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團長(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遇到的既有感人的,也有傷心的,既有令人興奮的,也有令人灰心的,既有美妙的風景,也會有稱不上景只有風的地方。
一千多年前,王維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後來,岑參也說:「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兩人的說法雖然不一樣,但是,他們所描繪的地形,卻是一樣的,這樣的地形,叫做:沙漠。
我們都知道,沙漠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區域,它不似陸地,有多種動植物陪伴在側;也不像海洋,周圍充盈著大量液態水。置身大漠,只能看到無邊黃沙,鮮少能看到綠植,動物更是屈指可數,除環境乾燥外,沙漠的晝夜溫差也令眾多探險者卻步。科學家表示,白天,在陽光的照耀下,沙漠溫度能達到60攝氏度甚至更高。夜晚,陽光褪去,沙漠溫度能驟減至零度以下。如此之大的溫度差不僅讓人類難以承受,也令許多動物畏懼。
不過隨著人類的對環境的破壞,沙漠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它已經成為人類威脅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如何緩解沙漠化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為了綠化沙漠,國家也是想出了很多辦法,其中就有種設想,如果在沙漠中挖一個水庫,那就會就解決一定的問題。不過這樣的方案,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擁有,而我國就是不服輸,硬是在沙漠挖出水庫!中國這一操作,讓美國專家紛紛叫停。
這個水庫名叫紅崖山水庫,位於河西走廊的東北部,民勤縣幾十公裡開外的地方,是沙漠中一個窪地蓄水工程,也是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民勤一邊是巴丹吉林沙漠,一邊是騰格里沙漠,而紅崖山水庫,不但是民勤縣唯一的水利調蓄工程,澆灌著全縣六十多萬畝耕地,支撐著民勤綠洲的生存與發展,還牢牢地隔開了這兩大沙漠,可謂意義重大。這個水庫的面積為25平方公裡,設計庫容達到9930萬立方米,相當於一個香港島大小,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
紅崖山水庫始建於1958年,建造過程不僅相當困難,在那個機械化十分落後的年代,在那個缺衣少吃的年代,僅僅憑藉一種叫做革命的熱情,完成了這個幾乎不能完成的使命。而當時美國的專家也是紛紛叫停,甚至還發出嘲笑的聲音,但是經過25萬人,花了40年時間先種樹治沙,最後才能將水庫建在沙漠中。隨著紅崖山水庫的名聲變大,吸引遊客越來越多,有時也有一些旅客在這裡沐浴,欣賞著水庫的景色。紅崖山水庫每當到防水的時候,河水會從輸水洞中奔流之下,非常壯觀,看著這些景色,保證使你流連忘返。
當沙漠中的水庫建造成功之後,世界上再也沒有嘲笑之聲,反而引來一些讚賞的話語,從這可以看出,中國已不再是之前的中國。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