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圖書館協會根據各地學校或圖書館公布的311份書面禁令,列出了十部遭受最多挑戰的圖書。
騰訊文化編譯 徐娉婷
《追風箏的人》中文版封面
向來標榜言論自由的美國沒有禁書?不是。雖然囿於憲法第一修正案關於言論自由的規制,政府沒有禁書的權力,但這不妨礙民間發起禁書運動的權利。
最近在美國北加利福尼亞州和愛達荷州,學生家長正在發起聲勢浩大的抗議,要求學校課堂查禁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和約翰·史坦貝克的《人鼠之間》。
暢銷小說《追風箏的人》在北加利福尼亞州遭到家長挑戰。《追風箏的人》作者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自2003年出版以來,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冊,小說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少年關於友誼、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小說不僅表達了對戰爭的控訴,還對阿富汗種族問題和宗教問題有深刻的反映。小說中含有一段性侵男童的情節。
阿什維爾市的一位學生家長抱怨這本書的語言涉及「成人話題」。Lisa Baldwin說:「那本書的說明裡提到強姦,不是一般的強姦兒童,而是強姦同性的兒童,我覺得家長們應該知道這事。」
目前該市已經有一所學校在課堂上禁了此書。
與此同時,在愛達荷州的科達倫市,課程審查委員會的4名成員要求該市的學校課堂停止講授《人鼠之間》,只允許「自願的、小部分人群」閱讀該小說。
《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是美國作家斯坦貝克的短篇小說,講述了喬治·彌爾頓與雷尼·斯默這兩個農場民工於經濟大蕭條之際在加州尋找工作的悲劇故事。這部小說用來諷刺社會對弱者的歧視,反而不如雷尼對老鼠的疼惜,《人鼠之間》曾因「語言褻瀆,帶攻擊性,並有種族主義傾向」被視為禁書。1962年斯坦貝克因這部小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反對的理由如一位家長Mary Jo Finney所說,該小說通篇都是粗話,如「混蛋(bastard)」「該死(God damn)」, 而且「課堂上魯莽的老師會要求學生大聲朗讀這些髒話」。他們還抱怨這部小說以「大蕭條時代的加州」為背景,「太負面、陰暗」。
這兩本書並不是第一次遭受挑戰。據美國圖書館協會(簡稱ALA)稱,《人鼠之間》在2001年、2003年、2004年都位列一些地區的禁書榜;《追風箏的人》則在2008、2012、2014年都位列美國十大禁書之列。
《人鼠之間》封面
禁書在美國並不是新鮮事,美國曾經有著「悠久」的禁書史。由於涉及性描寫,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在美國被禁達15年,D.H.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年發表但直至上世紀60年代才公開在美國銷售。因類似理由遭禁的還有約翰・克裡蘭德的《一位妓女的自傳》、盧梭的自傳《懺悔錄》、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等。
時至今日,當年禁書的理由有的仍然被沿用。比如《愛麗絲漫遊奇境》在90年代的美國新罕布夏州因「性幻想和手淫」被禁;《麥田裡的守望者》因含有關於性、毒品、反家長、言語低俗的部分被禁;喬治·歐威爾的《1984》在美國的某些州因為「親共產主義政權」遭到質疑;「哈利・波特」因「宣揚巫術」及《暮光之城》因「公然挺鬼」涉及宗教,均被列入禁書單。①
還有躺著中槍的,《小紅帽》在美國加州一家小學被禁,理由竟然是因為小紅帽的籃子裡放著一瓶葡萄酒,這個對於兒童是不能接受的。②
美國圖書館協會在每年9月最後一周舉辦「禁書周」活動,根據各地圖書館或學校提出的書面抗議,列出十大禁書書單。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被禁圖書」,未必是在全美被禁,而是在特定時間段或者特定區域被禁。
2014年美國禁書榜單
美國圖書館協會根據各地學校或圖書館公布的311份書面禁令,列出了十部遭受最多挑戰的圖書,以「告知公眾各地存在的審查制度」。
1. 《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 作者:Sherman Alexie
被禁原因:反家庭、涉及吸毒、酒精、吸菸、賭博、攻擊性語言、性教育、露骨的性描寫、暴力、未成年不宜。附加原因:「欺凌性描述」
2.《Persepolis: 我在伊朗長大》作者:Marjane Satrapi
被禁原因:涉及賭博、攻擊性語言、政治觀點。附加原因:「政治、種族及社會方面具有攻擊性」
3.《一家三口》作者:Justin Richardson and Peter Parnell
被禁原因:反家庭、同性戀、政治觀點、宗教觀點、未成年不宜。附加原因:「倡導同性戀議題」
4.《最藍的眼睛》作者:Toni Morrison
被禁原因:露骨的性描寫、未成年不宜。附加原因:「含有爭議性議題」
5.《完全正常》作者:羅比·哈裡斯
被禁原因:赤裸情節、性教育、露骨的性描寫、未成年不宜。附加原因:「可以被稱為兒童色情」
6. 漫畫小說《傳說》作者:Brian Vaughan and Fiona Staples
被禁原因:反家庭、赤裸情節、攻擊性語言、露骨的性描寫、未成年不宜。
7.《追風箏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賽尼
被禁理由:攻擊性語言、未成年不宜、暴力
8.《壁花少年》作者:Stephen Chbosky
被禁原因:涉及吸毒、酒精、吸菸、同性戀、攻擊性語言、露骨的性描寫、未成年不宜。附加原因:「約會強姦、手淫」
9.《被偷走的人生》作者:Jaycee Dugard
被禁原因:涉及吸毒、酒精、吸菸,含有進攻性語言、露骨的性描寫、未成年不宜
10.《戲劇》作者:Raina Telgemeier
被禁原因:露骨的性描寫
參考文章:
①《美國「禁書周」:激進還是妥協?》刊於2014年1月8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期,作者:王東。
②《書籍被禁的各種理由》,載於2014年10月31日《北京青年報》,作者: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