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到底有多深?都是實心還是空的?那麼多水,每天都流進了哪裡

2021-02-11 獵奇社

「地球是空心的」———很久以來,很多人抱有這一觀點,並在該觀點的基礎上演繹出太多的神話,太多的傳說。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對地震進行監測,利用監測到的地震波繪製迄今為止精確度最高的地球內部模擬圖,揭示地殼與外核之間的層地幔。這些3D模擬圖展示了令人吃驚的景象,好似一個精美的大理石。

展現地球內部的3D模擬圖由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傑羅恩-特魯普領導的研究小組繪製。監測過程中,他們對地震震動的速度進行分析。地震波穿過固態巖石時的速度較快,穿過巖漿時的速度較慢。在科學家繪製的3D模擬圖中,較慢的地震波呈紅色和橙色,較快的地震波呈綠色和藍色。

科學家進行此項研究的目標是在年底前繪製整個地幔的地圖。地幔的深度達到1865英裡(約合3000公裡)。特魯普的研究小組利用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泰坦」對地震波進行分析。「泰坦」每秒可進行近20千萬億次運算。

迄今為止,研究小組已經對3000次5.5級以上的地震的地震波進行分析,所用數據來自於全球的數千個地震監測站。這些監測站繪製的震動圖揭示了地震波的移動。通常情況下,地震波的速度可達到每秒數英裡,可持續數分鐘。

特魯普教授表示:「我們對地幔上升流和地幔熱柱的結構充滿濃厚興趣。我們將對獲取的圖像進行分析,了解與眾不同的特徵。」特魯普等人繪製的3D模擬圖揭示了構造板塊的精確位置。構造板塊之間的碰撞導致地震。此外,這些地圖還揭示了巖漿的位置。巖漿湧上地表導致火山噴發。

你可能認為地心是巖漿,甚至與地球表面的火山相連;你可能以為地心是水晶,曾有學者指出水晶說並翻拍成電影,可惜最後被推翻;你可能還以為地球內部有著巨大的空間,生存著另一種文明,就好像我們常說的地心人;你可能還以為是外星人基地;你可能還以為.

在地球表面有這麼個地方,每天吸入大量海水,但從來沒有滿過,人稱「海洋無底洞」,你聽說過麼?

位於希臘克法利尼亞島附哥斯託利昂港附近的愛奧尼亞海域的一個「無底洞」,據調查,在這裡每天被吸入的海水有三萬噸之多,就好像地球上的一個漏鬥,將地球表面的海水源源不斷的「吸入」地表下面。

雖然很多人都曾認為這些只是地表現象,就好像火山、海溝,無論多麼深也一定能夠見到底而且僅僅存在於地球表面。但之後科學家做的一系列實驗卻顛覆了人們的正常認知。

1958年,美國曾專門派出一個考察隊來探尋無底洞的秘密,他們來到希臘附近的這個海域之後採取如下辦法:他們將經久不變色的深色染料放置無底洞入口處,眼看著染料被「吸」入無底洞。

之後他們再去附近海域尋找被染了色的海水,這樣就能證明無底洞是有出口的而且就在被發現染料的附近,但結果卻一無所獲。他們猜測可能因為海水的稀釋作用將染料稀釋,最後無奈只得返回。

幾年之後,他們帶著另一種能夠永遠浮在海水上面的淺玫瑰色塑料粒子重回這片海域,還是使用相同的方法將塑料粒子放置無底洞入口處,可這次,他們仍然一無所獲。

如果說上次使用的染料可以被海水稀釋,可是這次使用的塑料粒子卻不會,那麼塑料粒子遲遲沒有被發現是因為它順著海水一直流向地心?還是另有玄機呢?

迄今為止,沒有誰知道這裡的海水會不斷的「漏」下去的原因?這個超級「無底洞」的出口到底在什麼地方呢?每天那麼多的海水究竟流動到哪裡去了呢?地中海中的「無底洞」也成了千古之謎.

