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ST夢舟(即夢舟股份、鑫科材料)定增9.3億元收購西安夢舟。近日,這個當年影視圈的「香餑餑」卻準備以1萬元再次轉讓(同時債權轉讓2920萬元)。
而這家曾獲得過4倍溢價的影視公司,與影視明星張若昀頗有淵源。十年前,這家公司由張若昀父親張健創立,並曾推出《雪豹》等多部熱播影視作品。
全面退出影視圈,*ST夢舟改回舊稱
籌劃退出影視文化業務半年後,*ST夢舟對相關資產處置有了實質進展。
11月11日下午,*ST夢舟公告稱,公司(*ST夢舟)、西安夢舟和北京智聖賢籤訂了《股權轉讓合同》,擬將所擁有的西安夢舟100%的股權轉讓給北京智聖賢,轉讓價格為人民幣1萬元;公司和北京智聖賢籤訂了《債權轉讓協議》,將公司對債務人西安夢舟擁有的債權轉讓給北京智聖賢,轉讓債權標的價格為人民幣2920萬元。
*ST夢舟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實現影視文化業務的全面剝離,專注銅加工主業。
今年5月,尚未披星戴帽的夢舟股份宣布,擬整體轉讓擁有的影視文化板塊資產,即西安夢舟100%股權及其下屬所有資產。相關議案在夢舟股份的年度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隨後,9月4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進一步授權夢舟股份管理層在評估價值的基礎上確定最終轉讓價格,通過包括但不限於掛牌轉讓、協議轉讓等方式確定最終受讓方並辦理轉讓事宜。
目前,夢舟股份已經把公司名稱改回了當年從事銅加工時的舊稱——今年10月,夢舟股份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並取得新的營業執照,更名為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當年定增9億收購,還曾「豪賭好萊塢」
*ST夢舟前身為鑫科材料,是安徽一家已在A股上市20年的老牌銅加工企業。2015年通過定增方式以4倍溢價、9.3億元收購西安夢舟,形成了銅加工和影視劇製作的雙主業格局。2017年,證券簡稱由「鑫科材料」變更為「夢舟股份」。
收購西安夢舟前後,*ST夢舟跨界影視圈一度非常有雄心。2016年,*ST夢舟還曾籌劃通過在香港設立的沃太極資本作為收購主體,以現金方式收購Mid-nightInvestmentsL.P.的80%出資權益。這筆交易核心為好萊塢知名獨立影視公司,獲得過九項奧斯卡獎及兩項金球獎。做傳統銅加工生意的,要重金收購好萊塢影視公司,當時被外界形容為「豪賭好萊塢。」
此外,*ST夢舟還曾打算收購在香港上市的天馬影視股權。不過,這些併購最終未能成行。而在將西安夢舟編入麾下之後,這兩年在影視圈的業績並不如意,*ST夢舟2018-2019年連續兩年虧損並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回歸銅加工主業似乎已成為必要選擇。
不過,此次*ST夢舟準備以1萬元價格附帶2920萬元債權轉讓西安夢舟,相比起五年前募資9億多元購入之時,資產價值顯然已不可同日而語。
西安夢舟背後故事多,十年前由張若昀父親創立
2010年正是影視行業的黃金時代。正是在這一年,張健註冊西安夢舟,主要從事電視劇投資、製作與發行業務。隨後,公司推出的《雪豹》曾拿下出色收視業績,並曾投資製作《黑狐》《靂劍》《風影》和《蒼狼》等多部電視劇作品。
張健是國內知名製片人、編劇、導演,亦是當紅小生張若昀的父親。
當年的熱播劇《雪豹》中,張若昀是配角,主演是文章。後來張健執導「新雪豹」《雪豹堅強歲月》時,文章曾飾演的靈魂人物周衛國改由張若昀飾演。
此外,在張健擔任西安夢舟董事長、總經理期間,張若昀還一度擔任公司董事。
早幾年在影視圈的出色表現,使得西安夢舟引來資本關注——2015年,鑫科材料募資收購,並為此形成6.34億元商譽。2014-2016年,西安夢舟完成承諾,隨後即遭遇業績變臉: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西安夢舟皆出現大額虧損。
截至今年6月30日,西安夢舟資產總額1.21億元,負債7.9億元,已是「資不抵債」。
儘管獲得資本加持後,張健早已從西安夢舟抽身,但他與資本的糾葛並未斬斷。今年6月,華策影視在回復深交所對年報問詢函時,提到與夢都影業存在一起1.44億元的未決訴訟。簡單說,這是有關約定合作沒完成,牽扯預付酬金返還的一個故事。
夢都影業、西安夢舟皆曾是張健旗下公司。從張健等核心運營團隊離開西安夢舟之後,公司經營在近幾年出現變化,影視行業的遊戲規則頗令人尋味。 華商報記者 查京京
編輯: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