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在沙漠中挖出水庫!中國這一操作,讓美國專家紛紛叫停

2021-01-10 農村牛團長

「文/牛團長(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遇到的既有感人的,也有傷心的,既有令人興奮的,也有令人灰心的,既有美妙的風景,也會有稱不上景只有風的地方。

一千多年前,王維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後來,岑參也說:「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兩人的說法雖然不一樣,但是,他們所描繪的地形,卻是一樣的,這樣的地形,叫做:沙漠。

我們都知道,沙漠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區域,它不似陸地,有多種動植物陪伴在側;也不像海洋,周圍充盈著大量液態水。置身大漠,只能看到無邊黃沙,鮮少能看到綠植,動物更是屈指可數,除環境乾燥外,沙漠的晝夜溫差也令眾多探險者卻步。科學家表示,白天,在陽光的照耀下,沙漠溫度能達到60攝氏度甚至更高。夜晚,陽光褪去,沙漠溫度能驟減至零度以下。如此之大的溫度差不僅讓人類難以承受,也令許多動物畏懼。

不過隨著人類的對環境的破壞,沙漠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它已經成為人類威脅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如何緩解沙漠化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為了綠化沙漠,國家也是想出了很多辦法,其中就有種設想,如果在沙漠中挖一個水庫,那就會就解決一定的問題。不過這樣的方案,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擁有,而我國就是不服輸,硬是在沙漠挖出水庫!中國這一操作,讓美國專家紛紛叫停。

這個水庫名叫紅崖山水庫,位於河西走廊的東北部,民勤縣幾十公裡開外的地方,是沙漠中一個窪地蓄水工程,也是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民勤一邊是巴丹吉林沙漠,一邊是騰格里沙漠,而紅崖山水庫,不但是民勤縣唯一的水利調蓄工程,澆灌著全縣六十多萬畝耕地,支撐著民勤綠洲的生存與發展,還牢牢地隔開了這兩大沙漠,可謂意義重大。這個水庫的面積為25平方公裡,設計庫容達到9930萬立方米,相當於一個香港島大小,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

紅崖山水庫始建於1958年,建造過程不僅相當困難,在那個機械化十分落後的年代,在那個缺衣少吃的年代,僅僅憑藉一種叫做革命的熱情,完成了這個幾乎不能完成的使命。而當時美國的專家也是紛紛叫停,甚至還發出嘲笑的聲音,但是經過25萬人,花了40年時間先種樹治沙,最後才能將水庫建在沙漠中。隨著紅崖山水庫的名聲變大,吸引遊客越來越多,有時也有一些旅客在這裡沐浴,欣賞著水庫的景色。紅崖山水庫每當到防水的時候,河水會從輸水洞中奔流之下,非常壯觀,看著這些景色,保證使你流連忘返。

