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紅巨星時代,木衛二和土衛六會變成宜居星球嗎?

2021-01-09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太陽系裡出鏡率最高的幾個天體,當然是否宜居咱先不論,按我們的探測熱情吧,分別為:

1.月球

2.金星

3.火星

這是我們發射探測器最多的三個目的地,月球當然是距離最近,而金星則是早期探測器比較多,而最近似乎有些冷清!火星則是從發射探測器以來就不斷升溫,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十幾個探測器著陸火星,現在軌道上和火星地面上還是有數個探測器正在工作之中!

著陸火星的所有探測器,當然在火星軌道上以及失敗的探測器是不計其數的!但自始至終土衛六從來都不是人類探測器的目的地,甚至卡西尼也只是順便而已!但有一點我們需要肯定的是,如下幾個是在太陽系中比較有可能存在生命的!

1、木衛二

2、土衛六

當然對於移民來說,人類還是比較關心木衛二,當然並不是現在,因為現在的條件實在有些夠嗆,請看下圖:

咱別的先不說,這溫度實在夠嗆,木星和土星的衛星表面都在距離太陽同一距離的軌道上,溫度都差不多,這個低溫下,建立科考基地似乎問題不大,但大規模移民還是算了,明顯是火星比較合適!那麼未來可以嗎?數十億年後的未來,太陽的紅巨星時代,太陽將膨脹到地球軌道附近,地球和火星早已一片火海不再適合生存,此時木星和土星的衛星將是太陽系裡最後一片宜居之地,大約持續多久呢,大約數千萬年!

當前木衛二和土衛六明顯不適合生存,那麼紅巨星時代適合嗎?咱先來說說木衛二,這是一顆含有大量水體的星球,在宜居時代將會變成一顆水球!

木衛二的直徑大約為3122千米,這個條件下木衛二的大量水資源可能會隨著解凍逐漸逃逸,當前木衛二並沒有一個大氣層,水蒸氣的光解下會分解成氫和氧,氫元素會立即逃逸,而氧也將在高能紫外線的轟擊下分子運動達到逃逸速度而逐漸逃離,因為當前的木衛二有一個1e-11巴的稀薄含氧大氣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是生化的水汽被光解後氫逃逸,而氧也正在逃逸中!簡單的說遙遠的未來,木衛二也許就是一個一個光禿禿的石球!宜居嗎?估計沒人會給出肯定答案!

光解後氫氧的分子運動速度,而木衛二的逃逸速度約為2020m/s,您不要以為氧會留下,很抱歉在高能粒子和紫外波段的轟擊下,氧也很容易達到逃逸速度,最終逃離是大概率的事件!

土衛六,也就傳說中滅霸的故鄉-泰坦,這是一個直徑達到了5151千米的衛星,它的大氣比較稠密,約是地球的2倍,但逃逸速度比較低,人類在這顆星球大概用翅膀就能飛起來,而且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氣,是太陽系中第二顆含氮大氣的天體(另一個是地球)!未來的紅巨星時代,土衛六的命運是怎麼樣的呢?

各位看到星羅棋布的湖泊了嗎?這就是土衛六北極附近的甲烷湖泊,你沒有看錯是液態碳氫類液體的湖泊哦,現在的土衛六表面溫度大約為-179.16℃,這是一個能讓碳氫類氣體保持液態的溫度,未來的宜居時代,這些碳氫類液體將直接蒸發全部進入泰坦的大氣層,幸虧泰坦沒有氧氣,否則未來的下場將是非常恐怖的!

請問這種條件下泰坦宜居嗎?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太陽系中除了火星以外,可選擇的餘地實在很小!但在太陽的紅巨星時代,也許人類只要依託於一顆巖石質天體即可,無論其天然條件如何,終將會被我們改造成宜居天體!這是你希望的嗎?其實種花家要說的是太陽的紅巨星時代還有二十幾億年,人類就這點出息?

