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毒豬之亂未解,日本核食兵臨城下,臺灣當局還扛得住嗎?

2020-12-06 海峽導報

亞洲15國日前籤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讓臺灣經貿面臨國際嚴峻挑戰。蔡英文當局為了解套,勢必得爭取加入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因此,擺在眼前的日本福島、櫪木、群馬、茨城和千葉5縣核食進口來臺問題,近日終將「攤牌」。而「蔡蘇體制」究竟如何處置才能平息臺灣民怨,2300萬人都瞪大眼睛等著看。

開放核食,臺灣加入CPTPP的敲門磚

RCEP籤訂後,收到「夾殺」的臺灣競爭壓力大增。在民進黨當局不肯認同「九二共識」的前提下,臺灣想要加入RCEP基本不可能,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參與CPTPP。而對於臺灣加入CPTPP的迫切性,臺當局行政機構「政務委員」鄧振中11月19日明確指出,目前表達加入CPTPP意願最高的是臺灣和英國,其中英國已經與日本籤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臺灣正透過各種管道積極推進加入CPTPP進程。

RCEP籤訂對臺灣帶來衝擊

日本2011年3月11日發生芮氏規模9.0強震,導致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事故,臺灣於同年3月25日起禁止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和千葉5縣食品進口。民進黨「政府」2016年「執政」後,也再度重申堅持四項禁止原則。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時任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等人提出「公投」案,最終「贊成禁止進口」的票數不僅超過門檻,更直逼780萬票。按規定「政府」兩年內必須維持福島等5縣食品禁令,今年11月24日兩年期滿。

2018年臺灣通過反核食「公投」

如今臺灣巴望著加入CPTPP,開放核食似乎已是箭在弦上。早在今年8月23日,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就以「福島食品」為主軸進行論述,當時他說得非常直接,「目前我們希望加入CPTPP,需要日本在內的很多國家支持,開放市場成為基本要求,臺灣人應該跳脫政黨本位思考,好好面對這些問題。」而三天後,日本「駐臺代表」泉裕泰與臺當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同臺時,就公開呼籲蔡英文解禁福島等五縣食品。

「RCEP通過了,『政府』有一定壓力。」臺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語氣肯定地說,世界正值供應鏈重組時刻,市場自由化挑戰加劇,當各地市場互相開放時,若臺灣仍以「高安全標準」等理由封殺他國產品,恐招致國際反制或懲罰。

民怨未解,核食議題恐成暗中交易

據臺媒報導,臺當局相關部門近年都有針對福島五縣的食品做風險評估報告。例如衛生福利主管部門「食藥署」官網的「日本食品資訊專區」,從2016年起開始刊登「受輻射影響食品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日本食品檢驗與調查研究」等風險評估報告,顯見相較萊豬議題,民進黨對福島等5縣食品進口早已有準備。許多綠營人士認為,明年3月適逢「日本福島311大地震核變」10周年,臺灣若能解禁福島等5縣食品進口,對臺日關係影響重大。民進黨「立委」莊瑞雄也提出,臺灣若想參與日本主導的CPTPP,最大的癥結點一定就是開放福島等5縣食品。

臺灣當局開放美豬風波未解

然而,因為開放瘦肉精美豬而引發的風波仍在發酵中,蔡英文似乎也深知民怨四起,11月18日在民進黨中常會語重心長地說:「未來幾個月事情應該滿多的,也面臨到一些變局,所以同志們要沉著應對,也要對整體施政有信心。」

一名綠營人士透露,蔡英文口中的「未來幾個月事情多」,除了今年下半年「朝野」在臺當局立法機構對瘦肉精美豬進口的攻防戰之外,明年2月立法機構開議,戰場將轉至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這名綠營人士進一步指出,事實上蔡英文在順利連任後,就把強化與美國、日本的經貿關係,列為首要目標。蘇貞昌接下行政機構負責人前也已知此事,因此解禁萊豬、萊牛和日本福島等5縣食品,是蘇貞昌「不擇手段都必須達成的兩項任務。」

