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到沂蒙山來旅遊,當然得帶點當地的特產回去了。瞧瞧,特產店進去看看。老闆你好。
經營者馬瑜玲:你好,你想要點什麼?
記者:我想要您這兒最與眾不同、最有特色的土特產。
經營者:就來點兒我們這裡獨霸一方的。
記者:獨霸一方,好呀,那您給我拿。獨霸一方,這肯定是最有特色的。
經營者:就是它。
記者:這是獨霸一方的呀。看看,哇,這不是蠍子嘛。這是夠毒的。
經營者:這就是我們蒙山特產這是10足全蠍。
記者:10足全蠍,什麼意思?
經營者:我們這裡的蠍子是10個爪。
記者:10個爪。這死了吧。
經營者:對。死了不咬人。
記者:不蜇人就行。數數。1、2、3、4、5,這邊兒1、2、3、4、5,真是10個爪。不對,蠍子都是10個爪嘛。
經營者:不是,別的地方也有八個爪的。
記者:什麼?就您這兒的蠍子是10個爪的?
經營者:對。
記者:這個東西居然是特產?不過,這話說回來,蠍子到底幾個爪?是8個?還是10個?這我還從來沒注意過,老闆,我還有點事兒。我回頭再來買。謝謝你。再見。
記者:蠍子到底幾個爪,我好好數數。1、2、3、4,4對,8個爪。再看看這個,1、2、3、4,4對,這也是8個爪。這個是1、2、3、4、5,10個爪,這個1、2、3、4、5,這也是10個爪。這有的8個爪的,有10個爪。她怎麼非得說蒙山的蠍子就都是10個爪呢?
記者:我呀,看沒看見?我準備到這山上親自抓幾隻蠍子,我看看是不是他們說得那麼回事兒?
找了半天,連個蠍子的影兒都沒看見,還把路給迷了。找人問問吧。
記者:對不起,打擾您一下,我到山上抓蠍子,蠍子沒抓著,又把路給迷了,您能不能告訴我怎麼回城裡?
王玉山 蒙陰縣廣播電視局 記者:白天抓蠍子?
記者:啊。
王玉山:外行。晚上才有蠍子。
記者:我這不是著急想看看你們這兒蠍子到底幾條腿嘛。
王玉山:您別急了。我帶你去一個地兒,那兒都是人工養蠍子,什麼時候看都有蠍子。
記者:是嗎?現在能看嗎?
王玉山:行啊。
記者:您帶我去瞧瞧。
王玉山:行,走吧。
王玉山:老張。
記者:怎麼沒人呀。
王玉山:你等一下,我去找找人。
記者:好。這麼多,下去看看。哪兒有蠍子呀?我怎麼轉半天沒看見呢?天哪,我被蠍子蜇倒了,快來,救命啊。快來呀,蠍子蜇到我了。
張西山 養殖者:我看一下。這不是蠍子。
記者:這什麼呀?
張西山:花椒刺。
記者:我怎麼轉半天沒看見您這兒有蠍子。
張西山:蠍子都在石板底下。
記者:有,看見了。你就用手拿?
張西山:對。
記者:你不怕它蜇到你。
張西山:不怕。因為天天跟這個東西打交道,不怕它了。
記者:有技巧嗎?
張西山:給你示範一下,你看一下。
記者:你伸手的時候它不蜇你?
張西山:毒針不拿偏了,就蟄不到手。
張西山養蠍子有10多年了,以前他用大棚養蠍子,但是效果不好。
張西山:那時候用盆子養,箱子養,罐子養,那些方法都不行。蠍子脫皮解決不了。它不脫皮不長,不生長就沒有產量。
現在,他把荒山承包下來,模擬蠍子的野外生存環境,搞了100畝自然生態養蠍。利用荒山養蠍,成本很低,而且山上氣候條件和環境條件非常適宜於山蠍的繁殖生長。這種方式養殖蠍子的脫皮問題解決了,不但成活率高,而且效益好。
記者:1畝能有多少蠍子?