當沙漠中的水庫建造成功之後,世界上再也沒有嘲笑之聲,反而引來一些讚賞的話語,從這可以看出,中國已不再是之前的中國。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中國又「火」了,直接在沙漠中挖出個水庫,美國專家:不可思議
    中國又創造奇蹟了,在沙漠中挖出一個大水庫為了防止沙漠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國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用很短的時間就將國內植被覆蓋率大大提升,外國人一致認為這是只有中國才能創造的奇蹟。如今中國又創造了一個奇蹟,直接在沙漠裡挖出了一個大型水庫,這個水庫佔地面積達30平方公裡,容積1.27億立方米。這個水庫就是紅崖山水庫,位於我國河西走廊東北部。這座水庫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沙漠,確實堪稱奇觀。
  • 中國又火了,在沙漠中硬是挖出了水庫,美國人:快住手
    接下來,讓編輯者帶大家從文本中了解這個不斷變化的多彩世界。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集荒漠化問題可以說對世界各國都非常麻煩。儘管他們一直在思考治理方法,但最終結果卻是水落石出。當然,在我國也是如此。不,中國再次起火,沙漠中挖出了一個水庫。美國教授:停下來!發生了什麼?眾所周知,我國西北部有大片沙漠。
  • 中國24萬人在沙漠中挖出水庫,美國專家直呼快停手,這是為何?
    中國是一個佔地面積很大的國家,南北縱橫,所以人民的生活條件千差萬別,氣候差異很大,地勢變化也很多,但無論哪一塊土地,都能為我們創造價值,這一點毋庸置疑,即使是人們無法居住的沙漠,也同樣有很大價值!實際上我們國家有很多沙漠地區,一開始是正常的土地,只是後來治理不到位,或過度利用造成了土地荒漠化,這種情況很普遍,但是需要加以重視,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人口的增加,土地資源變得越來越寶貴,如果能夠治理好沙漠,對我們的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
  • 中國這次在世界上火了!從沙漠挖出個大水庫容積達1.27億立方米
    除了人類適宜居住的地方外,還存在一些地方並不適合居住,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就有許多地方是比較乾旱的,有大片沙漠存在。但是如果沙漠不加以治理的話,沙漠化面積會越來越大,所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就開始加大力度進行植樹造林,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中國在沙漠挖出最大水庫,面積30平方公裡,耗時40年建成
    然而和水資源形成比較強烈對比的就是現在的一些沙漠,這種環境的出現讓人們對生命的更多的嚮往,同時由於整體的區域環境比較惡劣的,所以在這個地方上有更好的發展也是更加困難。我國關於沙漠地區的一些的環境,只有這比較長時間的發展,在我們的沙漠當中就挖出了一個最大的水庫,究竟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我國在沙漠挖出一座水庫,面積約30平方公裡,耗費40年才建成
    水源對人很關鍵,正是因為這種發展,人們才有了更好的發展預期,然而和水資源形成比較強烈對比的就是現在的一些沙漠,這種環境的出現讓人們對生命的更多的嚮往,同時由於整體的區域環境比較惡劣的,所以在這個地方上有更好的發展也是更加困難,關於中國沙漠地區的一些環境,只有這種相對長期的發展,才挖出了我們沙漠中最大的水庫之一
  • 將巨型水庫建在沙漠,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建成,外媒:不可思議
    沙漠是一片非常荒蕪的區域,常年受到太陽的暴曬,而且極度缺乏水資源。可以說能夠生活在沙漠的生物少之又少,僅僅只有一些能耐高溫的動植物,例如駱駝、蠍子、仙人掌等,能夠在沙漠這種極其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可見沙漠的恐怖之處了。
  • 美國專家:植樹就能治理沙漠,中國犯得上用「反人類」操作嗎?
    汙染的河流需要治理,風化的沙漠需要治理,該植樹造林的地方就是需要植樹,這樣人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一般情況下來說,治理沙漠是非常困難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能有一點效果,但我們的手段卻非常厲害,美國專家表示:植樹就能治理沙漠,中國犯得上用「反人類」操作嗎?
  • 中國一逆天工程,24萬人奔赴荒漠竟挖出水庫,讓人不敢相信
    你看今天的節目,很多人來旅遊,走走,去海南省看海,去新疆看沙漠,我們的沙漠面積很大,有七十萬平方公裡,佔了全國面積的百分之八左右,沙漠對人民的生活不利,這樣大的沙漠是沒有用的嗎?當然不是,我們國家一直非常關注沙漠治理,我們國家的逆天項目就在沙漠裡,24萬人去沙漠裡挖水庫,難以置信。
  • 美衛星拍下這樣一幕,中國沙漠越來越少,英國專家:反人類操作
    但是在發展問題中,隨之而來的也有很多的問題。比如由於之前人類沒有很好的保護環境,破壞環境,導致全球荒漠化嚴重。好在人類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紛紛開始呼籲大家保護環境。,只見圖片中能夠清晰地看出,在我國邊境和哈薩克斯坦臨界的地方能夠很清楚的看到一條界限。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25萬人用40年,把黃河水引進沙漠建個水庫
