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深圳暴雨紅色分區預警信號生效中!
過去1小時,福田區、羅湖區和龍崗區(南灣、布吉、吉華街道)累計雨量已達大暴雨,預計強降雨還將持續1小時左右,深圳市氣象臺於2020年09月15日14時15分在福田區、羅湖區和龍崗區(南灣、布吉、吉華街道)發布暴雨紅色分區預警,全市進入暴雨緊急防禦狀態,請迅速做好防禦工作。非寄宿制學校停課;寄宿制學校及幼兒園繼續上課,學校應指派專人負責保護在校(園)學生(幼兒)的安全;用人單位視情況安排工作人員推遲上班、提前下班或者停工。
大家注意防禦!!
這幾天深圳的天氣
瘋狂在「變臉」的邊緣試探
早上還是陽光明媚
晴空萬裡
還有絕美彩虹上線~
大中午的
猝不及防又接受了一波暴雨的洗禮
暴雨預警它又㕛叒來了!
▼
12時15分
深圳氣象臺在寶安區、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光明區、龍華區、西部海區、坂田、布吉、吉華發布分區暴雨黃色預警。
13時00分
深圳市氣象臺在寶安區發布暴雨橙色分區預警,全市進入暴雨防禦狀態,請注意防禦。中小學、幼兒園可視情況推遲上學。
13時35分
深圳市氣象臺將暴雨預警信號擴展至全市,1小時內將出現30-40毫米降水。過去1小時,光明區累計雨量已達暴雨,預計強降雨還將持續1-2小時,在光明區升級為暴雨橙色預警,全市處於暴雨防禦狀態,請注意防禦。中小學、幼兒園可視情況推遲上學。
13時50分
深圳市氣象臺在羅湖區、龍華區和龍崗區(南灣、坂田、平湖、橫崗、布吉、吉華街道)發布暴雨橙色分區預警,預計強降雨還將持續1-2小時,全市處於暴雨防禦狀態,請注意防禦。中小學、幼兒園可視情況推遲上學。
14時15分
過去1小時,福田區、羅湖區和龍崗區(南灣、布吉、吉華街道)累計雨量已達大暴雨,預計強降雨還將持續1小時左右,深圳市氣象臺福田區、羅湖區和龍崗區(南灣、布吉、吉華街道)發布暴雨紅色分區預警,全市進入暴雨緊急防禦狀態,請迅速做好防禦工作。非寄宿制學校停課;寄宿制學校及幼兒園繼續上課,學校應指派專人負責保護在校(園)學生(幼兒)的安全;用人單位視情況安排工作人員推遲上班、提前下班或者停工。
雨一直下
氣氛不算融洽~
路面溼滑
能見度低
大家一定要注意行車安全
中午外出的小夥伴們
你今天又雙叒遇到下雨了嗎?
窗外的景色都顯得模糊了
部分地方又迎來「大片」場景
遠處的山都只剩一個模糊的輪廓
每天上下班雨雨雨雨的日子
啥時候才是個頭?
然而,這樣的天氣本周還將繼續……
本周中後期深圳風雨加大
據深圳天氣——
�� 15日有雷陣雨,局部暴雨;
�� 16日多雲,有短時雷陣雨;
�� 本周中後期(17-19日)受南海熱帶系統和弱冷空氣共同影響,風雨加大。
溫馨提示
近期深圳短時強降水頻發,這種降水具有突發性強、局地性明顯、天氣劇烈等特點。形象一點來說,就如同正在燒一壺開水,或局部冒泡,或遍地開花,難以預測。因此,這種降雨的大小和落區預報同樣具有不確定性,預警信息發布的提前量也不會太高。
未來幾天,短時強降水天氣仍有可能突發,市民外出請關注深圳氣象臺發布的最新預警預報信息。
降雨帶來的解暑效果也是槓槓的
雨時竟給人有一種秋天的錯覺??
深圳是不是要入秋了?
醒醒,你在深圳!
深圳平均入秋時間是11月3日
所以入秋
還!早!著!呢!
根據氣象入秋標準,5天滑動平均氣溫≤22℃即為入秋,這五天中第一個日平均氣溫≤22℃的日子定為入秋日。
根據歷史統計數據,深圳平均入秋時間為11月3日。近5年深圳最早入秋時間是11月2日,最晚入秋時間是11月25日,近5年來深圳入秋的時間有推遲。
自有氣象記錄以來,2015年11月25日是深圳最晚入秋的年份,最早入秋的時間是1997年9月28日。
而且深圳不下雨的時候
還是比較熱的
怕熱星人就暫且忍耐一下吧
在這雷雨不斷的情況下
颱風可能也要來湊湊熱鬧
9月下旬預計將有2-3個颱風生成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
9月下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
還將有2~3個颱風生成
△今年生成的颱風
秋天都快來了怎麼還有颱風?
實際上,秋颱風數量可一點都不少
▼
據颱風統計數據顯示,9、10月份仍然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的活躍期,多年平均生成颱風個數分別為5.1個和3.8個。
按照颱風命名表
如果下一個颱風生成
將命名為「紅霞」
再下一個名稱則是「白海豚」
據@廣東天氣,海上有個熱帶擾動,預計16日進入南海中部偏東海面,強度逐漸增強,最強可達9-10級左右,趨向海南南部海面。
不過深圳人先別著急
這次基本不考慮
登陸廣東的可能性
信息來源:深圳天氣、廣東天氣、中國氣象局、深圳商報
編輯整理:新時代新羅湖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往期精彩回顧
1、
2、
3、
4、
5、
6、
原標題:《深圳紅色暴雨生效中!預計將有2-3個颱風生成,接下來的天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