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侏羅紀世界》的熱映,大眾再次關注魔幻和科幻片,一同被注意到的還有經典科幻片中標誌性的LOGO。本文精選了電影史上最為經典的五個科幻片LOGO,從這些LOGO中探尋經典優質LOGO的設計要點。
在科幻電影歷史上,經典的CG恐龍形象深入人心,同時不朽的還有侏羅紀公園的經典LOGO。從《侏羅紀公園》上映至今,該系列電影的LOGO雖歷經多次修改,但其核心精髓並未改變。
1. 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
侏羅紀世界的LOGO是《侏羅紀公園》LOGO的延續,最初由Sandy Collora設計,以Chip Kidd為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封面插畫形象——一個造型簡單的雷克斯霸王龍骨架輪廓為基礎進行設計。
讓我們忽略雷克斯霸王龍其實是生存於白堊紀而不是侏羅紀這樣的事實,當初設計師Collora將雷克斯霸王龍的形象放在鮮豔的紅色圓圈中,再加上Neuland Inline 字體的「JURASSIC PARK(侏羅紀公園)」字樣,並將整個LOGO嵌上顯眼的黃色外輪廓。
這一LOGO被之後同系列作品沿用,最大的變動發生在《侏羅紀公園3》上,《侏羅紀公園3》的LOGO用棘龍代替了雷克斯霸王龍。而最新的《侏羅紀世界》又回到了經典,採用浮雕設計形成最終的LOGO。
2. 星球大戰(Star Wars)
我們現在看到的《星球大戰》LOGO與最初版本相差甚遠,目前這個版本的經歷了多次大的改動,和最初版本幾乎沒有相似之處。《星球大戰》的LOGO的設計歷程坎坷,經過多次返工無果後終於遇到藝術指導Suzi Rice設計出第一個版本,之後,Suzi聽取George Lucas 的建議,使用修改版的Helvetica Black字體設計出更具科幻氣息的LOGO。
之後,特效美術師Joe Johnston將其微加調整,讓字母更寬,重新設計了單詞「Wars」的開頭字母「W」,才形成了最終版本。
3. 神秘博士(Doctor Who)
《神秘博士》的LOGO在電影長達半個世紀的播映時間中也經歷了前後多次修改和迭代。這部電影的LOGO是由BBC平面設計師Bernard Lodge設計的,Bernard還設計了這部電影的之前三個LOGO,現在看到的鑽石形LOGO是其於1973年味Jon Pertwee的最終季設計的,配合劇中情節展現的效果,帶有炫酷的螺旋形色彩布局,營造時空隧道效果。
4. 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
通常,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的LOGO是最後設計完成的,而在《捉鬼敢死隊》這部影片中,這個順序被顛倒了。早在電影開始拍攝前,這樣的LOGO形象就已經在Dan Aykroyd的手稿中了,當時是一個簡單的幽靈形象覆蓋在一個「No」的標誌下。等到這個LOGO被搬上銀幕,幽靈穿上了Ghostbusters的制服,與最初手稿差距不大。
這部電影的執行製片Michael C. Gross是一名藝術家兼設計師,也曾參與LOGO設計,之後由藝術家Brent Boates設計完成。
5. 蝙蝠俠(Batman)
自1938年第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以來,這部片子的LOGO經歷了無數次的翻新與修改,多次修改後最終確定了蝙蝠形象,之後又在1964年被修改增加了明黃色橢圓輪廓,這樣的形象維持了多年。
在《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The Dark Knight Returns)》中,橢圓形圖案終於被一個更加簡潔但是有視覺重量的LOGO取代:黑色蝙蝠形狀的扁平LOGO,這一LOGO還將在即將上映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沿用。
轉自:http://art.china.cn/products/2015-06/15/content_7991588.htm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