不過也有「綠委」表示,「政府」要順勢開放核食,必須要有科學數據佐證,才能說服民眾認同。今年政治能量不夠,因此不會現在處理。另外民進黨當局一位「部會」資深官員也透露,「萊豬議題還在燒,這個節骨眼上,開放日本食品的議題只能在臺面下悄悄進行,『政府』不會笨到列入正式會議記錄。」至於開放日本核食的時間是否會落在明年2月中旬,這位資深官員表示很難說,但他認為以蔡英文「小圈圈」的決策模式,不排除有一個時間表,只是「外圍的人」不會知道,畢竟蔡英文「常跳過官僚體系」。

再擋一箭?蘇貞還能替蔡英文扛下嗎

在臺當局宣布開放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的風波當中,前行政機構發言人丁怡銘為撲滅輿論野火,靠著「瞎說」力抗各界圍剿,試圖替行政團隊退敵,不料「提油救火」傷及牛肉麵業者,11月15日辭官下臺。此事不僅為今年的「秋鬥」平添柴火,更重創蘇貞昌的聲望,讓他淪為「最討厭的政治人物」。

然而,蘇貞昌顯然還必須執行「強渡核食」的任務。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民進黨「在野」時大力反對核能政策,連帶汙名化核能相關科學討論,危言「核能風險」可以禍延好幾代。現在距離福島核變才近十年,就急著開放核災區食品,明顯雙重標準。臺灣「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楊順美指出,蔡英文「政府」很可能擋不住壓力而開放日本核食,然而,核輻射種類和含量不同,半衰期也跟著不同,例如「銫-137」半衰期逾30年,但福島核電事件距今不到10年。「我們聯盟未來不排除結合其他民間團體,要求蔡英文當局向日本提出明確標示含有輻射物種類及含量的規範,而且不能只有『合格』即可。」

一位不具名的「府院」人士向臺媒透露,在歷經丁怡銘下臺、蔡英文激勵黨內的談話後,蘇貞昌也陸續恢復公開活動。從他表明「還是要拼命站起來」,可見拼搏之心還在。既然日本核食在排隊了,「蘇貞昌乾脆再替小英當一次擋箭牌也好。」

在持續炒作臺灣成功抗疫的過程中,蘇貞昌曾經躍上「神壇」,然而他長期蠻橫霸道的行事作風始終飽受爭議,甚至屢屢引爆民怨。就連這次丁怡銘出包,民進黨內似乎都在隔岸觀火。一旦核食難題浮上檯面,蘇貞昌是否又能以一擋百,就看「亡命之徒」的剩餘價值還有多少了。

