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腦最重要的就是CPU,也稱中央處理器,是一臺計算機的核心。
要購買計算機,首先要選購CPU,然後再根據CPU的類型和性能選購計算機的其他配件。
目前世界上生產計算機CPU的廠商主要有Intel和AMD兩家,而大部分市場都已經被Intel佔領。
而Intel公司的CPU產品主要有酷睿,奔騰,賽揚。其中酷睿系列為Intel公司的主打產品,性能最強,主要分為i9,i7,i5和i3系列。其中,i9和i7對應高端市場,i5和i3對應中,低端市場;奔騰系列面向入門級電腦,而賽揚系列如今已很少使用。
那如何選擇一個好的CPU呢?
一般從這幾個方面看,主頻,字長,核心,緩存,封裝和接口,製造工藝。主頻是指怕CPU的時鐘頻率,單位是MHz 或GHz ,用來表示CPU運算和處理數據的速度。在核心數相同的情況下,CPU的主頻越高,其運算和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
與主頻密切相關的技術參數是外頻和倍頻。CPU的外頻是指CPU的基準時鐘頻率,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CPU與周邊設備之間傳送數據的速度。CPU的倍頻全稱是倍頻係數。CPU的主頻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係,這個比值就是倍頻係數,簡稱倍頻。CPU主頻,倍頻,和外頻的關係是:主頻=外頻*倍頻。例如,Intel 酷睿四核i5-7400CPU的主頻為3.00GHz,倍頻為30,外頻為100MHz.
字長是指CPU在單位時間內一次能處理的二進位數的位數。字長越大,CPU的工作效率越高。目前使用的CPU基本都是64位,即CPU一次能處理八個字節的數據。
核心 CPU核心 又稱CPU內核,是CPU最重要的組成部分。CPU所有的計算,控制/儲存命令,處理數據都有核心執行。為了便於對CPU的設計,生產,銷售進行管理,CPU製造商會對不同的CPU核心給出相應的代號,這也就是所謂的CPU核心類型。
Intel和AMD每一代CPU都有其相對應的核心代號。目前,Intel臺式機CPU的主流核心類型有coffee lake,kaby lake,skylake 等。一般而言,新類型的核心在製作技術上比舊類型的核心更先進。
目前,CPU普遍採用了多核心技術,即在一個CPU中集成多個核心,使其同時工作。在CPU性能的提高上,多核心技術雖然達不到1+1=2效果,但隨著核心數的增加,CPU性能還是有極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處理多任務時。
目前的CPU核心數包括雙核心,四核心,六核心,八核心,十核心,十二核心,十六核心,十八核心,其中以四核心和八核心居多。
緩存 CPU緩存是位於CPU與內核之間的臨時存儲器,它的容量比內存小但數據交換速度極快。緩存的作用是暫時儲存CPU要存取·的數據,解決CPU運算速度與內存存取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其對CPU性能的影響非常大。
目前,CPU的緩存主要有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當CPU要讀取一個數據時,首先從一級緩存中查找,如果沒有找到再從二級緩存中查找,如果還是沒有就從三級緩存中查找。
封裝與接口 主要就是保護固定CPU,建立與外部電路的連接。
製造工藝 CPU 的製造工藝是指在生產CPU的過程中,加工各種電路,電子元件和導線所採用的技術。CPU的生產精度通常以納米來表示,精度越高,製造工藝越先進。
CPU選購策略
如果購買計算機是用來進行普通的辦公,學習和娛樂,處理文檔,上網,聽音樂,看電影和玩普通遊戲等,則沒有必要購買價格很高的CPU,一般的價格在500~1000元的CPU即可滿足需求。
如果需要使用計算機進行一些專業應用,如圖形設計,三維設計,多媒體處理等。那麼需要購買一款價格在1000元以上的高性能的CPU。若是遊戲玩家,則更需要高性能的產品CPU。
就目前市面流通的CPU來看,主要就兩款CPU可供選擇,分別是前面已經提到的Intel和AMD 。雖然也有一些其他的CPU品牌牆,但主要流通的就是這兩款。AMD和Intel各有各的專長,AMD在遊戲方面較為出色,Intel則在辦公,圖形設計等方面更勝一籌。因此,如果是遊戲玩家就儘量購買AMD,辦公和設計則儘量選擇In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