相關焦點

  • 太陽變為紅巨星 宜居帶將外移
    但是,由於這兩顆衛星距離太陽太遠,其極端寒冷的表面環境可能難以支撐生命的存在。不過,美國康奈爾大學卡爾-薩根研究所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隨著太陽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熱,就可能會逐個吞噬水星和金星,並將地球和火星變成熾熱的、不可居住的巖石星球,土衛二和木衛二這兩顆冰冷的衛星反而變成了更適宜生命生存的理想家園。
  • 太陽變成紅巨星將吞沒地球,太陽系中哪個星球可代替地球供居住呢
    根據恆星的演變過程來看,總有一天我們的太陽會變成紅巨星,到時候它的體積會變大三四百萬倍,其半徑由中心向外延伸的距離相當於現在太陽半徑的一二百倍,所以到時候太陽能吞併到水星,金星和地球的軌道,甚至將靠近火星。
  • 國外科學家宣布發現特殊星球,它富含氧元素,是宜居星球嗎?
    對於這個問題,主流觀點認為只要找到一顆宜居星球,就能發現外星生命。前段時間,《天體物理學雜誌》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國外天文學家在觀測宇宙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顆特殊的星球,並將其命名為「RAVE J183013.5-455510」。這顆星球的特別之處在於,研究人員檢測到它富含碳元素和氧元素,這在之前的探測中從未發現過。
  • 有顆和原始地球很像的星球,它就是土衛六,它能夠變為宜居星球?
    土衛六雖然只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但卻是太陽系中最為獨特的一顆衛星,因為作為一顆衛星,它竟然擁有大氣層。是的,土衛六是太陽系之中唯一一顆擁有大氣層的衛星,而這一重要的特性使得土衛六呈現出顯著區別於其它衛星的自然條件。土衛六不僅有大氣,大氣之中還有雲層,在雲層之下,星球的表面存在著和地球相似的大面積海洋,只不過這些海洋液體的成分和地球上的海洋有著一定的區別罷了。
  • 太陽進入氦閃時代和紅巨星時代後,人類會從太陽手中救下地球嗎?
    一般落到地球的隕石,可能是來源於太陽系內任何一個地方,同時也會比太陽要年輕少許,但歲數不會相差太過懸殊,通過檢測發現其中最老的已經存在了49億年。由此科學界一致認為如今的太陽年齡大致在44億到50億歲之間,屬於剛剛跨過恆星的中年階段,據推測還有五六十億年才會熄滅,變成一顆死星。
  • 太陽變成紅巨星的時候人類將何去何從?
    當很多人知道太陽會在50億年後變成紅巨星,然後死亡的時候,也許大家都會下意識的去想,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人類該怎麼辦? 實際上,很多人都會堅信,不說50億年後了,就算只是一萬年之後,有可能地球上早就已經沒有人類了,因此,我們過早的去憂慮50億年後的事情,這倒還不如先憂慮自己的文明什麼時候會滅呢? 據了解,太陽在變成紅巨星的時候,它的半徑會變成現在太陽半徑的233倍,也即是它的半徑會達到1.62億千米。
  • 土衛六和原始地球極為相像
    ,而且上面也會下雨(甲烷雨),天文學家認為土衛六是和原始地球最為相似的星球,那麼如果把土衛六推向火星或者地球的軌道,也就是讓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它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其實辦法也不是沒有,太陽系中有很多沒有大氣層的衛星和矮行星,在這樣的星球上安裝行星發動機,將其加速後從斜後方撞擊正在前進中的土衛六,將其加速並推離土星引力,也有可能使它脫離土星軌道,但是這樣的話卻會大大破壞土衛六表面的現有環境,也不是很理想。
  • 土衛六,太陽系裡和地球最為相似的一個星球
    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郝歇爾會把土星軌道上這顆不起眼的小小衛星命名為泰坦。不過我們現在來看,郝歇爾的命名似乎恰到好處,因為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這顆星球很可能比火星更適宜於人類居住。2004年,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長途旅行到土星,並進入環繞這顆環狀行星的軌道,這些儀器才最終到位,得以穿透土衛六的大氣層。在卡西尼號13年的土星任務中,它飛過土衛六127次,使用雷達和紅外儀器來穿透土衛六的迷霧,揭示土衛六表面的特徵。
  • 人類有沒有可能將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改造成一個宜居星球?
    我們的太陽系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大行星有八個,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地球擁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擁有兩個個頭比較小的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
  • 太陽紅巨星初期的氦閃時代,也許地球就不用搬家了!
    太陽及更大的恆星都會有一個輻射層,而恆星的聚變區域都集中在核心區域,因此劇變後的氦元素都被輻射層留存在中心,但太陽的核心溫度並不足以燃燒氦元素,因此將越積累越多,而氫元素逐漸耗盡,輻射壓再也無法支撐太陽外殼巨大的壓力,坍縮的外殼聚集的能量直接點燃了氦元素!導致氦元素劇烈燃燒產生了類似超新星爆發的效果,這就是太陽的氦閃!
  • 誰是太陽系主宰:木衛二和土衛六之海 離地球最近的外星生命?
