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淬火技術及其應用分析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雷射淬火技術,是利用聚焦後的雷射束快速加熱鋼鐵材料表面,使其發生相變,形成馬氏體淬硬層的過程。雷射淬火的功率密度高,冷卻速度快,不需要水或油等冷卻介質,是清潔、快速的淬火工藝。

與感應淬火、火焰淬火、滲碳淬火工藝相比,雷射淬火淬硬層均勻,硬度高(一般比感應淬火高1-3HRC),工件變形小,加熱層深度和加熱軌跡容易控制,易於實現自動化,不需要象感應淬火那樣根據不同的零件尺寸設計相應的感應線圈,對大型零件的加工也無須受到滲碳淬火等化學熱處理時爐膛尺寸的限制,因此,在很多工業領域中,正逐步取代感應淬火和化學熱處理等傳統工藝。尤其重要的是,雷射淬火前後工件的變形幾乎可以忽略,因此,特別適合高精度要求的零件表面處理。雷射淬硬層的深度依照零件成分、尺寸與形狀以及雷射工藝參數的不同,一般在0.3-2.0mm範圍之間。

對大型齒輪的齒面、大型軸類零件的軸頸進行淬火,表面粗糙度基本不變,不需要後續機械加工就可以滿足實際工況的需求。

雷射熔凝淬火技術是利用雷射束將基材表面加熱到熔化溫度以上,由於基材內部導熱冷卻而使熔化層表面快速冷卻並凝固結晶的工藝過程。獲得的熔凝淬火組織非常緻密,沿深度方向的組織依次為熔化-凝固層、相變硬化層、熱影響區和基材。雷射熔凝層比雷射淬火層的硬化深度更深、硬度要高,耐磨性也更好。

該技術的不足之處在於,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一般需要後續機械加工才能恢復。為了降低雷射熔凝處理後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減少後續加工量,可配製專門的雷射熔凝淬火塗料,大幅度降低熔凝層的表面粗糙度。

現在進行雷射熔凝處理的冶金行業各種材料的軋輥等工件,其表面粗糙度已經接近雷射淬火的水平。雷射淬火現已成功地應用到冶金行業、機械行業、石油化工行業中易損件的表面強化,特別是在提高軋輥、導衛、齒輪、剪刀等易損件的使用壽命方面,效果顯著,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近年來,在模具、齒輪等零部件表面強化方面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由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崔志傑供稿)