海峽導報 林靜嫻 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吃完萊豬換核食?民進黨當局證實:日本每次談判都會提
    吃完萊豬換核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2月4日訊  臺灣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一事吵得沸沸揚揚,如今又傳出民進黨當局明年3月將接力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核災地區食品進口。
  • 美國將重點放在美牛美豬問題上,蔡英文能扛住民意反撲?
    編輯:凝冰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3月1號到7號再次來到臺灣,臺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對莫健此行做出推測,莫健之行,一方面是為了了解蔡英文就職演說內容,另外一方面催促蔡英文放開美豬美牛的進口,川普在11月要參與大選,美牛美豬成功出口臺灣
  • 「萊豬」來了!臺島怎一個亂字了得
    如今議題成真,島內一片混亂,本地豬價格上漲,「臺灣豬」標識五花八門。最可憐的當然是臺灣民眾,永遠都要擔驚受怕,是否會「不小心吃到毒豬肉」。標章亂作一團開放「萊豬」後,新北市板橋區福記便當就開出漲價第一槍,店內公告使用「臺灣豬」,相關食品漲價5到10元新臺幣。
  • 蔡英文當局還能「Hold住」嗎?
    據了解,2020「秋鬥遊行」是由島內50多個鬥陣團體發起,分成「食安·勞工」、「環保·教育」及「土地·言論自由」3大隊,表達「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立場。其中,民眾黨在第一大隊,國民黨第二大隊,其他黨第三大隊,凱道出發後,抗議主舞臺則選在民進黨黨部前。
  • 日本核災食品即將入島?民進黨連「詐騙劇本」都懶得改
    【兩岸快評第1077期】當前,臺灣島內美豬爭議愈演愈烈。在野黨在議場杯葛之時,連豬內臟都拋出來了,為的就是讓反對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的民意能被聽到。但美豬這件事還沒塵埃落定,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已經蠢蠢欲動了。
  • 民進黨當局公布美豬進口管理措施 又喊口號打假球?
    陳時中坦言不清楚已開放53家美豬廠是否都不含萊劑 臺灣人民上街怒吼「反毒豬」(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當局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坦言,目前臺灣共開放53家美國豬肉廠進口,但並不清楚這53家的肉品殘留萊克多巴胺的情形,也就是說目前市面上民眾所食用的美豬是否含有萊劑,還需要進一步釐清。
  • 納「自殘」式投名狀,蔡英文當局打算開放日本核食?
    近來島內傳出日本代表夜宴臺灣高官,密談日本核食(福島五縣市核災食品)進入臺灣的消息。雖然與會的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強調席間並沒有談及核食,然而向美國放開含瘦肉精豬肉事件在前,日本核食已然引發草木皆兵的社會氛圍,叩關臺灣箭在弦上。 臺灣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大陸則是其最主要的經貿對象。但是基於意識形態考量,民進黨一直謀求切割兩岸的經貿關係,企圖擺脫大陸對大陸的影響力。自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臺灣當局推動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尋找新的經貿著力點。
  • 「萊豬」來了 蔡英文的「美國爸爸」滿意了嗎?
    組織方聲稱,這次遊行是要隔海聲援仍在尋求大選翻盤的美國總統川普,預祝他在本月20日順利連任。還有人表示,要「邀請」川普訪臺,因為他是「最挺臺灣的美國總統」,任內售臺武器11次,還批評拜登對華可能緩和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獨派」組織者還聲稱美國大選「遭受史上最嚴重的外部勢力幹預」,這與美國司法部的調查結論截然相反,而且,「獨派」組織的這場遊行不正是企圖幹預美國大選嗎?
  • 「噓,臺灣當局不讓我說」,亂港頭目自曝與蔡英文當局勾結
    然而,這件事還沒結束,香港《文匯報》14日報導稱,有亂港分子可能因為臺當局對他們的「關注」不足,而在臉書發文,附和方仲賢言論並自曝與臺當局勾結。但你知道「港澳條例」申請成功案例是0嗎》的文章,繼續在這一事情上為方仲賢說話。鍾翰林11日也在臉書發帖,看似是在聲援方仲賢。他寫道,方仲賢的言論的確不懂大體,「但請責難的同時先了解不同的組織過去幾個月以來在臺灣交涉的實際情況,誰已經幫到我們,相信真的有曾到臺灣交涉的人會很清楚。」接著,他又稱,其他內情不敢講了。
  • 蔡當局正在對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蠢蠢欲動
