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和蟲洞,哪一個更厲害?黑洞落入蟲洞會發生什麼?看到這些問題你會糊塗吧!黑洞是宇宙中的一種天體,而蟲洞確是一種被認為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怎麼能比較呢?
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就是黑洞最早被提出的原因,所以黑洞的存在是已經得到了證實的。
而黑洞的神秘令無數人為之傾倒,它的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引力大到連光都無法逃出。因此,若要評價宇宙中最神奇的現象或事物,黑洞首當其衝。
而蟲洞的提出也非同一般,它與黑洞一樣都來源於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
蟲洞是1916年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間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但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觀察到蟲洞存在的證據。
蟲洞存在的證據雖然還未被找到,但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如果蟲洞真的存在,它與黑洞之間會發生什麼?
據最新研究推測,如果蟲洞真的存在,它是可以吞噬黑洞的。不要懷疑,你沒有看錯,無所不吞的黑洞也是可能被其它物體吞併的。有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可以使用一種叫做引力波的時空波動來探測黑洞落入蟲洞的情況,如果蟲洞確實存在,可能曾經就發生過蟲洞吞噬黑洞的事件。
自1916年愛因斯坦首次預測引力波存在後,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科學家終於在2016年使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探測到首個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證據。
在假設蟲洞存在的情況下,科學家們研究了黑洞繞蟲洞運轉時所產生的引力信號,探究分析了黑洞進入蟲洞後會發生的情況。
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模型,分析了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與200倍太陽質量的蟲洞之間的交互,當蟲洞入口直徑是黑洞直徑60倍,黑洞可穩定穿越蟲洞。而在黑洞進入和離開蟲洞的過程中,會有引力信號出現,而且這種信號是前所未有的。
當兩個黑洞彼此接近時,它們的軌道速度就會增大,如果碰撞,引力波就會產生巨大爆炸。當黑洞螺旋進入蟲洞時,來自黑洞的引力波會迅速衰減,因為黑洞會將大部分引力波輻射到蟲洞的另一端。
當黑洞從蟲洞中出現,會發現一個「反唧唧聲」,每次唧唧聲和反唧唧聲之間的時間長度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縮小,直到黑洞卡在蟲洞某處。
如果是這樣的話,最終黑洞會停止掉入或離開蟲洞,在黑洞的「喉嚨」附近停留。或許這樣會增加蟲洞的質量,但蟲洞無法穩定下來,就會造成時空混亂。然而,只要蟲洞的質量比它遇到的黑洞大,就能夠保持穩定狀態。
小編相信,或許在短短幾年後,科學家們就會有更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蟲洞的存在,並探究出黑洞和蟲洞之間的真實關係。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