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市民被毒蟲咬傷或蜇傷的事件頻頻發生。」7月4日,第八人民醫院皮膚科王主任告訴記者,夏季高溫籠罩,百蟲活躍,每天都會有10來名被咬傷患者前來就醫,而常見的蟲子有蚊子、蜱蟲、隱翅蟲、刺毛蟲等。
馬蜂蜇傷、蜱蟲叮傷……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被其中任何一種毒蟲侵擾到而無所防備的話,可能就真的要體會什麼叫苦不堪言了。因為有些毒蟲咬傷人,除了其本身的毒性以外,還可能傳染其他一些細菌。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該方面的知識,則會受益匪淺。島城幾家醫院皮膚科專家列舉了青島地區幾種常見的毒蟲,並「公布」了照片,以後看見它們,大家可要多注意。
毒蟲1號 蚊子
被騷擾那種感覺,你懂的
蚊子也許是人類的千古宿仇。被蚊子騷擾那種感覺,相信大家都懂的。第八人民醫院急診科王主任告訴記者,確實如此,在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毒蟲就是蚊子了 ,幾乎每個人都遭受過蚊子的叮咬 ,蚊子吃飽喝足後留下的傷口紅腫、癢 、痛十分難受。「尤其是夏季,蚊子十分猖獗。蚊子在叮咬時會分泌一種酸,過敏性體質的市民甚至會有過敏的反應。」
如何應對
「目前市面上可供市民選擇的防蚊子叮咬的用品很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傷口處塗抹鹼性的肥皂水,或者用鹽水塗抹衝洗傷口來軟化紅腫緩解癢痛。」王主任稱,市民還可以選擇多吃鹼性的蔬菜,這樣體質和血液也會變得呈微鹼性,不光蚊子不喜歡叮咬,即便是被叮咬後叮咬處也不會很癢。
蠓蟲
毒蟲2號
海邊小蟲咬人特別「猛」
疑似蠓蟲採訪中,王主任特別提醒記者,海邊有一種毒蟲叮人非常厲害,「患處常見於身體的暴露位置,比如胳膊、腿等部位,症狀就是會出現紅斑丘疹,特徵是劇癢 ,常規的治療效果不理想。」他介紹說,曾有一名市民到海邊釣魚被咬傷,結果治療了一年的時間都沒有痊癒,患者可謂苦不堪言。
「此類患者基本上每個月都有15人到 20人來醫院就診,病症非常相似。」經過詳細詢問,王主任發現這些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經歷:曾在海邊遊玩過。他曾對這種咬人的蟲子進行研究,得到如下的結論:這種咬人的蟲子非常小,體長1毫米左右,肉眼看上去就跟一粒灰塵一樣。王主任還專門到海邊想要抓來樣本,但最終無果。「有人說這種咬人的蟲子叫『小咬』,我懷疑它的名字是蠓蟲。」王主任說,後來經過診治,那位釣魚時被咬傷的市民服用草藥痊癒了。
如何應對
如何避免被這種蟲子咬傷?王主任介紹說,在海邊遊玩要注意保護暴露在外的皮膚,可以抹上風油精或者花露水,「這種蟲子在礁石位置比較多,應該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