張西山:1畝現在產量能達到50斤。
記者:1斤能有多少個?
張西山:1斤大概能有五六百隻。現在平均市場價格一百七八十元每斤。
記者:100畝蠍子,一年收入多少?
張西山:1年純收入能達到幾十萬。
記者:你的蠍子都銷到哪兒?
張西山:銷得那可遠了,上海,供不應求。
蠍子園裡還種上了花椒樹,這些花椒樹給蠍子遮蔭的同時還能增加一筆不小的額外收入。
張西山:100畝蠍場,總共栽了7000多棵花椒樹,一年光花椒這塊,能收入五萬元額外收入。
王玉山:我說,老張,咋那麼多玻璃呢?多礙事,拆了吧。
記者:我也才發現你這兒弄這麼多玻璃,你看這兒還破了,拆了得了。多拌人。
張西山:這可不能拆,養蠍子賺錢不賺錢關鍵就是這個玻璃了。這東西可值錢了。
記者:這玻璃值錢?你這玻璃能值多少錢?
張西山:打個什麼比方?蠍子養成之後,養得肥肥大大的,如果沒有這個玻璃,沒有這個放逃牆,蠍子假如跑出玻璃之外,就不是咱的蠍子。這是關鍵一個環節。
原來這是玻璃是專門設計的防逃牆。蠍子在水泥臺上能活動自如,碰上這滑滑的玻璃,就愣是爬不過去。咳,玻璃牆翻不過去,還是乖乖回來吧。
蘇長生:哎呦,蟄著我了,看著我的機器。
記者:我不敢碰。快點幫忙。這怎麼辦呀?有沒有藥?快幫忙。蘇老師還能幹活了嗎?
記者:這什麼呀?
蘇長生:管用嗎?
張西山:管用。馬上止痛。
記者:怎麼樣?您感覺好點了嗎?
蘇長生:火辣辣的。
記者:行嗎?蘇老師,要不不幹活了。
蘇長生:回去?
記者:啊。
蘇長生:那哪兒行?得,待會兒再說。先忍著,把機器給我。
王玉山:來,快來,現在這下小蠍子呢。
母蠍一年生產一次,一次能產20到40個小蠍子。張西山說在這種野外環境下,小蠍子的成活率能達到90%多。
記者:母蠍背著小蠍子不掉下來。
張西山:它為什麼不掉下來,因為小蠍子產下來,母蠍讓小蠍在背上大約待6到7天。
記者:要是萬一不小心掉下來呢?
張西山:萬一掉下來,它就死亡了。
王玉山:嗨,又有新發現了,螞蟻和蠍子還幹起來了呢。
記者:快去看,那邊打起來了。
張西山:這下可糟了。
記者:在那邊呢,你怎麼往那邊兒跑?
記者:你又有新發現了。
王玉山:快看,你看誰能贏?
記者:這還用問。肯定蠍子能贏,毒針那麼大。
記者:蠍子肯定能贏。
王玉山:螞蟻能贏。
記者:幹嗎燙它呀?
張西山:螞蟻是蠍子的主要天敵。
記者:天敵,怎麼會?螞蟻那麼小。
張西山:蠍子脫皮的時候,一隻螞蟻就能把它咬傷。不脫皮的蠍子,螞蟻過多的話也不行。也能把它咬死。如果說把螞蟻杜絕了,畝產量能達到100多斤。
在蒙陰,利用荒山養蠍已經逐漸形成規模。一些農民通過養蠍走上了致富路。
記者:大爺,我看怎麼就您一個人忙活?
張清合 養殖戶:我自己就行。
記者:平常餵它們吃東西能餵得過來嗎?
張清合:土裡有土元、螞蚱它吃一部分,再稍餵它點。
記者:這是您剛收的蠍子。
馬吉兵 養殖戶:剛收的。
記者:您家裡養了多少蠍子?
