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天氣原因造成嗎?
昨日15:35,江北大劇院,李阿姨正在打太極 本組圖片均由本報記者石濤/攝
測試氣溫、溼度、氣壓的儀器
快餐廳內氣溫較高,不少食客脫下外套就餐
上個周末,好不容易溫暖了一天,轉眼間,又迎來了陰雨天,許多朋友都說,這變化也太大了,讓人很不舒服。不少網友在微博上抱怨,重慶近段時間太多陰沉細雨的天氣,讓人喘不過氣。市氣象臺的預報說,這周高溫在18℃左右波動,最低在13℃左右。我們在網上一查,這樣的天氣要持續近10天。
感冒了、胸悶了、心煩了……許多人都被這兩天給折騰得夠嗆。
其實重慶夏天熱、冬天冷,春秋已經是重慶最好過的季節了。為什麼還是有人對這天氣感到不爽呢?
昨天,我們到大家常去的一些場所做了實驗,並且得到了實測數據。結果發現,這兩天還真有些地方不太舒服。
人體「舒適度」是由什麼決定的
人體舒適度預報也叫做體感溫度預報,就是以「舒適指數」的形式對「舒適」進行定義,用來反映不同的溫度、溼度等氣象環境下人體的舒適感覺。
市氣象臺預報科科長唐家萍告訴我們,預報重慶的舒適度時分為八個等級。一級是涼爽、溫和,為舒適;二級是涼爽,比較舒適;三級是熱,不舒適;四級是很熱,不舒適;五級是稍涼(就像這幾天),較為舒適;六級是涼,不舒適;七級是冷,很不舒適;八級是很冷,極不舒適。
她說,舒適指數是用一個既定公式綜合計算得出的結果,溫度約在19℃~24℃,溼度約在70%至80%,氣壓在950hpa至1000hpa,是最舒適的指標範圍。市氣象臺預報時就採用了日最高最低溫度值、日平均溫度、日平均相對溼度、日照時數、日平均風速、降雨量等指標。當然,根據季節的變化,這些數據所佔比例大小不同,一般會有5%~10%的調整。這兩天,公式裡的日照、溫度、溼度所佔比例較大,得出的舒適指數為五級,也就是較為舒適。
那為什麼在這個較為舒適的氣候裡,我們的感覺相反呢?實際上這和氣壓有一定關係。這幾天冷空氣來臨,氣壓變高,雲層又厚又低,空氣中的塵埃都壓了下來,造成空氣品質較大。
秋高氣不爽,所以我們的感覺也不太好。
看看我們在12個地方的實測數據
9:30 黃泥塝洋河北路的小區六樓
氣溫:22℃ 溼度:75% 氣壓:977.2hpa
胡阿姨住在六樓,家裡通風和採光都比較好,陽臺和窗戶的門窗也長期打開,「穿堂風」讓人不動時感覺稍微有點冷。在做清潔的胡阿姨穿著長袖T恤,而女兒卻穿著厚厚的加棉睡衣。
10:30 行駛的小轎車內
氣溫:24℃ 溼度:82% 氣壓:989.2hpa
我們坐在車內,關閉車窗,穿著襯衫和一件厚風衣感到比較暖和,溫度和溼度都讓人覺得比較愜意。窗外有人穿著羽絨服,有人穿著單衣,也有人穿毛衣,還真是「二四八月亂穿衣」。
12:00 濱江路旁的廣場
氣溫:20.5℃ 溼度:58% 氣壓:989.2hpa
打開車門,站在廣場上,穿一件襯衣和一件外套,除了感覺微微有點涼外,其他感覺都挺好的。
12:30 五星級酒店會議廳
氣溫:21.3℃ 溼度:57% 氣壓:988.3hpa
從廣場走入酒店,雖然溫度計只上升了不到1℃,但明顯感到酒店裡暖和一點。我們看到有人脫下外套,還有人穿著短袖T恤。
13:12 擁擠的快餐廳
氣溫:24.2℃ 溼度:53% 氣壓:982.2hpa
進入座無虛席的快餐廳,很快覺得胸悶,穿著兩件衣服的覺得很熱,周圍的人幾乎都脫掉了外套。
13:45 熱鬧的超市
氣溫:23.2℃ 溼度:40% 氣壓:978.6hpa
大多數的超市一走進去就感覺壓抑,可能是樓層空高太低的原因。由於這裡開了空調,溼度下降得很快,只有約40%了。
14:00 步行街的商場
氣溫:23℃ 溼度:44% 氣壓:979.2hpa
商場中的人沒有周末多,並沒有憋悶的感覺,但需要把外套扣子解開才不熱。和超市一樣,開著空調的室內溼度很低。
14:40 步行街上
氣溫:20.3℃ 溼度:60% 氣壓:981.4hpa
有穿著單薄T恤的,也有穿著厚大衣的人。在街上坐著,有微風吹過時,就感到有點冷颼颼的。不過呼吸順暢。
14:55 地下輕軌車站
氣溫:22.6℃ 溼度:51% 氣壓:982.0hpa
進入空曠的地下輕軌車站,空氣沒有街上流通,也沒有微風的吹拂,明顯暖和一點,空間的壓抑感仍舊明顯。
15:35 兩江交匯處
氣溫:20.4℃ 溼度:60% 氣壓:987.7hpa
