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點題外話百家號系統真的很神奇,我只是負責撰寫原創文章就好,分享環節根本不用考慮。沒想到,小小草根的一篇導語文章,不到19個小時,推薦量過了4000,閱讀量過了180,6人收藏,2人分享。謝謝大家,我不是什麼大咖,但這個平臺給了我很大的激勵,繼續堅持,以表謝意!
關於音標學習的重要性和後發優勢,我認為沒有必要再予以贅述了。不論現有的理論多麼的先進和流行,歸根溯源的話,終究是要對音標進行學習的。鑑於「溫故知新」的道理,我們把拼音知識比作是已經學會並掌握的舊知識,把即將要接觸的音標比作是新知識。重新認知拼音,對於我們認識音標是利大於弊的。
對於拼音,細分的話,類別有聲母、單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但對於音標學習而言,顯然沒有這麼複雜。我們只需要記住,拼音是一種拼讀體系,究竟誰在拼誰、拼音的發音才是最重要的。亮仔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有意提前為他灌輸了一部分拼音的方法。但這種方法不是學校的方法。因為亮仔是個男孩子,整天喜歡的東西都是變形金剛、蜘蛛俠、鋼鐵俠一類的故事,為了體現出權利、正義、自由的特性。我把拼音粗略地分為了三個大類:大王、小王、大大王。所謂大王,就是聲母。既然是大王,那他就有管理別人、控制別人的能力,所以,大王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管理小王。而小王恰恰就是韻母。大王管小王,所以是聲母拼韻母。也就是說,在拼音的世界裡,有23個大王在管理著24個小王(這其中,有6個單韻母,18個複韻母)。那大大王呢?大大王就是整體認讀音節嘍,因為他誰也不服管,也不願意去管別人。他們(16個)永遠活在自己的王國裡。
相較於漢語,英語則是完完全全的拼讀語言,藉助音標,每個單詞才出現了最終的拼讀式發音。粗略劃分,音標只需要知道存在兩類即可:輔音、元音。在英語音標的世界裡,輔音就是大王,而元音就是小王。要注意,在這裡,我把大小王的概念也拿了進來。就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更直觀地記住究竟是誰在管誰。在語言發音的世界裡,永遠是大王管小王。明確這個原則後,我們來做一組簡單的內容對比。
在漢語拼音中:我們要發出「爸」這個字的音,必須要用聲母 b (大王)去拼讀 韻母 a (小王),然後就會出現兩者合併的音節ba。b + a = ba(一聲)。永遠是聲母拼韻母,永遠不會出現韻母拼聲母的情況。
在英語音標中:我們要發出「bar」這個單詞的音,必須要用輔音/ b /(大王)去拼讀 元音/ a:/(小王)(發音和韻母a的發音接近,但不同。關於發音的問題,我會在後邊的課程中進行說明),然後就會出現兩者合併的音標/ba:/(四聲)*1*2*3。永遠是輔音拼元音,永遠不會出現元音拼輔音的情況。
所以,我們可以將兩者類比後,得出這樣的結論:拼音中的聲母,可以看做是音標中的輔音;拼音中的韻母,可以看做是音標中的輔音。反之亦可。永遠是大王管小王,永遠不會出現小王管大王的情況。
當然了,還有很多特殊情況,我會在後邊的文章中進行說明。
*1、說明:音標中會出現一些特殊符號,每節課,我都會把第一次出現的符號用 * 和數字組合的形式 進行標註,並在後邊進行說明。
*2、音標中的斜槓 「 / 」,這個符號是一種手寫體符號,每次都會成對出現,第一個出現表明後邊的是音標,第二個出現表明該單詞的音標部分已結束。在英語詞典以及電腦手機上的英語詞典類軟體中,這個斜槓都是用方括號來表示的:「 [ ] 」。左括號代表音標開始,右括號代表該單詞音標結束。
*3、音標中的冒號「 : 」,這個符號叫做長音符號,它只會出現在元音的後邊,用來表明這個元音的發音需要稍微拖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