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木板手工拼接出的變幻中國城、以我國曆年國民生產總值作為建築高度鋪就的偉大復興之路……在剛剛落幕的合肥工業大學第20屆建築風文化藝術節上,該校1200餘名學子,將濃濃愛國情融入對建築學、城鄉規劃學等專業課程的理解,親手設計製作出了300餘件創意作品。
這是該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又一項成果。近年來,這所以工為主的「雙一流」院校以教師黨支部為戰鬥堡壘,推動全體教師將思想塑造和價值引領全面融入教育教學,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實效培育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今年,合肥工業大學印發《「教師黨支部建設之課程思政」項目實施方案》,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如何建設凸顯德育元素、彰顯德育功能的優質課程,成為學校追尋教育初心、提升育人能力的共同行動。全校19個學院均專題開展了課程思政研討以及說課比賽,比拼課程育人能力,交流課程思政的經驗。
本碩學醫學,博士讀生物學。在學院舉行的課程思政說課比賽上,藥物科學與工程系任課教師高莉卻用一堂充滿濃濃馬克思主義哲學味的《醫藥學基礎》專業課,摘得了第一名。
「在人體器官神經中,交感神經和負交感神經相互對立,但正是這種對立形成了器官肌體的統一穩定狀態,這就是生命中的對立統一。」通過專業課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高莉引導學生在探尋生命現象本質中感悟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而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指導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四年級本科生姚楷楠,還記得2016年從廣東千裡迢迢來校報到時,心裡的那份小滿足:「專業熱門、行業薪金高,只要把專業知識學紮實,富足的小日子就在前方。」
現在,畢業後即將赴南方電網工作的他,內心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我國正處在能源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為保障國民用上更優質更便捷更安全的電作出自己的貢獻,是我們必須肩負的職責。」在姚楷楠看來,學校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在課堂內外全程貫穿的育人體系,成為自己理想升華的催化劑。
「課程思政絕不是生搬硬套,在專業知識中『插播』思政廣告。理論功底牢不牢,與專業結合得巧不巧,故事講得好不好,都對教師提出了一場新的挑戰。」
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支部個個有品牌。今天,課程思政建設已經覆蓋到該校所有教師黨支部。學校以黨支部書記和黨員教師為「雙負責人」,組織實施「課程思政培育計劃」,遴選出122門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示範課程。「每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每位教師都肩負育人責任」的使命意識在全體教師心中越發牢固。
「以支部為依託,以課程為載體,以課堂為主渠道,學校把教師黨支部建設成為推進課程思政的戰鬥堡壘,實現專業課教學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價值選擇,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餘其俊說。(本報記者 常河 本報通訊員 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