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6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條視頻
在安徽的野生動物群裡火了
視頻中,一條白色三角頭
黑白花紋圖案的蛇正在緩慢爬行
9月26日上午
身處安徽黃山的汪世利告訴記者
這是在歙縣綿潭村的一個農戶家發現的
記者採訪安徽大學野生動物專家虞磊
確定了這是一條名叫白頭蝰的蛇
在全國範圍內都特別稀有
這也是安徽省
首次拍攝到白頭蝰的視頻記錄
白頭蝰(資料配圖)
虞磊告訴記者,之所以白頭蝰在安徽區域內如此稀有,是因為白頭蝰為蝰科中的原始類群,種群數量本身較少,它的棲息地與人的生活範圍、居住地區有所重疊,容易受到人為幹擾和破壞。安徽處於其分布區域的北界,此外毒蛇原本就比非毒蛇少得多。
安徽首次發現白頭蝰還要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由動物學專家黃接棠在安徽省歙縣昌溪鄉昌溪村公路旁發現。多年以後,黃接棠的兒子黃松也成為了一名動物學專家,現為安徽師範大學動物學教授,對於白頭蝰的研究,他也有些濃厚的興趣。
9月26日,記者聯繫到了他。在黃松的眼中,這種蛇特別漂亮,但在全國範圍內又特別稀有,就連人工飼養都特別困難。「它就是不吃東西,繁殖難度很大。」
黃松說道,白頭蝰分布雖廣,北到秦嶺,南到沿海地區的山區,往西到雲南、四川一帶,西藏也有分布,但它的數量卻又特別稀少,至於為何?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在追尋、研究、探索的問題。「它特別古老,對於它的研究,我們人類還知之甚少。」
據記載,白頭蝰1998年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極危種。2004年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動物。
黃松也呼籲,我國可以加大投入,建立該類物種的保護區,研究人工繁殖,進一步了解它。
白頭蝰
白頭蝰(學名:Azemiops feae)是中國27種毒蛇之一,又名白頭蛇,為蝰科白頭蝰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白缺蝰。
白頭蝰頭部白色,有淺褐斑紋。軀、尾背面紫褐色,有左右鑲細黑邊的朱紅色窄橫紋。(摘自百度百科)
來源:合肥晚報
2020.9.26公益廣告
重要通知:
今天起,「美好滁州」微信推出刮紅包福利,
點開文章底部閱讀原文,即可獲得1個積分,8篇文章8個積分就可以刮獎一次哦~
原標題:《安徽剛發現!極稀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