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虎、蠐螬、金針蟲等是春季多種農作物的主要地下害蟲,具有發生面積廣,危害作物多,持續時間長等特點。由於這些害蟲潛伏在地下,防治十分困難。每年春季,都有大量地塊的幼苗遭受嚴重危害,造成缺苗斷壟。尤其在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黃淮海地區發生嚴重。
地老虎發生特點
地老虎俗稱土蠶、切根蟲等,為鱗翅目夜蛾科害蟲,主要分為小地老虎、黃地老虎、大地老虎、茴香地老虎、白邊地老虎等,其中以小地老虎發生最普遍。黃淮海地區一般每年發生3~4代,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由於春季露地栽培的作物比較少,因此第一代對剛定植的幼苗危害最嚴重。地老虎以幼蟲危害為主,春季當溫度穩定在15℃時,成蟲開始大量羽化,並交尾產卵,將卵產在雜草、農作物幼苗根際周圍的土縫中或幼苗上,卵孵化後,低齡幼蟲取食嫩葉、嫩尖,3齡以上幼蟲,白天躲藏在幼苗周圍的地表下,晚上出來取食幼苗根莖部,將幼苗從莖基部咬斷,並拉回洞穴內,一頭老熟幼蟲,一晚可危害3~4株,田間發生嚴重時,大量幼苗被害,造成缺苗斷壟。
蠐螬發生特點
蠐螬俗稱白地蠶、白土蠶、核桃蟲、老母蟲、糞蟲等,為鞘翅目,金龜科害蟲,種類多,分布廣,是多種作物的主要害蟲。一般每年發生一代,主要以幼蟲在土壤中危害作物地下根莖,每年春季,當溫度超過13℃以上時,潛伏在土壤深處的蠐螬開始向上移動,危害幼苗根莖,可將幼苗地下根莖部咬斷,地上部位因失去水分供應,造成幼苗枯死。每年春季3~4月份和秋季9~10份危害最嚴重,是一種季節性地下害蟲。
防治措施
防治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等多種方法。其中化學防治是使用最廣泛,防治效果最好的方法,化學防治包括土壤處理,藥劑拌種、和噴霧防治等方法。其中藥劑拌種是最簡單,投資最少,持效期最長,防治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優秀的殺蟲劑--氯蟲苯甲醯胺。氯蟲苯甲醯胺是一個雙醯胺類內吸廣譜型殺蟲劑,具有內吸性強,傳導性好,能被作物的根莖葉吸收,並傳輸到植株的各個部位,安全性好,殺蟲徹底,持效期長。
適用作物
該藥劑對作物安全,可廣泛用於番茄、辣椒、黃瓜、西瓜、馬鈴薯、茄子、花生、大豆、玉米等多種作物。
操作方法
(1)對於花生、玉米、大豆、馬鈴薯等直播作物,可在播種前,每畝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2~5毫升,加適量水,將種衣劑均勻包裹在種子表面,然後在陰涼處晾乾後播種,即可有效防治小地老虎、、蠐螬、金針蟲等多種地下害蟲,持效期可達30~50天。
(2)對於番茄、黃瓜、西瓜、辣椒、茄子等育苗移栽的作物,可在移栽時,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1000倍液進行浸根或灌根,也可有效防止地老虎、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的危害。持效期也可達3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