    臺灣《經濟日報》25日社論指出,過去指責馬當局考慮放寬限制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不遺餘力的民進黨,在執政之後,行政官員、「駐日代表」,甚至臺當局高層一再透露考慮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的進口;髮夾彎之迅速,令人驚訝。
  • 李遠哲「萊豬對健康影響小」網怒嗆:禍害遺千年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萊豬自元旦起開放進口,但其食安標準及標示問題引起民眾憂慮。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今日出席座談會前受訪表示,若是在安全標準內,萊劑對健康影響不大,更指出,硝酸鈉也是毒,但為了保鮮所以放一點點,大家也還是吃。
  • 「豬來了」引發臺灣空前輿論海嘯
    臺灣《聯合報》發表評論文章批評民進黨當局開放美豬美牛舉措,文章指出,當年民進黨為反對美豬美牛進口強烈抗戰,甚至民進黨團霸佔「立法院」五天四夜,「從陳水扁以降,沒有一位臺灣地區領導人不受到美豬美牛叩關的壓力,但顧及民意反應,都不敢率爾輕諾,只有蔡膽敢不顧民意,駐美代表處傳回一個『事不宜遲』的訊息,就在川普正式獲得共和黨提名的同時,獻上大禮,押寶意味濃厚」。
  • 民進黨為何急於開放日本核災食品?
    近期為了解除臺灣對日本核災食品的進口管制,民進黨當局真的很用心,除了由「衛福部」等部會召開沒有人搞得懂的公聽會外,「臺灣駐日代表」謝長廷更強力護航。臺當局「外交部長」李大維坦言日方有施壓,然而民眾要問,為何批評馬英九當局出賣人民健康的民進黨,執政後卻對日本核災食品大開方便之門?甚至還說禁止輸入日本核災區食品,恐違反WTO規範?
  • 這次,臺灣盯上了日本?細節已遭曝光
    導讀:民進黨當局當初為了和美方籤訂所謂FTA,違背臺灣市民的意願,開放了萊豬和美牛。一直到現在臺灣本土對萊豬進口事件還有反對的聲音。但是即使民進黨當局進口了萊豬,也未能如願和美方籤訂所謂FTA,反而是雷聲大雨點小,一直到現在都毫無音訊。
  • 衝動下開放美萊豬?不,民進黨是經過政治理性計算!
    且2018年地方選舉已有十大公投議題?所謂「沒有迴避的空間」,難道是以犧牲 「健康權益」換取「國際空間」嗎?連進口「美萊豬」皆未動用「公民投票」;這背離傳統價值主張?  其次,現在民進黨當局強調蔡英文在2009年反對「毒牛」,是反狂牛症而非萊豬;在2012年萊劑含量使用建立國際標準後,民進黨即已接受。
  • 如今,臺灣又「亂了」
    導讀:民進黨當局去年宣布的開放「萊豬」進口,終於在元旦開始施行。這不但引起了民眾害怕吃到「萊豬」的恐慌情緒,也引起了島內豬肉價格的一片混亂,臺產豬肉紛紛漲價。消費者害怕自己吃到「萊豬」據臺灣相關媒體的記者進行採訪了解到,「萊豬」放行之後,豬肉類便當的價格上漲。
  • 最大「秋鬥」落幕「豬內臟」之戰上演 蔡英文別錯估民意!
    民眾表達「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訴求,以及對民進黨的政策實施諸多不滿,而點燃民眾怒火的也包含箝制新聞言論自由有關之中天新聞臺換照事件風波等。 臺灣剛開始要進口美牛時,馬英九時期配套設重重關卡,守護臺灣人民健康,即使如此,民眾普遍仍小心翼翼,當時輪為「在野黨」的民進黨團及相關社會團體,各式抗議更為激烈,但當政黨再輪替由民進黨「執政」後,不僅開放美國牛,還增加進口美國美豬,這無疑是逼著臺灣的人民,選擇吃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肉品。
  • 押寶川普的蔡當局變臉"祝賀拜登" 臺網友:遲了,將自食惡果!
    之前押寶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臺灣民進黨當局慌了,火速在社交媒體上「祝賀拜登當選」,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不出意料也來「碰瓷」祝賀其當選,被網友嘲諷,「之前不是押寶川普嗎,現在改口不覺得太遲了嗎?」。北京時間8日早,臺灣外事部門發布推特,聲稱代表臺灣當局「祝賀拜登和哈裡斯勝選」。還聲稱,期待與美國在共享價值上「深化雙邊友好交流關係」。
  • 「萊豬」海嘯狂飈 民進黨又耍老招
    民進黨當局明年元旦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美牛入臺,臺灣民怨沸騰、反彈強烈,蔡英文、蘇貞昌的民調也遭受重挫。「親綠」媒體的《美麗島電子報》28日發布民調,儘管民進黨當局強調開放「萊豬」是臺灣推動國際經貿的關鍵,仍有7成4民眾認為開放「萊豬」是偏向美國利益;就連民進黨的支持者也有6成認為是偏向美國。整體而言有6成6民眾反對開放「萊豬」政策,僅2成7支持民進黨當局的決策。距離「萊豬」入臺只剩幾天,島內相關議題一派亂象。
  • 臺灣「外交」代價太大
    此前,民進黨一直堅決反對臺灣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但從蔡英文上臺以後,突然調轉槍口,為了向日本政府「示好」,放寬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力度。對此,國民黨展開了「反核食,救孩子」計劃,並且此計劃得到了島內民眾的大力支持,之後形成了一項反對進口日本核食品投票決議,但是此決議在11月份已經結束了它的使命之後,民進黨當局便與「駐日代表」代表謝長廷、王美花、「駐臺代表」等人餐敘活動,並透露出民進黨當局可能會再次放寬日本核食品來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