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在UV塗料中添加油性色精(即油性染料)。這也導致了彼時的地板生產廠家經常接到消費者關於地板色牢度不過關的投訴。直到進入21世紀,上海堅弗特種塗料將德國堅弗的水性著色技術引入到中國大陸,從2001年開始直到2012年,紅外輻射烘乾,中國UV地板的生產加工進入了轟轟烈烈的飛速發展期。地板行業發展到今天,塗裝工藝的工序越來越多,紅外烘乾效果的好壞不僅影響色彩效果,而且對漆膜透明性、漆膜附著力、色牢度等多方面性能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本文就以紅外烘道的烘乾效果為基本點來展開。木地板的材質屬於天然木頭,本性易吸水,使用水性UV或者PU著色劑,在其中添加水性色漿或者色精,水性顏色會順著木材的天然紋理滲透進入木材紋孔中,從而保證較好的色彩效果和基本的附著性能。前段燃氣催化紅外加熱系統採用天然氣為加熱能源,在鉑催化媒的作用下天然氣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紅外線。燃氣催化紅外加熱系統由爐體、燃氣催化板、燃氣脈衝控制系統(GPS)、主氣源安全系統、排風系統及附件和電控系統等組成。
燃氣催化紅外加熱段:總長8 m,有效加熱區長度3 m,共2 個加熱區,單個加熱區使用12 個催化板,對稱布置,共使用24 塊催化加熱板,每4 塊板使用1 套GPS 控制套。每個模塊採用對稱設計,兩側部分通過頂罩和底座連接,各個鈑金件之間採用螺栓或鉚釘連接,以保證足夠的穩定性;外側面板可以單獨拆卸,以方便安裝和維修。爐體內壁的底部可以承重,以方便人員進入進行保養和維修。通過控制系統來控制GPS 的通氣量,以達到控制加熱速度的目的,每一套GPS 可實現高壓氣0 ~ 100%調節。大家都知道,木地板必須控制含水率使其與消費者使用環境中的空氣溼度相當,這樣地板在鋪裝到消費者家裡後,才不會發生地板變形、翹曲、膨脹、開裂等諸多問題。紅外烘乾烘道就負責將隨水性色滲透進入木材管孔的水分重新提取出來,保證地板整體的含水率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內(8-13%),這樣一來,紅外烘乾烘道的烘乾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第.一代的紅外烘道其實就是zui簡單的烘乾隧道(圖2),紅外線乾燥機用電能產生紅外線,使被烘乾乾燥的物體產生從表面向內部吸收滲透的效果。
乾燥速率較高,熱效率也較高,照射時不會留有陰影。工件通過輸送帶進入隧道烘乾,可以通過設定烘道的溫度、輸送帶的輸送速度來控制乾燥效果。這種烘乾烘道主要是由輻射能量對地板進行加熱,萃取地板表面的水分,從而達到控制地板含水率的目的。由於沒有專門的溫度梯度設計和除溼設計,這種烘道在實際地板生產時會經常帶來地板含水率的明顯偏移,即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烘道內水分含量越來越高,溼度逐漸增大,就導致無法從地板表面除去水分了。2008年之前,絕大多數的地板廠的紅外烘乾隧道都屬於這種類型,至今仍然有小部分小型地板廠使用這種設備。第二代的紅外噴射式氣流烘道根據第.一代紅外烘道的缺點做了大量改進,在烘道內增添了空氣噴嘴,並在設備上方的箱體中增加了除溼設備以除去烘道內不斷增加的水分,使烘道內水分含量維持在一個恆定的範圍內。二代烘道全長12米左右,。目前,大多數的中小型地板廠都是使用的第二代噴射式紅外烘道。第三代紅外烘乾隧道在第二代紅外烘道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