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吳養殖技巧。今天給大家來分享龜的習性,我國養殖的龜品種很多,按它們的養殖方式、消費方式和經濟價值可粗略分為食用性龜類和觀賞性龜類,當然有些食用性龜類也可用於觀賞,如黃緣盒龜、紅耳龜等,有的觀賞性龜類也可食用,如金錢龜等。本書主要介紹可以規模養殖並在市場上消費量比較大的食用兼觀賞性龜類。如果有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1.紅耳龜和黃耳龜的生活習性紅耳龜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生活習性強,喜靜怕噪,喜潔怕髒,喜暖,常在鳳和日麗的天氣趴在岸邊曬背。生性活潑、好動,膽子小,但經過人工馴養後膽子逐漸變大。其活動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較適宜的溫度為20℃~32℃,溫度降至14℃以下時停止攝食,降至11℃以下時進入冬眠。紅耳龜食性雜,較喜食動物性餌料,如紅蟲、麵包蟲、水蚯蚓、蠅蛆、小魚蝦、螺蚌肉、蠶蛹、牛肉、羊肉、瘦豬肉、動物加工下腳料和蛋類等,也攝食植物性飼料,如米飯、麥粉、黃豆餅、瓜果、蔬菜等,沒有食物時也較耐飢餓。
紅耳龜生長速度較快,如1隻重6克的稚龜,在水溫穩定在30℃左右的水體中養殖38天,體重可達到50~60克,5月初轉入室外自然水體中養殖,至11月下旬,一般體重可達350克以上,至翌年10月底,一般個體重可達750克左右。不過在室內觀養,為了延長觀養時間,般不要求其生長速度過快。黃耳龜在自然環境中喜歡生活在河流、湖泊、沼澤等地。黃耳龜在野生環境中喜食動物性餌料,如小型魚蝦類和蚯蚓等,也食鮮嫩的瓜、果、菜、草。人工飼養時可投餵鮮魚、蝦、雞肝新鮮的瓜果蔬菜和人工配合飼料。
2.烏龜的生活習性烏龜多半時間生活在水中,只有在覓食休息、曬背、產卵時才到陸地上活動。用肺進行呼吸,而平時呼吸空氣時並不爬到陸地上,只是將鼻孔伸出水面。烏龜喜靜怕噪,喜潔怕髒,喜暖怕寒,喜群居,性愚鈍、怯懦。在生長季節白天多在水中戲遊、覓食,晴暖天氣喜在水中的樹枝或巖石上曬太陽,當聽到響聲時,便立即滾入水中。夜晚愛爬上岸或在水草叢中、稻田裡覓食,遇有敵害,便會將頭、足、尾縮入殼中,等到確實安全時才敢伸頭露尾,並繼續爬行。烏龜的生活隨著季節、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氣溫下降至10℃以下時,即潛伏於水底泥土中或鑽入岸邊的洞穴中,不吃不動,進入冬眠狀態。整個冬眠期烏龜也會消耗一定的體能,甦醒以上時開始活動後體重會有所減輕,翌年春季當氣溫回升至13 升高至18℃以上時開始攝食。烏龜的生長適溫為25℃-32℃,炎夏當氣溫高於35℃時,則又隱蔽在水邊的洞穴中避暑。
烏龜對水質要求不太高,但以無毒、無汙染,並以pH值在7-8、水/升以上,透明度在25釐米為好體溶氧量在3毫克烏龜雖為雜食性動物,但動物性餌料為主。在自然環境中以小魚、小蝦、蠕蟲、螻蛄、蠅蛆、蚯蚓、螺、蚌、蜆、水旱草的嫩葉、雜草的種子、蔬菜、稻穀、麥粒等為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也攝食肉類,動物內臟,黃粉蟲、瓜果以瓜果以及人工配合飼料等烏龜的攝食強度隨季節、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春季水溫在18℃以上時開始攝食,6-9月份為攝食旺季,10月份後食量逐漸減少春、秋兩季氣溫較低時,烏龜多在中午前後攝食,盛夏季節溫較高,烏龜上午活動較少,攝食一般在傍晚進行。烏龜的攝食方式,通常是咬住食物潛入水下吞咽。烏龜有較強的耐飢餓能力,幾個月甚至幾年不攝食也不會餓死。