    但是,潮汐力所提供的熱能或會使木衛二表面冰層以下的水保持液態。由木星和其它衛星不同方向的重力牽引所轉化成的熱和能量,是有可能發生的。這為木衛二冰層內部液化成海洋,以及驅動表層下的地質運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 外星球土衛六有濃厚的大氣層,人類是否能夠對它進行改造?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化石能源不僅有限而且還是不可再生的,再加上人類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對於化石能源的依賴不減反增,因此有科學家早在上個世紀就預言了人類終將要離開地球,去尋找第二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因為到那時地球已經不再是現在的模樣了,它將會看起來像一顆乾枯的星球。為了延續人類文明,人類在一邊採取措施應對地球上的能源問題,一邊在宇宙中進行搜索。
  • 太陽系中的宜居星球已找到,存在海洋和大氣層,或許有生命!
    尤其是人類在進入科技時代之後,科技的發展需要能源的扶持,科技的強大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如果僅僅是利用地球上的資源,根本無法滿足人類文明的進步,一旦地球上的資源全部消失後,人類可能從地球上消失,所以目前科學家們迫切想要找到其他星球,想要從其他星球上獲取資源,畢竟地球的資源非常有限,宇宙中的能源則是無窮無盡的。
  • 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有海洋有大氣,不是木衛二
    ​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非常地多,但是唯一具備孕育生命的星球卻只有地球。畢竟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不過,也不代表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就絲毫沒有生命孕育存在的跡象。只不過人類的能力有限罷了。哪怕在人類的眼皮子底下,早就已經有星球在悄悄地孕育發展文明了,人類卻苦於無法登陸這些星球。還一直在問自己,宇宙中究竟是否存在除了我們的之外的,其他的外星生命和高等文明呢?
  • 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有海洋有大氣,不是木衛二!
    若是說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那還一定得說到木星的衛星,畢竟木星有多達60多顆衛星。其中最被寄予厚望的毫無疑問是木衛二,但是接下來說到的這顆星球有著厚厚的大氣層和海洋,但是卻不是木衛二。不過它卻是太陽系內的第二大衛星。比月球的質量,體積還要大。這顆星球或早就已經存在了生命,只可惜人類一直未能近距離地觀測。 土衛六又被稱之為泰坦星,是土星的最大的一顆衛星。
  • 木衛二、土衛二和土衛六是太陽系除火星外最可能有地外生命的天體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和地球上的生命是幸運的,這是在多小的概率下,才有了生命的出現,到目前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天體。當然,人類又是孤獨的,因為在廣闊的宇宙中,我們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這種孤獨會帶來害怕和恐懼,生命是怎麼從何而來,又將去向哪裡,這是我們不斷思考的問題。
  • 太陽系中還有一個星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民,它就是土衛六了
    土衛六是土星的衛星,雖然它是一顆衛星,然而它卻有著比地球還濃厚的大氣層(表面大氣壓是地球的1.5倍),而且上面有著比地球還要豐富的水量,還有甲烷等能源,這些條件是就連火星也不具備的,如果人類能往土衛六上移民的話,其可利用的自然條件比火星還要好一些。
  • 如果用天狼星替換太陽,地球將會變成怎樣?
    天狼星是夜空中肉眼可見最為明亮的恆星,如果用它替換太陽,那麼,地球上將會出現什麼變化呢?地球生命還能繼續生存下去嗎?如果太陽變成天狼星,地球上將會變得完全無法宜居。天狼星的質量比太陽更高,前者是後者的兩倍。
  • 木衛二有氧氣和海洋,卻不會是宜居星球,人類強行登陸後果嚴重
    筆者:三體-小遙茫茫宇宙中,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孕育出生命的星球,人類因此感到無比驕傲,當然也十分孤獨。為了尋找其他生命存在的痕跡,我們已經探索了半個多世紀,然而卻至今一無所獲。科學家們總結出能夠孕育出生命的必要條件,卻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被一點點推翻,最新研究表明,木衛二也有可能孕育出生命。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認為金星也有可能孕育出生命,但是由於溫度過高,這裡十分荒蕪,最終證明無法孕育出生命,甚至人類登陸都存在較大的風險。隨後有人認為火星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與地球的相似度較高,同處於宜居帶。
  • 「光年」之外,每個宜居星球的發現,都能牽動地球的神經,值得嗎
    經常看到天文學家又找到某「宜居星球」,跟地球相似指數多少?但是一看距離,樂了!人類目前連出太陽系的能力都沒有,你談多少「光年」外的事,這不是有點扯嘛!事實果真如此嗎!而地球人類群體,也害怕人類是宇宙的唯一,一直在尋找,證明人類不孤獨的證據,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內心矛盾的,既想證明宇宙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又怕一但真的存在,遭受毀滅的打擊如果一個星球被證明適合宜居,那麼只要時間足夠,那個星球上很大概率會誕生生命,以至於進化出高級智慧生命,誕生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