相關焦點

  • 地球到底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
    地球到底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地心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文明存在。我們先把時間倒退到1692年,發現哈雷彗星的埃德蒙哈雷曾提出地球空隙說。他認為地球內部其實有一個很大的空間,並在南北極分別有出入口,通過這些難以尋找的出入口,人們就可以進入到地下世界。
  • 馬裡亞納海溝到底有多深?水是液態、還是固態,為什麼?
    地球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到底有多深,與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相比如何?都說它一年可以吞下3億噸海水,最深處的壓強甚至可以直接將人體壓爆。那麼,馬裡亞納海溝1萬米深的水到底是液態、還是固態?為什麼?眾所周知,地球上的水資源大部分都在海洋裡,而海洋水的形態都是液態,即便是壓強可以達到、甚至超過1100個大氣壓的馬裡亞納海溝,起其最深處的海水形態也是液態,而並非固態,只不過這裡的水被稱為超臨界水,也就是所謂的水的第四種形態。
  • 地球上那麼多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表面擁有液態水的星球,而且海洋等水域的面積佔到了地表的71%,陸地面積只有29%,海洋的平均深度約4500米,從太平洋上方的位置看,地球完全就是一個水球。再反觀太陽系其他和地球一樣的巖質星球,水星,金星,火星表面上卻沒有一滴水水,那麼地球上如此之多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
  • 原子內絕大部分空間都是空的?有絕對實心的物質嗎?
    其實盧瑟福原子模型已經非常接近現代原子模型了,除了電子還有明確的軌道以外,其它都沒有毛病,儘管我們認為原子內部空或者不空跟原子是軌道運行還是以電子云模式運行並沒有差別,但事實上兩者差異就大了去了!一、原子內部除了原子核以外真的是空的嗎?從宏觀上來理解並沒有毛病,但我們要理解一個信息,電子與電子之間存在同電荷相斥的特性,另外還有簡併力的存在,使得原子內部看起來很空,但卻一點都不空的原因!
  • 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液態水,如此多的水到底來自哪裡?
    再反觀太陽系其他和地球一樣的巖質星球,水星,金星,火星表面上卻沒有一滴水,那麼地球上如此之多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那個時候,地球上其實就已經有水了。這是因為水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宇宙中一種普遍的存在,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是很容易形成的化合物,因此在早期太陽系中其實很多小行星上都有大量的水存在,只是它們存在的形式是水冰,當它們撞擊到原始地球上的時候,一部分會保存下來
  • 神秘無底洞,每天吞掉三萬噸海水不知所蹤,這些水哪去了?
    而在地球上有不少的溶洞,小得只能供一個人通過,大的和足球場一樣大,甚至還有更大的,我們稱之為喀斯特地貌。佔地球71%的海洋中,自然也有這種的無底洞,這些無底洞每天會吞噬大量的海水,但人們卻不知道這些海水去哪裡了?
  • 地球表面每年有30億立方米的水消失不見,它們去哪裡了?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唯一有智慧生命的星球。從太空看地球,是一顆藍色的美麗星球,是那麼的光彩奪目。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生命星球,跟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液態水有密切關係。水是生命之源,地球的生命誕生於海洋,包括現在的陸地生物,其實也是從海洋生物進化而來。而地球海洋的面積佔到了71%,可以說是一個充滿水的星球。海洋不僅有豐富的魚類資源,而且還是富饒的資源之地,裡面的礦產資源比陸地還要豐富,石油,天然氣,可燃冰等都有豐富的儲量。
  • 如果火星上有水,那麼這些水都去哪裡了?
    有一個事實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漫長地質歷史上的某一個時刻,曾經存在於火星表面的大量液態水突然神秘消失了。火星曾經可能存在的宜居環境是引發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殖民衝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現在,歷史上曾經存在於火星上的那麼多水,到哪裡去了?
  • 如果火星上有水 那麼這些水都去哪裡了?
    有一個事實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漫長地質歷史上的某一個時刻,曾經存在於火星表面的大量液態水突然神秘消失了。火星曾經可能存在的宜居環境是引發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殖民衝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現在,歷史上曾經存在於火星上的那麼多水,到哪裡去了?
  • 地球上的水是最多的嗎?那麼多水又是從哪裡來的?