3.黃喉擬水龜的生活習性在野生環境中黃喉擬水龜喜棲息於丘陵地帶和半山區的水域中,有時也到灌木叢、稻田中活動覓食。白天多在水中,有時會爬上岸曬太陽。天氣炎熱時,在上午傍晚時活動較多,而在中午和夜間常躲入水中暗處或鑽入沙土中休息。黃喉擬水龜喜群居,膽子不大,受驚後則潛入水中或縮頭不動。每年的4~10月份是黃喉擬水龜的正常活動生長期,其最適生活溫度是24℃~32℃,13C~15℃是龜由活動狀態轉入狀態的過渡階段以下時進入冬眠狀態,35℃以上時進入夏眠狀態。
黃喉擬水龜為雜食性龜類,取食範圍很廣,但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在自然界中,主食小魚蝦、昆蟲、蚯蚓等,亦食草種子以及瓜果蔬菜。攝食時,先爬近食物,仔細看上一會兒,然後突然伸長脖子,將食物咬住吞下。若食物太大,則要藉助前爪把食物撕開再吃。黃喉擬水龜的生長速度較慢,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當年孵出的稚龜,入冬前可達20克,翌年可長至60克以上,三齡龜體重在150克左右。如用採用工廠化養殖,1隻10克左右的龜苗,在工廠化設施中控溫(30℃)養殖12個月可長至500克左右。
4.蛇鱷龜的生活習性在野生環境中,蛇鱷龜喜棲息在淡水或低鹽的湖泊、江河、水庫、池塘、沼澤的淺水泥沙底質且水草叢生的水域,偶爾也登上陸地爬行和曬太陽。它們經常只將鼻孔和眼露出水面,頭部並不完全伸出。白天喜在水中靜伏,夜晚才到處爬行覓食。蛇鱷龜具有強壯的四肢、爪和長尾巴,有較強的攀爬能力,善於逃逸。生性兇猛,能咬人,但在體重為20~40 克的幼體階段比較溫馴。成年蛇鱷龜能散發岀類似麝香的氣味,特別是受到強幹擾時尤為明顯。蛇鱷龜適應溫度的能力較強,既不怕寒冷,又不畏炎熱,其生存極限溫度為5℃~42℃,最適生長溫度為28℃~32℃。當氣溫達35℃以上時,伏於水底或泥沙中避暑,15℃以下時進入冬眠狀態。當溫度升至15℃以上時,蛇鱷龜恢復正常攝食。
蛇鱷龜對有鹽度水質的適應性比其他龜類強,如在鹽度達到3‰的水域中也能適應生長。蛇鱷龜對水的pH值適應範圍也比較廣,可在pH值為6.5~8.5的範圍內正常生長繁殖。蛇鱷龜白天常潛伏於水中,喜弱光和陰暗,畏強光。喜清水,避濁水。在水中覓食時,喜捕食運動的活體餌料,屬於偏動物性佴料的雜食性動物。稚龜、幼龜與成龜的食性略有不同,稚龜和幼龜喜食水蚯蚓、小魚蝦、蠅蛆、水生昆蟲等肉質鮮嫩的小動物,幼龜有時也捕食小型同類,如稚龜等,所以在家庭趣養時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成年蛇鱷龜喜食個體較大的活餌料,如魚、蝦、蛙蟾蜍和各種新鮮水草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除了可以投餵鮮活的動、植物性飼料外,也可投餵人工配合的顆粒飼料。稚蛇鱷龜和幼蛇鱷龜的生長較緩慢,體重達350克以後才進入快速生長時期。在自然溫度下,一般華南地區需要3年、華東地區需要4年才能長成商品龜。雌蛇鱷龜和雄蛇鱷龜的生長速度因水溫而異,當水溫高於30℃或低於20℃時,雌蛇鱷龜生長速度較快;當水溫在22℃~28℃時,雄蛇鱷龜生長速度較快。在控溫條件下,蛇鱷龜的生長速度大大加快,在溫度控制在30℃-32℃時,每隻年增重可達20克以上。
今天分享龜的習性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各位小夥伴們能喜歡,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更多的養殖技巧,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您的關注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