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因為聲音在傳播時需要通過介質傳遞聲波。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在固體中傳播速度快,在氣體中傳播速度慢,而且傳播速度還與溫度有關。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產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靠裡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鍾靠鍾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聲音並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註:發聲的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感知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感知,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聲音的感知 1.人耳的構造:外耳、中耳、內耳。 2.感知聲音的過程: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特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特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聲音的特性: 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距離聲源的距離有關,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小;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怎樣聽見聲音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怎樣聽見聲音,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怎樣聽見聲音 1、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處出障礙是神經性耳聾) 4、骨傳導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如何聽見聲音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如何聽見聲音,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處出障礙是神經性耳聾); 4、骨傳導:不藉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骨傳導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骨傳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骨頭是聲音的良導體。聲音的振動還可以不經過外耳、中耳面直接傳到內耳。這正是依靠頭蓋骨本身傳達的!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聽覺的傳播途徑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聽覺的傳播途徑,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 聽覺的傳播途徑:發聲體振動→(通過空氣等介質傳播)→鼓膜振動→(通過聽小骨等組織傳播)→聽覺神經傳遞信號→大腦產生聽覺。 2.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超聲波和次聲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超聲波和次聲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範圍:20Hz~20000Hz,高於20000Hz叫超聲波;低於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範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颱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樂音的特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樂音的特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樂音的特性 樂音 (1)定義:樂音通常是指那些悅耳動聽、令人愉快的聲音,它是聲源做有規律振動產生的。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溫度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溫度,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溫度: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註:熱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高,冷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低,若兩個物體冷熱程度一樣,它們的溫度也相同;我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一般不可靠; 2、攝氏溫度: (1)溫度常用的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2)攝氏溫度的規定:把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密度與溫度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密度與溫度,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在質量不變的前提下,物質溫度升高,體積膨脹,密度減小(個別物質除外,如水4℃時密度最大。 2、熱氣球原理:空氣受熱,溫度升高,體積膨脹,密度減小而上升。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的利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聲的利用,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聲的利用 1.聲與信息:聲能傳遞信息。(雷聲、B超、敲擊鐵軌等) 2.回聲定位:聲波發出遇障礙反射,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蝙蝠) 3.聲吶:根據回聲定位。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噪音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噪音,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噪音 1、當代社會的四大汙染:噪聲汙染、水汙染、大氣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 2、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幹擾作用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 。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噪聲相關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噪聲相關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 從物理學的角度講,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講,噪聲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幹擾的聲音。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的含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的含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物態變化的含義 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 首先利用分子動理論從微觀意義上解釋物態變化的本質 1)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著無規則的運動 3)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並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分子熱運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分子熱運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分子運動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現象。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比熱容特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比熱容特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比熱容特性: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大小與物體的種類、狀態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噪聲及噪聲的控制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噪聲及噪聲的控制,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噪聲及噪聲的控制 1.噪聲 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噪聲是指 妨害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幹擾作用的聲音 。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液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液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需要放熱。 1.液化現象: ①水開後,壺嘴看見「白氣」(壺中汽化出水蒸氣,遇到冷空氣液化成霧狀小水珠) ②夏天自來水管和水缸上會「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