
在高達,C社,日升,創通,萬代的這場混戰中,究竟誰是克洛諾斯,誰又是宙斯,在立場上並非一成不變,相信在大家的心中一定有自己的判斷吧。
下期預告
在最終篇中,讓我們來看看萬代的發展史以及在40年的鋼普拉歷史中,出現過哪些不為人知的怪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