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裡詩書
如果說2015年有哪部恐怖電影令我記憶猶新,那麼它一定當屬《寄生獸》,電影在極具血腥的渲染中,所飽含的人性思考,使科幻與恐怖的結合做到了腦洞大開,而國內電影市場能引進這部作品是令人驚訝的,更為可貴的是國版雖然其做出了很大的刪減,但仍保留了原版的精髓。
《寄生獸》原版由上下兩部組成,國版《寄生獸》合二為一的做法刪減了近乎過半的電影時長,誠然這種刻意為之的後期刪減必然會造成電影很多細節上不連貫的突兀,但另一面也不得不說,國版的刪減並非是一味的壞事,原版下部的冗長難比上部的一氣呵成,而這次國版在並沒有破壞電影主線下的刪減,也使整體變的更加緊湊,而在血腥上,雖是難比前作,仍舊維繫了很多大尺度的畫面,有著出色的驚悚氛圍。
對於這部電影,其所真正為人聚集的並非當是有多少恐怖血腥的畫面,而在於《寄生獸》本身所飽含的內在縱深,看罷電影,其所深賦的正是人類至今未解「我是誰,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的哲學命題,電影借用寄生獸侵蝕大腦佔領人體塑造驚悚,又用高中生泉新一和寄生在他體內並「小右」共存的故事為展開,使其本質上來說並不拘於一部驚悚片,而是一同《死亡筆記》般,用生死恐懼締結人性思考的力作。
電影用人類對大自然無度的破壞索取做為伊始,結束點題於愛的力量,人文關懷的著點貫穿了始終,血腥與暴力只是引人入勝的引子,寄生獸與人類能否共存的矛盾,以此所突顯日本電影中所特有的末世情懷,才是這部電影最為核心的內在構思,而用人性所著點的不論是親情、友情、愛情的羈絆,還是環境保護生態問題的落足,方才會有感是如此真摯深刻,使人在驚悚中又能感受到一股溫馨治癒的光芒。
總體來說國版合二為一的做法雖然使電影難免有以突兀之處,可那用人性所呈現的生態問題,使這場大幅度刪減後的《寄生獸》依舊做到了耐人尋味,動人心弦。
個人評分:7
@夢裡詩書——獨立影評人,曾榮獲第二十二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百花杯」影評大賽一等獎、第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影評徵文優秀作品獎、百度百科專業影評人稱號等榮譽,其文曾見於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中國銀幕》雜誌、《人民日報》等全國數十家報刊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