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裡,找一株狗肝菜比登天還難,對吧,現在登天一點也不難。狗肝菜應該是我認識的第一個爵床物種,還是手機拍照年代。記得去年我在徐曄春老師的《花卉》發表文章要用到狗肝菜照片的時候,我就一直找它,想給它來個相機版的大頭照,可找呀找呀,遍尋不著。這天出門買菜,卻突見我家不遠的一個路邊花基居然長著大叢大叢的狗肝菜,還開花了。幸福感油然而生。不過,出乎意外的是,發了朋友圈才知道,廣州、中山、深圳、廣州等附近城市,狗肝菜還是挺常見的,那我就放心了。
狗肝菜,爵床科、狗肝菜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它還叫做頭獅子草、野青仔、路邊青、六角英等。狗肝菜的拉丁名是Dicliptera chinensis,其屬名Dicliptera由希臘語的diklis(具兩活門的)、pteron(翅)組成,指二室的蒴果具翼,而種加詞chinensis當然就是說明它是國貨啦。據說,狗肝菜能夠解毒治療毒瘡,它治療瘋狗咬的效果特別的好,很多的農民被狗咬了以後都是靠吃這個才好的,所以人們才把這個草叫做狗肝菜,不過它還被叫做豬肝菜、羊肝菜,又說明什麼呢?難道它包治百病麼?狗肝菜產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香港、澳門、雲南、貴州、四川,生於海拔1800米以下疏林下、溪邊、路旁。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中南半島也有分布。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在百度裡,輸入狗肝菜,詞條居然直接指向四籽馬藍。稍微有點爵床分類知識的人都懂,它們完全不在一個屬,一個是狗肝菜屬,一個是馬藍屬,四籽馬藍正規名叫四子馬藍,學名是Strobilanthes tetraspermus,也常叫做黃瓊草。始作俑者估計是受了植物志這句話影響了:蒴果長約6毫米,被柔毛,具種子4粒。
正因為這裡出現紕漏,很多資料就以訛傳訛,把它們弄得混亂不堪。去中國植物圖像庫裡逛了下,裡面圖片也很多張冠李戴,甚至有好多杜根藤的圖片。
那麼多野草野菜中,我國南方地區的農村應該對狗肝菜是情有獨鐘的。對於廣東人來說,狗肝菜應該是夏天最常吃的野菜了,因為人們都喜歡摘狗肝菜來煲涼茶,清熱解毒、防中暑的效果很好,隔三差五都要煲一次呢。除了煲涼茶之外,狗肝菜也可以用來當野菜吃,例如狗肝菜煮湯、狗肝菜煮黃豆或者涼拌狗肝菜等,吃起來風味獨特,農村人就經常做來吃了。而狗肝菜也可以作為一種藥材,全草均可入藥,而且一年四季都能採收味,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的功效。在我國南方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對此藥有記載,在侗藥中是這樣記載的全草可治療胃痛,胃酸過多,喉炎以及感冒發熱。在仫佬藥記錄有全草能治療痢疾,急慢性肝炎,目赤腫痛;壯藥中記錄了狗肝菜全草可以治療刀傷出血。瑤族藥中狗肝菜全草治療腸炎腹瀉,也記錄其可治療痢疾、急慢性肝、目赤腫痛、感冒發熱的功效。
我跟狗肝菜的淵源很深,不僅僅因為它是我第一個認識的爵床植物,更是用特徵去辨認科屬的第一個。想當年,我在海島認識一個酷似狗肝菜的物種,它無論花、葉都是加大碼的狗肝菜,定種的時候,很多專業朋友或者識圖軟體都把我往九頭獅子草方向帶,可我就是不肯承認,當我最後確定那是跟九頭獅子草同科同屬的觀音草時,突然就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它是我認識植物的轉折點,那次起,我不再迷信專家和軟體,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就那天起,我心裡也一直掛念身邊並不常見的九頭獅子草,直到後來親眼所見。九頭獅子草跟狗肝菜同科不同屬,它們樣子卻酷似,它們有關係麼?我發現,「科」與「屬」之間還有個分類叫「族」,它們兩個屬其實都歸於爵床科的狗肝菜族,這樣一切都明了的,它們雖不是一個爸爸生的,卻是同一個爺爺的。而且,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民間把狗肝菜叫做華九頭獅子草,那是因為九頭獅子草的拉丁名是Peristrophe japonica,它的種加詞japonica是「日本的」。而狗肝菜的拉丁名Dicliptera chinensis,其種加詞chinensis代表「中國的」,所以在九頭獅子草前綴「華」字,就不用解釋了。它們倆長得很像,除了葉子花大小之類的區別,還可以對比它們的花蕊,九頭獅子草的花蕊「叉開」成了八字,而狗肝菜的花蕊則是直的。
狗肝菜長得很普通,跟一般野草差不多的,不過,從它的形態與葉片還是不難把它分辨出來。狗肝菜的莖外傾或上升,具6條鈍稜和淺溝,節常膨大膝曲狀,近無毛或節處被疏柔毛。葉卵狀橢圓形,頂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或稍下延。它的表面有光澤,還帶有一些紋路。
要是狗肝菜還沒開花,那就真的要靠氣質了,而待它開花,它完全就不是普通的野草了。狗肝菜的花雖不大,可是在一片綠葉叢中,還是挺耀眼的。也許你會誤以為它是兩片花瓣的花,其實不然,它是一類爵床科典型的二唇形花冠,微距鏡頭中可以看到,兩片花瓣基部是合生的,而且一片「花瓣」的頂端很蠢萌的裂成了3瓣。
以下文字來自中國植物志,僅供備查。草本,高30-80釐米;莖外傾或上升,具6條鈍稜和淺溝,節常膨大膝曲狀,近無毛或節處被疏柔毛。葉卵狀橢圓形,頂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或稍下延,長2-7釐米,寬1.5-3.5釐米,紙質,綠深色,兩面近無毛或背面脈上被疏柔毛;葉柄長5-25毫米。花序腋生或頂生,由3-4個聚傘花序組成,每個聚傘花序有1至少數花,具長3-5毫米的總花梗,下面有2枚總苞狀苞片,總苞片闊倒卵形或近圓形,稀披針形,大小不等,長6-12毫米,寬3-7毫米,頂端有小凸尖,具脈紋,被柔毛;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花萼裂片5,鑽形,長約4毫米;花冠淡紫紅色,長約10-12毫米,外面被柔毛,2唇形,上唇闊卵狀近圓形,全緣,有紫紅色斑點,下唇長圓形,3淺裂;雄蕊2,花絲被柔毛,藥室2,卵形,一上一下。蒴果長約6毫米,被柔毛,開裂時由蒴底彈起,具種子4粒。
中文正名 狗肝菜拉丁學名 Dicliptera chinensis (L. )Juss. (Acanthaceae)別名 豬肝菜、羊肝菜、青蛇仔、野青仔、 六角英、路邊青、土羚羊界 植物界門 被子植物門綱 雙子葉植物綱目 管狀花目科 爵床科屬 狗肝菜屬種 狗肝菜
(本文圖片均為原創,拍攝於廣東珠海,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際網路。涉及藥用功效部分僅供參考。)
編號:H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