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2020》第二期中,李健與學員探討暗黑音樂存在的意義
《中國好聲音2020》第二期中 ,李健與學員探討暗黑音樂存在的意義,大家是如何看的呢?我也看了那期,實話,馬璐的回答不盡人意,也沒聽到李健他自己的答案,遺憾。李健曾經說過:音樂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多樣性,他還說過:音樂沒有門第之見,更沒有門第之爭。而且女孩兒回答完問題,李健也跟李榮浩說了:這個問題我心中有答案,只是想聽聽她怎麼說。李健只是沒有一個合適的時機,說出自己心裡對暗黑音樂的理解罷了。其實,李健老師突然的這一問,讓我懵了一會,因為我對音樂沒有過深刻的思考。
只是作為閒時的消遣,或者不開心時的一種調節情緒的方式。所以這種感覺,可能是上課時老師突然點你名回答問題時,你的腦中一片空白。對於歌手來說,有的可能也不需要這樣的思考。只要你能把歌唱好,可以讓別人來填詞譜曲,配上你天賜的優秀嗓音,以及獨到的理解和演唱技巧,一樣可以唱得深入人心。但是對於獨立音樂人來說,我想應該是需要這樣的思考的。一來證明自己不是"為了暗黑而暗黑",二來不是僅僅因為另類獨特,三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
當下社會信息爆炸,我們不能讓自媒體營銷文代替我們思考,讓自己的思維活躍起來,可以激發創作的靈感,把握住自己作品的核心思想並展現出來。故而我覺得健哥這一問很有靈魂,算是一種外界的刺激,給你來一次頭腦風暴,就算此刻你的心中沒有答案,但我相信過後你一定會留在心中一直思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我相信選手的心理素質應該不會差,不會認為是故意為難自己吧。如果選手很有自己的想法,那麼健哥這一問直接為選手創造了一個展現自我的珍貴機會,答好了可以體現自己的深度。
健哥心中是有自己的答案的,我想以健哥的閱歷不至於容不下這種類型。所以與其說是質問,不如說是交流探討,思想碰撞,可惜沒有聽到健哥的答案,希望以後可以聽到。現在的歌壇,尤其是綜藝節目裡的,過分追求舞臺效果、話題流量,讓人在看的很爽的同時,看完後不知所云沒有多少印象。如果是我,我會這樣回答:暗黑音樂是歌者對於流行音樂的探索與嘗試,是對於生活不可知的恐懼與憤怒,是另一種形式的為賦新詞強說愁,是積極向上主流音樂旁的一片枯黃的葉子。
最近十年華語音樂圈,想不起來什麼值得留下來載入史冊的好歌。歌詞、編曲日益多元和複雜,熱鬧倒真熱鬧,但不免有炫技之嫌,失去了做音樂的初心。好的歌曲,必定歌詞優美或有內涵,曲子流暢朗朗上口,這是傳唱的基礎。好的歌者,按重要度排序,必定具備音色、情感、技巧等先天或後天能力。一把吉他,一架鋼琴,甚至是安卡貝拉,就已然能讓音樂出色了,實在無需太過花式的編曲,從這個角度來說,好聲音比乘風破浪更接近音樂節目的本質。忽然想起一款綜藝超級星光大道,不知道哪裡可以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