馬吉兵:養了10畝。
記者:養幾年了?
馬吉兵:3年了。每年收入三四萬元。
記者:您去餵蠍子?不對,您這是空盆。
公衍東 養殖者:我去抓蠍子。
記者:怎麼只有您一個人?這麼多蠍子,您抓得過來嗎?
公衍東:抓得過來,把盆往那兒一放,蠍子就進去了。
蠍子的一大特點就是勇往直前永不會後退,其實它也不會往後走。這個裝置就是利用了蠍子的這個特點,雖說這個蠍子聰明僥倖逃脫了,不過其它蠍子就沒那麼幸運了。
記者:這麼多蠍子都是自己跑進來的。
張西山:都是自動接受的。
記者:你這兒的蠍子都是10個爪?
張西山:都是10個爪。
記者:這蠍子都是10個爪嗎?
張西山:我拿只你看看。你拿著自己數數。
記者:我害怕。
張西山:沒事。
記者:你拿住了。不能蟄。1、2、3、4、5、6、7、8、9、10,真是。
記者:你這不是人工養殖的嗎?肯定都是一個品種,跟山上的不一樣吧。
張西山:咱這個蠍子跟野生的蠍子一模一樣。蠍種就是從山上抓來的野生蠍種。晚上去抓蠍子。
記者:你晚上去嗎?
張西山:去。
記者:那我跟你看看。
張西山:正好有個蠍子。
記者:這兒有一個,看見了。小心,別蟄到手。
張西山:有一隻。
記者:還有一個。小心。
張西山:又一隻。
記者:小心。
張西山:別跑。
記者:小心。又抓到一個。鑽進去了。
張西山:一隻大母蠍。
記者:都是10個爪的嗎?
張西山:對。都是10個爪的。
記者:拿出來看一眼。隨便挑一個。
張西山:挑個大的。
記者:好,數數。1、2、3、4、5,一邊兒5個。
記者:這邊也有人抓蠍子,大爺,抓到了嗎?給您照個亮。大爺,您抓了多少蠍子了?
農戶:二三兩。
記者:二三兩了,能賣多少錢?
農戶:30多元。有空就去抓點兒。
記者:您這兒的蠍子為什麼都是10個爪?
農戶:都是10個爪的,要不是蒙山蠍子有8個爪的。蒙山蠍子尊貴就尊貴在這。
當地人也鬧不清楚為什麼蒙山的蠍子都是10個爪,不過,這倒成了蒙山蠍子的一大特點。和八個爪的蠍子比,蒙山蠍子多了兩個爪,所以個兒大膘肥,價格高,而且藥用效果很好。
秦元亭 蒙陰縣中醫院 副院長 副主任中醫師:全蠍主要含蠍毒,還有甜菜鹼、卵磷脂,所以它具有抗驚厥、抗癲癇,有鎮痛、祛風、止痙的作用。還有一個比較顯著比較穩定的降壓作用。
蠍子除了傳統的藥用功能,還大量走上餐桌,成為珍品佳餚。而且需求量在逐年遞增。
消費者1:挺好,經常吃。
消費者2:現在作為一種美味上餐桌了,而且是一種高檔的美味。
記者:四十多元吃一盤蠍子,價格高不高?
消費者3:還可以。不是很高。因為物有所值。
現在,當地開發出全蠍藥酒、烘乾全蠍等系列產品,十隻爪的小蠍子被精心包裝成了獨霸一方的蒙山特色產品。
記者:老闆,來盒10足全蠍。
經營者:買我們這個特產,沒錯。
記者:這十足其實是特點,也是賣點。笑林老師您說是不是?我的天吶,怎麼是活的,老闆娘,你怎麼不跟我說一聲,差點沒蟄到我。
地址:山東省蒙陰縣
電話:0539-4754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