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吃過大苦大難的人才會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諦,懂得人活著的意義。
經歷過苦難的人生,看清了人情冷暖,世事紛爭,人們對於追逐名利的嘴臉之後,才終於明白了到底什麼才是對於自己最重要的,到底人生所追求的生存價值是什麼。
人們一說苦難,最典型的便的餘華的小說《活著》,這簡直就是一部苦難大全, 或許人世間所有的苦都讓主人公福貴吃盡了,他經歷了常人所無法承受之重,到最終,不知是活著本身的求生欲讓他麻木的活著,還是經歷了苦難之後的人生歷練 ,在看遍了人生苦難之後的一種超然態度,無論怎樣,福貴都是在一種失去人生所有最珍貴的人與事之後,與一頭老牛相伴的活著。
我們常常說,人總要經受一些苦難才能成長。
這並非苦難所具有的自身價值,苦難本身並不具備任何有意義的價值,甚至沒有經受苦難的人更加陽光積極樂觀,更加讓人覺得美好,而是在人們在面對苦難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與能力,與苦難鬥爭所具備的心智與堅強的意志力。
那麼,經受過苦難的人最終會變成怎樣,無非有兩種:
1、在苦難中成長的人:當他們受盡了別人所沒有承受過的生命之重以後,他們更加懂得了世事無常的道理,會在苦難中求生存,求發展,在苦難中前行,在經歷了風雨之後,讓自己傲然而立,不懼風雨,再茁壯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他們經受了一切之後,會更加拼搏向上,不服輸,不認命,把自己活成一朵傲驕的花,再冷眼看世事。
這類人往往會更堅韌,更有毅力去做一切不可能之事,有別人沒有的人生態度與生存法則,會比常人走得艱難,但卻更穩,更遠,更精彩。
2、被苦難打趴下的人:這類人便是苦難佔了上風,被生活打敗了的人,他們在經受了一切苦難之後便再沒了勇氣與信心去徵服苦難,而是盡情地被苦難所折服,失去了人生的信念與生活的信心,如此便只剩下了自暴自棄與怨天尤人。
這類人無法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前行,他們向生活認輸,向生活低頭,一次的失敗便足以讓他們敗下陣來,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餘生只剩下沉淪或是放棄希望與今生。
這兩種人生態度會成就兩類不同的性格與人生經歷,自然也會成就不同的人生高度與生命體驗。
前者雖吃過苦,走過彎路,但卻迎難而上,最終改命,順勢而為;
後者一世消沉,毫無機會去成就更好的明天,唯有蜷縮在黑暗的角落裡獨自療傷,再顧影自憐。
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苦難和人生路上所遇到的坎坷,也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最終命運。
人的一生,誰也無法保證一帆風順,都說三起三落過到老,起起伏伏才是人生常態。
人唯有用平常心,進取心,堅強的心去看待所經歷的一切,才能在最終笑看人生起伏,回首往事,皆為過眼煙雲,曾經所歷經的苦對於經歷了這一世的生命本身來說,又有何關係呢。
勇敢面對,一切皆可重新開始,我們需有隨時重啟人生的堅強信念,也要時常保持一顆歸零的心態去看事,做事,才會在人生這條不歸路上走得穩穩的,不患得患失,不杞人憂天,好好過每一天,活出生命的價值與高度,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