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
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籤約儀式
在位於成都高新區的
成都前沿醫學中心舉行,
這意味著四川首個省級產業創新中心
正式落戶成都高新區。
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
落戶成都高新
2018年,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指引(試行)》,擬在全國採取企業主導、院校協作、多元投資等新模式,在戰略性領域建立若干國家產業創新中心,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2019年,國家發改委已批覆5個產業創新中心(無醫學類)。
2020年,擬再批覆7個產業創新中心,其中包含「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授牌後將配套中央預算資金3億和四川省配套資金3億。
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牽頭,聯合政府投資平臺和精準醫學產業鏈上下龍頭企業共同發起組建,正會同成都高新區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正式授牌「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
該中心將錨定未來醫療健康發展制高點,整合行業優勢創新資源,構建「政醫產學研用資」協同創新生態,攻克疫苗、基因治療藥物等「卡脖子」技術,提高核心產品國產化率,補齊產業發展短板,致力形成我國精準醫學全球競爭優勢,將成為成都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
什麼是精準醫學?
精準醫學是未來醫療健康發展的制高領域,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了基因檢測、靶向藥物、醫學人工智慧和 3D 列印等多項前沿引領技術,為醫學發展史帶來繼傳統醫學、循證醫學後的第三次革命性飛躍。
項目詳情
估算總投資:
10.52億元
地址:
位於新川創新科技園內的成都前沿醫學中心
成都前沿醫學中心▲
成都前沿醫學中心由成都高新區和四川大學合作共建,聚焦精準醫學、再生醫學、3D列印與器官修復等領域的創新研究,開展產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致力於打造成為成都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新極核和策源地。截至目前,成都前沿醫學中心已初步導入疾病分子網絡前沿科學中心、醫學大數據中心等38 個高水平研發項目、10 餘個川大教授創業企業。
運作模式:
公司化運作模式
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邁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利康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和投資機構共同組建的「成都華西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參與各方佔相應股份,形成利益共擔共享格局。
實行主任負責制
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下設研發創新部、技術轉移部、創業孵化部和綜合服務部等管理業務部門,配備專業技術帶頭人和一批專業研發與服務團隊,明確項目管理、開放合作、人才管理、智慧財產權運營、激勵、創投基金等機制,保證參與各方緊密綁定並實體深度融合獲利,增強創新中心自身造血功能和市場競爭力,具備盈利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建設內容:
包括搭建「3+1」平臺,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創新。
3個關鍵共性技術平臺:
▶即圍繞精準診斷領域,開展高通量測序、分子診斷技術、組學技術、醫學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轉化和臨床推廣。
▶圍繞精準治療領域,搭建精準藥物產品研發轉化平臺、個體化醫療器械產品研發轉化平臺,推動小分子靶向藥物、抗體藥物、疫苗、細胞治療藥物、醫學3D 列印、生物醫學材料及器械等的產業化。
▶圍繞精準評價領域,搭建靶向藥物及生物製劑安全性評價平臺、疾病動物模型及藥效精準評價平臺、醫療器械生物材料和製品精準評價平臺、新型藥物精準臨床評價平臺。
1個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
▶為精準醫療、生物醫藥行業發展提供全鏈智慧財產權服務、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產業創新金融服務和 創業全過程孵化服務。
建設目標:
預期未來3-5年,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將面向行業領域提供公共技術服務,匯聚產學研合作單位600家以上,取得重要自主智慧財產權1000項以上。
到2030年,該產業創新中心將建成世界一流的精準醫學領域重大產業創新平臺,成為四川省甚至全國精準醫學創新策源地、醫學創新成果轉化示範高地、精準醫學產業集聚發展引領者、全球精準醫學高精尖人才集聚區和國家醫療健康領域戰略核心智庫,帶動精準醫學產業產值規模超過1000億元。
該項目的落戶,為成都高新區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增加了重要力量。接下來,成都高新區將進一步推進中心創建工作,力爭早日獲得國家發改委授牌「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
來源: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
原標題:《聯合川大華西醫院!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