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排洩系統與人類文明
餘之生平,最討厭狗,蓋因年少時曾遭受它的進攻。而我的孩子喜歡狗,出於公共道德,也為了避免勾起我童年的陰影,無奈之下只好豢養了一匹不甚兇猛的小泰迪犬。接下來我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每日三次或四次帶它散步,令其排洩。我本不善於也不喜歡觀察事物,之所以把狗狗的排洩系統和人類文明這個大話題聯繫起來,只因為看它拉屎撒尿的次數一多,免不了略有思考而已。
首先我敢肯定的是,它的括約肌比人類更強大,因而它的撒尿系統比人類的更容易控制。它每前進一段距離,就要對著樹幹、草叢、或者汽車輪胎「滋」上一下,一路行來,「滋」二三十下根本不成問題。以我初淺的動物學知識也知道它是在佔領地盤,我很佩服它像控制水槍一樣控制撒尿,我們人類就無法把一股尿液分成二三十次排出。當然,即便通過訓練,我們勉強做到了,我們也不會那麼無聊,或者,對這種情況進行設想,即已達至無聊的極致。
而我又想到孫悟空。他是介乎於礦物、動物以及人與神仙之間的超存在,也曾經在自認為世界盡頭的地方撒了一泡尿,幷寫下了生生不息的四個字:到此一遊。隨意撒尿是動物的習性,「到此一遊」是人類的特點,孫悟空還是文化程度不太高,如果是李太白,則必然會題詩一首。綜合這幾種情況,其實不外乎凱撒大帝「我來到、我看見、我徵服」這句話所揭示的存在的本質。
我們不是狗狗,不是孫悟空,不是李太白,不是凱撒。我們到處旅遊,為了來到,為了看見,然後看見柱子上刻著「到此一遊」或者「海枯石爛」。在現階段,人類社會進入了這樣一種狀態:基本上不適合李白、凱撒以及孫悟空的生存,但是相對適合狗狗和我們普通人生活。在一個公民化社會中,除了法律的硬性規定之外,還會有一些大家應該普遍遵守的道德準則與公俗良知,一般情況下,這些東西普遍得不到遵守。也許一個人沒有「到此一遊」,但是他翻越護欄;也許一個人沒有隨地吐痰,但是他亂扔垃圾。
除了撒尿以外,狗狗還要拉屎。網絡上有「鏟屎官」的說法,他們手持一支頗具玄學意味的鏟子,也許是夾子,能夠很靈活的把狗狗的糞便收納起來,堪稱愛狗人士的必備神器。然則我是恨狗人士,我的辦法是儘量把它帶到樹坑和草叢當中,讓雜草來掩蓋它的劣跡。自然也有特例。至少有過兩三次,也許它心情不好或者拉肚子,還是別的我所不理解的原因,它很突然的在人行道中間來了一發。「君子慎其獨也」,雖然沒人看見,但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我自己拉的一樣,讓我疑惑了很久。我不是鏟屎官,當然不願意剷除我所不愛之狗的糞便,況且我也沒有得心應手的工具;同時我又略具一點公民意識,知道除了自己不能在人行道上大便以外,也不應該讓自己的寵物在人行道上大便。題外話——我反對寵物這個詞。
為了給自己找到一個臺階,一個藉口,我開始思辨。我不是狗,也不是孫悟空、李太白和凱撒,我作為一個普通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給國家和社會作出任何貢獻,但是也沒有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任何危害。我所豢養的這隻從品種上說起來就比較溫順的小狗,在人行道上拉一泡屎,說不定就是我所能給社會造成的最大程度的損害,相比於貪腐和特權給社會帶來的損害簡直微乎其微。如果我們容忍上述兩者,則孰不可忍;如果上述兩者無法根除,則清除人行道上這一坨,也無非是自欺欺人。能找到這樣邏輯自洽的藉口,我甚是寬慰,又想到別人也能找到這樣的藉口,則寬慰更甚,遂繼續漫步在風景優美的林蔭小路上。
總的來說,它仍然不失為一隻溫順而無傷大雅的小狗,雖然有時性情乖張、性慾旺盛——關於這一點,我們有機會再做進一步的探討——在它年少輕狂的那些歲月,也曾把屎拉在我的床上,這是作為一種報復和抗議手段而使用的,但是除了換來一頓毒打之外,它什麼也沒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