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龍魚怎樣養出彩?
簡單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追求。很多玩家有心嘗試,但成功者並不多見,更多人把魚養得灰頭土臉鎩羽而歸。玩紅龍、金龍,肯定是要點技術的,魚友群裡流傳的關竅也很多,土法偏方也有。在這裡說點乾貨,雲裡霧裡的就不要了,畢竟大家都挺忙的。
把龍魚養好,要點突出,把握幾個關鍵詞:
01
*血統
血統的含義,最基礎來說就是純種紅龍,後面要說的前提都是你要擁有一條有潛質的紅龍,後天的飼養掌握得當,漂亮大氣的龍魚自然也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02
*盆景與藝術品
龍魚和盆景,一定要理解兩者之間的通感。用盆景的思維對待龍魚,這是我一直提倡的方法論,用這個方式解構玩龍魚的高端心法:同樣是將自然造物在方寸之間培育出最富有美感靈氣的作品,它們都是活著的藝術品。東西對版還須培植正確,如果只是養活養大一條龍魚,那麼換言之,也就相當於植樹種菜,而於盆景之藝術只能南轅北轍。對於如盆景藝術般雕形塑色的認知,也是龍魚玩家圈足可割席斷交的論點相爭之處。有人頭腦固執抱持舊聞再附會許多一廂情願的揣度想像,總有自己的一堆理論;而追求專業精進的人則不斷求新突破,力求把魚的潛力最大發揮做到極限。從這個邏輯起點建立起共識,所有所謂「養功」問題,才有討論的基礎。
03
*一胖毀所有
優秀的龍魚作品,99%不會是胖子。寬身型格可以有,但胖魚很難在龍缸裡展現理想的色度效果,顏色被拉薄,很難凝固。養大養肥真的很簡單,玩龍魚要這麼容易,實在是興味索然。不論顏色、體形、比例、七鰭,都需要在精到的控制下有規制地發展,打造藝術品的玩家,一定要為龍魚做好「自律」。
04
*鱗底
要玩出優異的質感,除了面積,鱗底也須乾淨剔透,晶瑩煥彩,這樣的鱗片在曬色中仿佛能感覺到吸收光線的能量,反射出螢光。一旦發色,鱗面的顏色在白缸中也可以達到鮮紅。從中魚階段開始曬色,幾個月下來,油光閃閃的鱗底,帶有立體的鱗紋和粉藍粉綠白金質感的鱗粉,流光溢彩,通透白皙。鱗底、鱗紋、鱗粉都有高級表現,發色就可以看到恐怖的效果,這樣血統的魚價格都絕不會便宜。而高境界的白玉紅龍,是這類型純血種的特殊表現型,鱗片鉑金色,底色珍珠白,顏色正紅,發色塗刷出立體感超強,可謂此中極品。
05
*粉與潤度
現在常說的「潤度」,其實就是底粉和紅粉的散開程度。換做金龍而言,金頭的從小養成,全仗散粉的發展積累。如果說將高級紅龍表現劃分,那麼概括為:紅度、滿腮、滿片、厚度、鱗粉鱗紋、滿背、過頭。
龍魚鱗底一定是要有油潤度,有了油潤度,發色除了凝固沉積之外,更有色粉的金屬質感和塗刷拋光效果,血統越高狀態越好。
06
*可塑期
中魚階段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要在28~35cm的時候打好基礎發揮潛能,錯過這個階段的可塑期,到40cm以後盲羊補牢怎麼說也會有所缺憾。這個時候釀色手法的選擇是重點,也是最大的樂趣所在。
在這裡重申長速控制的重要性,好東西都是講究精雕細刻的,龍魚長慢點是好事,不是壓制生長,而是有規矩地生長。長得太快多半容易變成垃圾,這個對玩家來說是最難忍受的,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