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帶大家回憶一下學生時代的情形,在高中時期,當我們的性格和喜好都已經成型,我們身邊要好的同學都是哪些,他們是和我們相似的人還是相異的人。如果你是一個很安靜的人,如果一個很活潑的人在你的身邊,你一定會覺得他不夠穩重。如果你是一個很愛運動的人,你一定會覺得很宅的同學的生活好無趣。所以,你的生活中,拋開其他原因,和你保持親密關係的,肯定是和你類似的。
但是,對於婚姻和愛情,貌似很多人認為,相似的人對自己的吸引力也並不是很大,有的人甚至認為互補的性格和人生觀更容易走到一起。現在對於這件事我們暫且不下結論,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麗娜是一個對生活非常有要求的一個女人,她的衣服、包包和日用,雖然都不算是奢侈,但都是品牌。愛好文學,沒事自己寫寫文章、練練瑜伽,生活質量和品味也都很好。但是她做事比較謹慎,比較缺乏安全感。已經三十多歲了,還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甚至戀愛都沒有談過,家裡人比較著急,但是也沒有催促。
突然有一天,她告訴她的家人,自己戀愛了。這讓家人又驚又喜,因為家人覺得這個事情比較突然,因為麗娜不是一個輕易就能認可一個男人的,肯定這個男人非常優秀,非常有風度,是一個紳士。父母真的期盼這一天很久了,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見一見是什麼樣的男人俘獲了女兒的芳心。
於是父母提議要見一見她的男朋友,其實是麗娜沒有在第一時間告訴家人,他們已經認識半年了,所以就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妥。和男朋友商量完,約在了附近的一個餐館,定了時間,讓父母和他認識。
到了約見的時間,父母由麗娜帶著,走進一家門臉不大,但是環境還不錯的店。他們好奇地掃了一眼餐館裡用餐的顧客,只有一個一桌是一個男士,肩很寬,頭髮很短,看起來比較社會。他們又掃了一下,好像再沒有發現其他有可能的目標。這個男人看到麗娜,站了起來,大步走過來笑臉相迎,麗娜做了介紹,果然就是他。
席間聊了一些家事,男人名叫藝龍,家在外地,父母這次沒過來。很小的時候就到城市裡打拼,現在自己開一個咖啡館,麗娜經常和朋友去喝咖啡認識的。但是,男人的性格完全和麗娜相反,說話很直率,做事也很果敢,很男人的那種。
至此,故事講到這裡,或許很多朋友就會告訴我:你看,這不就是相異吸引的例子嗎?事實上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麗娜選擇他,並不是因為相異的吸引,二是這個男人能給予她安全感,是一種需求所致。當他們真正走入婚姻,或是有一天麗娜對安全感的需求沒有那麼強烈的時候,又有誰能保證他們的關係不會出問題呢?
所以,互補的夫妻如果能維持長久,如果仔細去分析,互補的並不是性格或者思維,而是客觀存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