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選用藥品

2020-11-25 中考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選用藥品,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選用藥品分析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是用塊狀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反應速度適中,現象明顯,便於操作和觀察現象。

  (1)不用粉狀碳酸鈣、碳酸鈉、碳酸鉀,因為粉末狀物體與稀鹽酸反應時,接觸面大,反應速度快,不便於操作和觀察現象,不利於對反應的控制和氣體的收集。

  (2)不用濃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因為濃鹽酸代替稀鹽酸:

  ①反應速率快;

  ②濃鹽酸有揮發性,製取的CO2中混有HCl氣體,得到的氣體不純。

  (3)不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因為稀硫酸與石灰石反應,生成微溶於水的硫酸鈣覆蓋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應的繼續進行。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學中的一種重要物質,一直是考查的重點,同學們在學習中易對二氧化碳的製法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現對同學們在學習中產生的誤區進行剖析。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相關化學方程式: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H2O+CO2↑   二氧化碳可溶於水:H2O+CO2==H2CO3   高溫煅燒石灰石(工業制二氧化碳):CaCO3高溫CaO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用途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用途,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用途(考點)   ①滅火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密度比空氣大),又利用其化學性質(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②乾冰用於人工降雨、製冷劑(利用乾冰升華時要吸收大量的熱);   ③做碳酸型飲料(利用二氧化碳能溶於水);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用澄清石灰水   CO2  +Ca(OH)2 =CaCO3↓+H2O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製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製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製法   1、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原理、裝置、檢驗)   (1)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決定:   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生裝置。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液體藥品的取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液體藥品的取用,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①液體試劑的傾注法:取下瓶蓋,倒放在桌上,(以免藥品被汙染)。標籤應向著手心,(以免殘留液流下而腐蝕標籤)。拿起試劑瓶,將瓶口緊靠試管口邊緣,緩緩地注入試劑,傾注完畢,蓋上瓶蓋,標籤向外,放回原處。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固體藥品取用注意事項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固體藥品取用注意事項,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l)取用固體藥品時藥匙必須是乾淨的。一支藥匙不能同時取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試劑。藥匙每取完一種試劑後都必須用乾淨的紙擦拭乾淨,以備下次使用。藥匙的兩端為大小兩匙,取固體量較多時用大匙,較少時用小匙。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乾冰   2、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 =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相關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相關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相關化學方程式: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可溶於水: H2O + CO2== H2CO3   高溫煅燒石灰石(工業制二氧化碳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二氧化碳的製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二氧化碳的製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製法   1、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原理、裝置、檢驗)   (1)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決定:   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生裝置。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氣體的實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氣體的實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初中化學實驗中包括了製取氧氣、氫氣、二氧化碳三種氣體和試驗氫氣還原性等氣體實驗。許多學生做氣體實驗時,常常感到手忙腳亂、顧此失彼、難於控制。這與氣體反應速度較快,實驗準備工作不夠,操作動作不協調等有關。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主要成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主要成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空氣的主要成分   (按體積分數):氮氣(N2)78%,氧氣(O2)21%(氮氣比氧氣約為4: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屬於混合物。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燃燒與熱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燃燒與熱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燃燒與熱量   1.白磷在空氣中自燃不是因為空氣的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而是因為白磷在空氣中緩慢氧化放出大量的熱使得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   2.降溫滅火時,可燃物的著火點不變,而是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3.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與   4.甲烷不是最清潔的能源   5.某物質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證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CO2檢驗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CO2檢驗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將氣體充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白色渾濁,證明該氣體為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的原因:因為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汙染及防治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汙染及防治,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空氣的汙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氣汙染的物質:有害氣體(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煙塵。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水與金屬鈉的反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水與金屬鈉的反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目的   1.通過演示實驗,了解水很容易與其它物質起反應。   2.學習用無色酚酞溶液檢驗溶液中有鹼存在。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水和氧化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水和氧化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水、蒸餾水是純淨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礦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鹽水都屬於混合物   2.汙染水質的因素: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水、廢氣(即「三廢」)和生活汙水的勸斥排放,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流。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與碳有關的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與碳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C+O2CO2   現象:生成能使純淨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Ca(OH)2+CO2===CaCO3↓+H2O   現象:生成白色的沉澱,用於檢驗二氧化碳   CaCO3+CO2+H2O===Ca(HCO3)2   現象:白色固體逐漸溶解   Ca(HCO3)==△=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實驗時要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藥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應按最少量取用:   液體取(1~2)毫升,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實驗剩餘的藥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