    很多人在談論沙漠,但是有絕望感,一進沙漠就迷路,我幾乎走不動,沙漠裡很乾燥,還沒有水資源,但是,所有的沙漠都不是這麼惡劣的環境,在我國的兩個沙漠中開發了超級項目,源都是從黃河來的。這個水庫是紅崖山水庫,在河西走廊的東北部,這兩個沙漠是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為了這個水庫的建設,花了40年的時間,使用了25萬人力資源,終於完成了,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工程,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見的,被稱為亞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庫,1979年被評為中國最早的。
  • 中國人花四十年在沙漠中建造水庫,簡直「反科學」行為
    世界上最缺水的地方是沙漠,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常識。沙漠是土壤大面積嚴重沙化後的產物,在沙漠裡既不能栽種樹木穩固水土,也無法耕種農作物,動物們也難以在沙漠中生存,可以說是一處死亡之地。月牙泉是沙漠中的天然湖泊,在沙漠中存在綠洲、水源已經讓很多人驚訝不已了。
  • 中國開始往沙漠「灌水」了,外國專家:只有中國才能完成
    對此,外國專家認為:只有中國才能完成!我國在沙漠裡面建造了一個最大的水庫,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紅崖山水庫,因為水庫位於兩個沙漠的中間,所以顯得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合理地運用,人們的生活水平當然能夠提升一些,而且我們能夠使用的土地面積也就更大了!
  • 綿陽水庫大壩挖出「白蟻王宮」 活捉16對蟻王蟻后
    這一幕,出現在4月22日上午安州區白水湖的水庫大壩邊上。白蟻防治專家尹紅平告訴記者,白蟻是畏光性昆蟲,害怕陽光的它們喜歡藏身於陰暗處,樹枝、草皮、泥土是它們最好的遮擋物。 順著一個白蟻啃噬痕跡明顯,已被蛀空木條的垃圾桶往山坡尋跡上行,來到一個直徑一米多,深80多公分的大洞前。「這是我們前兩天發現的一個蟻巢,裡面的蟻道四通八達,通往四面八方。」
  • 黃河,前來支援亞洲最大沙漠水庫,能阻止兩大沙漠嗎?
    「地大物博」形容中國最合適不過,中國的領土面積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同時有效的領土面積也排名第三,中國有大量的戈壁和沙漠,而這些當然不在有效領土面積之內,但是卻可以將沙漠進行改造。中國曾耗巨資建立了亞洲最大沙漠水庫,黃河前來支援,能阻止兩大沙漠會合嗎?
  • 荷蘭媒體: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花40年建造世界最大沙漠水庫
    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相比於之前已經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回過頭來看之前的日子,總會覺得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我們從以前那個剛剛吃飽穿暖的國家,一躍成為現在這樣的超級大國,不僅經濟領先大部分國家,科技更是享譽全球。
  • 洛陽考古,意外挖出一戰國齒輪,專家:這和現代齒輪一模一樣
    此次考古不僅挖出了全長約6600米,厚約10米的城牆遺址,還發現了大量東周王城的建築遺址,包括王宮、陵墓、倉庫等。就在清理糧倉遺址時,考古人員意外挖出了一塊硬疙瘩。從露出泥土的部分看,這塊硬疙瘩應該是一件青銅文物。
  • 古墓中挖出《山海經》神獸,可能就是「蠱雕」美國專家:不可能
    古墓中挖出《山海經》神獸,可能就是「蠱雕」美國專家:不可能《山海經》是一本十分神奇的書,它記載了很多上古時期的故事,所涉及到的範圍還十分的廣,可以說是上古時期的一本百科全書,書中記載了幾百種的神獸,還有很多的花鳥魚蟲,地理位置山川河流,《山海經
  • 沙漠下也有寶?中國沙漠勘探出新資源,美專家:是個不小的工程
    引言沙漠下也能發現寶嗎?隨著中國這麼多年來的不斷發展,國內市場資源需求量也在不停地攀升,所以中國也開始考慮多發掘一些我們國內現有的資源能量,採用科學勘探技術進行「探寶」。終於在科研人員和勘探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我國國內多地傳來喜訊,挖到寶了。這次是沙漠,中國從沙漠勘探中發現了新型資源,美國專家看過後說:這是個大工程。
  • 2016年,湖南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考古專家叫停:這是我祖宗
    而墓葬文化也是我國歷史中無數文化的一種,同時,如今的考古學家經常會通過出土的古墓來研究歷史進程。但是,很多人對於考古工作都非常不理解,認為他們是在褻瀆先人遺骸,好端端的非要把古人從墓裡拉出來,還把人家的陪葬物弄到各地博物館展覽。但是實際上,考古工作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墓葬,進行保護性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