相關焦點

  • 雷射雷達測量技術及其應用分析
    2 雷射掃描測量的關鍵技術雷射掃描器與距離傳感器相結合對對象進行表面形態的測量,這就是雷射掃描測量。其通常是經過雷射發射器、接收器以及時間計數器等構成。通過雷射脈衝發射器,以此驅使一雷射二極體進行雷射脈衝的發射。
  • 雷射原理及其應用
    光學諧振控的作用,是用來加強輸出雷射的亮度,調節和選定雷射的波長和方向等。四、應用雷射應用很廣泛,主要有 fiber communication, 雷射測距、雷射切割、雷射武器、雷射唱片等等。正因為如此,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都在競相研究雷射通信。於是雷射通信成了爭相發展的寵兒。在通信技術史上,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拿通信技術史上的幾個裡程碑來看,電話從發明到應用,花費了60年左右的時間,並且電話通信至今仍大量、普遍使用。無線電技術(例如電報)從發明到應用也花了30年左右時間。電視技術雖然發展較快,但仍然孕育了約14年。
  • 無軟帶高頻感應淬火(軸承淬火)技術
    打開APP 無軟帶高頻感應淬火(軸承淬火)技術 暴食西藍花 發表於 2020-05-06 15:38:07 其最終熱處理工藝一般採用馬氏體分級淬火,模壓淬火,有時也採用中碳鋼調質後進行氣體滲氮處理。以上傳統熱處理一方面工藝時間長,特別是氣體滲氮處理,獲得0.8mm的滲氮層需要耗時100h以上,整體淬火的畸變大,需要整形處理,因此能耗很大;另一方面淬火會出現油煙、硝鹽殘渣等,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同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 大族雷射陳焱: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析
    2016年3月15日,由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主辦、OFweek雷射網承辦的「第四屆OFweek先進雷射技術及應用研討會」在上海證大麗笙酒店2樓木蘭廳隆重舉辦。大族雷射副總裁陳燚在本次會議上發表了「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析」主題演講,主要介紹了3D列印技術原理及國內外研究現狀、大族雷射3D列印應用以及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發展趨勢。  3D列印,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國外稱為增材製造,基本原理是離散-堆積原理。
  • 雷射全息光刻技術及其應用
    宋登元 王小平摘要:論述了雷射全息光刻技術的基本原理、發展狀況和在製備衍射光柵及場發射平板顯示器等光電子器件方面的應用。
  • 雷射雷達技術應用的詳細分析
    雷射技術與雷達技術相結合便是雷射雷達,絕對的「高」科技產品。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與雷達非常相近,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由空中入射到地面上,打到樹木上、道路上、橋梁上、房子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經過反射返回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中,接收器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記錄下來,同時通過計時器記錄同一個脈衝光信號由發射到被接收的時間。
  • 雷射表面改性技術發展研究
    在低成本材料表面製備低價格、高性能的表面塗層,對於重要零件材料及其性能的選擇匹配與設計製造具有重要意義 [4~7]。作為一種表面工程普適性技術,雷射表面改性技術面向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需求,直接服務於重大裝備高端部件的性能提升與國產化製造,具有廣泛的適用範圍和良好的應用前景。
  • CO2雷射切割技術及其工業應用
    因此CO2雷射切割技術在我國獲得了較快的發展。     二、CO2雷射切割的工業應用       世界第一臺CO2雷射切割機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誕生的。三十多年來,由於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CO2雷射切割機不斷改進,目前國際國內已有多家企業從事生產各種CO2雷射切割機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有二維平板切割機、三維空間曲線切割機、管子切割機等。
  • 雷射錫焊原理及其應用分析
    錫焊指的是將含鉛或不含鉛的錫料熔入焊件的縫隙使其連接的一種技術。錫焊技術廣泛應用於電子與汽車行業,如PCB板、FPCB板、連接端子等的製作工序中。一、雷射錫焊原理作為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雷射錫焊技術,與傳統的電烙鐵工藝相比,雷射焊接技術更加先進,加熱原理也與前者不同,並非單純的將烙鐵加熱部分更換。雷射屬於「表面放熱」,加熱速度極快,而烙鐵是靠「熱傳遞」緩慢加熱升溫。
  • 質譜技術及其應用
    正如基因草圖的提前繪製得益於大規模全自動毛細管測序技術一樣,後基因組研究也將會藉助於現代生物質譜技術等得到迅猛發展。本文擬簡述生物質譜技術及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究中的應用。1 質譜技術質譜( Mass SPectrometry)是帶電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質荷比(或質量)的大小順序排列的圖譜。
  • 萬瓦級雷射切割機的新技術及其應用
    自雷射技術誕生以來,雷射切割的市場容量一直處於雷射加工領域的主導地位。雷射切割曾經被CO2雷射技術主導幾十年,從1995到2005年,是進口CO2雷射切割機在中國市場應用的黃金十年,也是雷射切割這一高新技術逐步被廣大鈑金加工用戶認識並接受的啟蒙期。
  • 雷射產業市場與應用趨勢分析
    連續雷射器:出光是連續的,峰值功率達到120KW,主要應用在切割、弧焊、釺焊、打孔等等 半連續雷射器(QCW):本質上還是脈衝出光,但是脈寬較長,峰值功率為23KW,主要應用在切割、弧焊、釺焊、 打孔、金屬淬火(提高金屬延展性、降低直流電阻)
  • 雷射毛化技術原理及其應用領域分析
    軋輥表面進行毛化加工有多種方法,由於雷射毛化技術在加工方法、提高成型性能、塗鍍後光亮度以及生產成本方面比其他毛化方法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因此雷射毛化技術一直受到鋼鐵企業的高度重視。  雷射毛化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比利時冶金研究中心研製出來的技術。並於1984年開發出第一臺CO2雷射毛化設備,1985年成功應用於汽車生產領域。
  • 金屬雷射切割機之影響雷射表面淬火的幾個因素
    雷射表面淬火工藝參數採用雷射相變淬火的硬化,簡單聚焦時為月牙形,用寬帶掃描時呈平頂月形。因為在中心位置溫度高,冷卻速度zui慢;當雷射功率過大時,此處會發生熔化,也就是說採用TEM00模熱源進行雷射相變淬火時,會發生A.B部分硬化,而C部分硬化不夠的情況。這是因為在C 部分開始冷卻時的溫度zui高,而且冷卻速度較慢,故珠光體相變開始後,C部位硬化大夠。這種現象與常規淬火中表面冷卻快,內部冷卻慢的冷卻規律相反。
  • 一次性完成車、銑和雷射焊接、淬火
    來自Monforts公司的UniCen 504型加工工具機將車削功能、4軸銑削功能、雷射淬火功能和雷射焊接功能集於一體,工件只需一次性裝卡就可完成全部加工。這一工具機平臺可使雷射處理在加工車間內完成,從而縮短了交貨時間,有利於更好地控制二次雷射操作,提高了工作的靈活性,進一步滿足了客戶需求的變化。
  • 半導體雷射器發展方向及其應用分析
    2017年3月15日,由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主辦,OFweek雷射網承辦的「OFweek 2017中國先進雷射技術及應用研討會」在證大麗笙酒店二樓木蘭廳正式舉辦。來自雷射產業鏈從業人員共聚一堂,一起探討雷射技術發展及產業趨勢。
  • 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分析
    高溫滲碳淬火是熱處理重要的工藝方法,其在工件物理化學性能改善方面的機理作用突出,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價值,對進一步推動現代工業發展意義非凡,相關方面的課題研究備受關注。文章對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進行分析,並就其應用進行了探究。關鍵詞: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社會主義現代化,對工業領域的發展提出了更多要求。
  • 金屬材料熱處理節能技術應用及發展趨勢探析
    在進行智能控制熱處理噴淋、淬火劑和淬火的正確選擇、噴霧冷卻技術、熱處理節能等方面研究時,熱處理CAD技術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利用三維溫度場計算來進行熱處理設備的節能設計,選擇新型耐火材料,應用新型的爐牆結構,熱處理餘熱的回收和利用等,可以實現大幅度降低熱處理的能耗。
  • 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器及其應用的最新進展和有關問題
    前言  我國「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我參加了幾個國家科技部重大儀器專項中有關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器及其應用專項方面的專家組工作;通過接觸這些項目,結合我本人過去從事雷射拉曼光譜儀器及其應用的工作實踐,有一些體會
  • 應用PLC和HMI技術,設計國產化的火焰淬火工具機系統
    為了提高採煤機鏈輪、刮板機鏈輪和大型齒輪等產品的淬火質量和效率,同時也為打破德國「貝丁豪斯」公司在國際上對火焰表面加熱自動淬火技術的壟斷,填補國內火焰自動淬火技術的空白,本文基於西門子可編程控制器(PLC)和人機界面觸控螢幕(HMI),配套相關的組態軟體,通過傳感與通信技術,完成了火焰淬火工具機系統自動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