來到江北嘴,綠地、江水,讓人心情舒暢,空氣也很清新,躺在車內小眯一會,很舒服。江風吹過時有點冷颼颼的,一個打太極的老人說,這裡清靜、空氣好。
16:45 兩路口的寫字間
氣溫:21℃ 溼度:54% 氣壓:967.7hpa
位於兩路口16樓的寫字間視野開闊,可以看到江和橋,常年都有比較大的風。辦公室是開敞式的,通風較好。員工們都說,這個季節,穿多了到辦公室熱,穿少了在外邊走著又冷,所以他們幾乎每人都在辦公室準備了件外套。
17:30 鵝嶺公園
氣溫:17℃ 溼度:78% 氣壓:970.7hpa
接近傍晚,氣溫下降,走進公園,忍不住深吸一口氣。空氣清涼,讓人感到冷了。這裡坐著聊天的人們穿得都比較厚,跳「壩壩舞」的老人家們卻脫了外套,在水塘邊釣魚的人把自己裹得厚厚的。
溼度不夠是讓人不太舒服的主要原因 辦公室和家裡不妨放個加溼器
走完這12個地方,我們發現一個共同點,白天的時候氣溫相差並不大,氣壓的變化也很小。但是空間越狹小,感覺就越壓抑。變化最大的就是溼度。
當相對溼度大於80%時,熱天人會感到悶熱,冷天人會感到溼冷。
當相對溼度小於50%時,人就會開始感覺乾燥。
當相對溼度小於30%時,人的皮膚和呼吸都會有乾澀的感覺。
商場和超市因為開了空調,溼度較低,與室外溫差大,舒適感較差;廣場、會議室、快餐廳、輕軌車站、寫字間舒適感也不太好,除了溼度不高,還有空間密閉或太空曠、嘲雜或通風不暢等原因;公園、家裡和開車的時候舒適度最好。
在夏季,室外溫度較高,溼度較低才不會覺得悶熱。在28℃,相對溼度達90%時,你會有氣溫達到34℃的感覺。這是因為溼度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高,蒸發量小,人體排洩的大量汗液難以蒸發,體內的熱量無法暢快地散發,因此會感到悶熱。當相對溼度達30%時,中暑的氣溫是40℃。達到50%時,中暑的氣溫是38℃。當相對溼度達80%時,31℃時也會引起中暑。
在秋冬季節,室外溼度較低。溼度不夠會覺得乾燥陰冷。因為,空氣溼度過小時,水分蒸發會加快,乾燥的空氣容易奪走人體的水分,使皮膚乾燥、鼻腔黏膜、呼吸道受到刺激,也讓人感覺不舒服。
從我們的測試數據看,寫字樓、會議廳、超市等室內,空氣溼度普遍過低。上班族可以自己買個加溼器增加空氣溼度(加溼器一般都在100元左右)。
從健康到性格
天氣都能影響我們
這段時間為啥容易生病?
最近天氣變化快,西南醫院門診部副主任任小寶表示,天氣忽冷忽熱,日夜溫差大,隨著氣候變化這幾天感冒的人比平時增加了約10%,拉肚子的患者也有所增多。
任小寶說,小雨中有的人不喜歡打傘,淋雨感冒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此外,過度疲勞,天氣陰鬱令情緒不好導致的煩悶也會讓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引起感冒。
秋季腹瀉主要是由於這個季節適合病毒生長和傳播,同時季節變化後,人的身體,包括腸胃也有一些變化。
心理原因多過天氣影響
這幾天陰雨的天氣,讓很多人覺得壓抑,心情煩悶,覺得自己頭痛、腳痛、全身痛。那麼,天氣真的會影響人的身體嗎?任小寶說,天氣確實能引起人情緒上的變化,這種不舒服多半是心理上的。
哪些氣候因素影響我們的性格?
有研究指出,對人的性格發生影響的氣候因素包括溫度、溼度、陽光輻射、風、大氣壓、離子的平衡、汙染、降雨量、空氣的透明度、電磁的變動等。其中氣溫和溼度是最主要的因素。
夏天,氣候悶熱,使人煩躁不安和倦怠懶散,而冬天低溫人就顯得更自信、有精神,更易出成果。南方氣候溫和、溼潤,有利於精神放鬆,使南方人具有較濃的理性色彩,心境安靜平和,對外界變化敏感。北方冬季漫長寒冷,氣候乾燥,導致北方人直爽,也容易急躁,感性色彩較濃。
連續的陰雨天使人煩惱消沉,情緒低落。暴風雨來臨之前,人們容易覺得振奮。
氣壓對人也有影響。在氣壓突然降低的天氣裡,人的心情煩躁不安、衝動易怒,會出現反常行為。加拿大科學家發現,多數車禍發生在氣壓下降的時候。本報記者 牟曉暉 趙偉
今天白天,主城區:陰天有小雨,氣溫15℃~18℃。
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主城區:小到中雨,氣溫15℃~18℃。
明天夜間到後天白天,主城區:陰天有小雨,氣溫16℃~19℃。
(梁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