    在太陽系那麼多天體中,地球上的水並不是最多的,但卻是最容易利用的,因為地球有一個大氣壓的大氣層,還有適宜的溫度,因此H2O這種氫氧結合物就是以液態的形式存在,誕生了生命、滋潤了萬物........地球的含水量差不多就倒數了,但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也許木衛二也有可能,但至少我們現在還沒發現!其實不單是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的,太陽系其他天體上的水(冰)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又為什麼只有地球的水以液態存在呢,下面我們來簡單討論下!
  • 地球實心說,地心文明想像的終結
    之前講了地球空心論以及地底文明的傳說,還有疑似飛船拍攝的北極地心入口。但是對地球空心、地底高級文明的想像都被科學界普遍認同的地球實心說給掐滅了,我說過地球實心說其實也是一種推測、假說,為什麼它就會成為主流呢,科學家是怎麼證明地球實心的呢,今天就來講講。
  • 都知道水往低處流,為什麼地球表面的水沒有滲透到地心?
    我們知道,在地球表面上,百分之七十的表面積都是海洋,可以說,地球上的水是非常之多的,從宇宙中看地球,地球就像一個藍色的水球那樣。我們知道,水是一種會流動的軟物質,它會向低處流,同時它也可以輕易地滲透到泥土和石頭裡面去,那地球上的水那麼多,地心那麼低,為什麼地球表面上的水不會滲透到地心裏面去呢?這又是什麼奇怪的原理呢?
  • 探尋地球上的無底洞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宇宙中有深不見底的黑洞,地球上有沒有類似的無底洞呢?這個假設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興趣,顧名思義,無底洞就是深不見底的洞。在我國著名神話小說《西遊記》裡,有一個孫悟空在陷空山無底洞,大戰金鼻白毛老鼠精的故事,讓人過目難忘。
  • 地球到底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地下世界到底存不存在?
    關於地球的內部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一直都非常的好奇,但是還沒有深入研究。 到了近代,出現了地球內部中空的證據——一顆內部含有液態水的鑽石,要知道這顆鑽石是形成於地下250--300英裡的,也就是地下四五百米的地方,這裡是上下地幔的過度區,這裡有水,是不是就表示地球的內部有水,這鑽石是在地下深處的海洋中形成然後被地殼運動帶到地面上的呢?
  • 無底洞每天吞沒三萬噸海水,至今沒能填滿,這些水都流向了哪裡?
    無底洞每天吞沒三萬噸海水,至今沒能填滿,這些水都流向了哪裡?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三分陸地氣氛海洋,也就是說在海洋面前,陸地就顯得非常渺小,嚮往大海的朋友們應該對海也是有一定的認知,海洋遼闊無比,在海洋裡生活著成千上萬中生物,有些地段的海深不見底,雖然現在的科技水平日益發達。
  • 院士醜聞背後的水到底有多深
    圍繞舉報內容,央視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這個院士問題太多,危害太可怕了,由此也讓人產生更多的猜想,那就是院士問題背後的水到底有多深?   來看這次王正敏院士暴露出的問題。他的論文造假專著抄襲有多嚴重?答案是有57篇涉嫌造假,還有很多論文以「一稿多投」的方式來多次計算學術成果;他帶領團隊「克隆」的國外樣機撈取國家專利經費有多可觀?
  • 地球上有那麼多的海水,到底是從哪來的呢?聽完驚呆了
    地球上有那麼多的海水,到底是從哪來的呢?聽完驚呆了學過地理的人都知道,地球上三分是陸地,七分是海洋,每當看到世界地圖的時候,我們也能清晰地看見上面很多藍色的地方。不過地球上這麼多的海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 都說海很深,那麼大海到底有多深?穆朗瑪峰也有3000米差距
    都說海洋很深,那究竟會有多深,你知道嗎?相關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地球上所有的山川島嶼都拿來填進海洋深處,卻依舊不可能把海洋給填平。從「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說法中就能知道,海洋有多深多大?據說,有著「世界第一深海」之稱的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超過了11000米。即使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和它有著將近3000米的差距。
  • 發電站每天發那麼多電,用不完的都去了哪裡?
    但是每座城市每一天每個時間段所消耗的電量是不同的,而發電站幾乎是24小時都在不停歇地運轉發電,這就會產生過剩的電能。比如,每天的用電量會在白天的工作時間上升,到了晚上人們入睡以後,實際用電能就降低了,這可能就會有用不完的電量。由於受限於目前的技術條件,電能是無法大規模直接儲存的。那麼,根據能量守恆定律,這些富餘的電能跑去哪裡了呢?
  • 那些進了眼睛的異物,最後都去哪裡了?
    那些進了眼睛的異物,最後都去哪裡了?,半天都沒弄出來,早上醒來發現不見了,所以它到底去哪了?!一般來說,它們有以下幾種歸宿:➊ 自己跑出來了其實很多時候異物在處理過程中已經出來了,只是你沒注意到。還有的異物會在淚膜表面流動,流到眼皮邊緣時,會自己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