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建黨99周年之際,為助力貧困地區文化發展、促進文化交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天津美術館「行走的美術館」文化扶貧項目組,由副館長盧永琇同志帶隊,一行5人於2020年8月24日至8月29日深入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基層一線開展文化扶貧工作。
8月14日,承載著天津美術館人對莊浪人民深切情誼的價值近3萬元的4箱180本美術類書籍,經分類消毒後,順利起運寄往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文化館,用於幫助文化館建設圖書閱覽室,豐富當地百姓文化生活。
「扶貧先扶智」是新時期對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莊浪縣雖然已於去年脫貧摘帽,但當地教育水平,特別是美育教育的物資、教師力量等條件仍十分有限。此次「行走的美術館「文化扶貧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圍繞提升當地百姓文化修養及美育普及展開。
8月25日,「行走的美術館「項目在莊浪縣文化館正式啟動,天津美術館盧永琇副館長向莊浪縣文化館捐贈圖書。本次活動為我館與南開大學文學院實踐中心團隊共同策劃,」南開大學美育服務學習基地「掛牌成立。」行走的美術館「隨行藝術家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傅剛老師做了主題為」中國風「的公益美術講座,並現場輔導參會群眾創作書法和國畫作品。講座後,「行走的美術館」團隊還與莊浪縣文化館和當地書畫愛好者一起交流書畫學習心得,現場創作。
為進一步加強東西部地區美育教育幫扶與協作,充分發揮東部地區優質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在隨後幾天的行程中,「行走的美術館「項目組來到莊浪縣萬泉鎮陽坡小學、韓店鎮石橋小學、韓店鎮郭漫村開展」公益美術「課堂活動。
陽坡小學,地處偏僻村落,進村道路時常因為雨水或者風雪阻斷,雨季山體滑坡,冬季大雪封山,但嚴苛的生活條件並沒有阻擋師生求知的熱情和勤奮的精神。學校共有20名學生和7位老師,學生分屬幼兒園到小學六年級不同年齡,這裡沒有專職的美術老師,都是其他科老師兼職,孩子們很渴望真正意義的美術課。我館綜合辦公室李穎主任、田婷老師為同學們帶去了建築和版畫體驗課程,學術典藏部劉麗芳老師輔助開展教學。同學們被新穎有趣的內容吸引,激發了嘗試和創作的願望。在陽坡小學做一天美術老師,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眼中對美術的熱愛,感受到他們的聰明活潑,更重要的是體會到美育對落後地區學生心靈的滋潤和夢想的澆灌。
在與石橋小學同學們相處的課堂上,我們發現同學們對於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學習內容表現出來的膽怯和拘謹,甚至超過了好奇和興奮。起初孩子們不敢放開與老師交流,不敢提出問題,回答問題時往往也是用羞澀的眼神看著老師,課堂互動並不積極。發現這一情況後,小田老師立刻轉變教學方式,走到孩子們身邊,在對美術材料的探索實踐中鼓勵孩子們自信、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模仿的基礎上張揚個性,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落後地區的學校雖然學習條件和環境上不如發達地區,但學生的創造力、理解力和表達力其實一點也不差,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和適應,同學們很快就熟悉了美術材料的特性,並準確掌握使用方法,創作出了充滿童趣又各不相同的作品。美的魅力,此刻已經在孩子們的手上、心裡、腦中萌芽。
對於莊浪,似乎以前只是個遙遠的地理概念,但通過本次「行走的美術館「文化扶貧活動,項目組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莊浪人的熱情和淳樸,以及專業的美育教育對於當地社會發展,尤其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切身感受當地文化工作者、教師植根貧困地區,甘於奉獻的精神。當地人民對美的追求和對文化的崇尚,也更堅定了」行走的美術館「項目繼續「走」下去的決心和信心。隨後,項目組還將繼續赴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開展文化扶貧活動。
來源:天津美術館
原標題:《天津美術館文化幫扶走進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