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屈指可數的只生產機械錶的制表大師,寶珀深諳高級制表的秘訣在于堅持,而大複雜的秘訣在於疊加與布局的藝術,所以寶珀——在傳統複雜功能發展成熟的今天,復興或創造嶄新的複雜功能,向世人證明,機械錶是傳統,也是創新。不斷地擴張手錶工藝技術的版圖,以完整的藝術觀念、全面的工藝技法,成就真正的藝術大師。堅持用複雜工藝,匹配複雜功能,定義經典時計的嚴格標準。
每項複雜,皆有深意
卡羅素
寶珀要做一隻表,功能疊加功能,那麼三問報時疊加陀飛輪,或許會稍顯普通。而如果將陀飛輪拿掉,輕輕放上一枚寶珀獨有的卡羅素,這枚三問卡羅素腕錶便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寶珀Le Brassus巨匠系列三問卡羅素腕錶
教堂鐘聲
一分鐘同軸卡羅素
白色大明火琺瑯鏤空錶盤
寶珀一分鐘同軸卡羅素
寶珀偏心浮動式陀飛輪
卡羅素與陀飛輪都是抵消地心引力對手錶運行精度造成的微擾的裝置,除了擁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外,他們還極具觀賞性。陀飛輪曾經幾乎是高級手錶的代名詞,而卡羅素這項罕有而迷人的複雜功能在寶珀手中浴火重生之後,它的意義不僅僅是「寶珀又復興了一項複雜功能」,更重要的是,在陀飛輪的製作變得相對容易的今天,高級手錶有了一個新的標誌。
中華年曆
中華年曆表是是寶珀大複雜制表工坊歷時五年半研發的非凡傑作,它宣告了機械錶可以同時顯示雙軌制時計功能——以太陽日為基本單位的標準日曆,與採用陰陽曆制的中國傳統農曆,和諧地布局在溫潤的大明火琺瑯錶盤之上。
寶珀Villeret經典系列中華年曆表紅金款
對於陀飛輪、三問報時和萬年曆等大部分複雜功能而言,悠久的制表歷史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使鐘錶師對這些功能可以運用自如。但想要在機械錶上呈現中國傳統曆法,這一前所未有的複雜功能,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其複雜程度遠遠超出萬年曆,在整個制表領域中,或許僅次於三問報時功能。
是炫技嗎?是,寶珀從未吝嗇過給世人展現機械錶令人驚嘆的可能性。
是致敬嗎?是,寶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眾所周知。
機械測深儀
1952年誕生時,五十噚是市面上唯一能夠真正應對深海環境挑戰的專業潛水腕錶。憑藉卓越的性能,五十噚定義了現代潛水腕錶行業的標準與規範,這些標準與規範,現在仍被業內所遵循。
寶珀X噚專業潛水錶
作為標準締造者,寶珀當然不滿足於遵循,於是,X噚問世——它包括了一個最深可達90米的機械測深儀,並可記錄下潛深度,另有一個單獨運轉的0-15米機械測深儀,在15米水深下測量誤差僅為30釐米。此外,X噚還率先搭載了5分鐘倒計時功能,在上潛作減壓停留時使用。
因此,X噚在諸多方面均成為首創。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寶珀最大的對手,是自己。
博採眾長,廣泛涉獵
寶珀擁有豐富的腕錶工藝技術儲備,例如最傳統的琺瑯、金雕工藝,抑或錶盤上鮮見的大馬士革鑲金和赤銅工藝,不一而足。不過這些只是實現腕錶美學的其中一環,想要由初級的手工匠人提升成為真正的藝術大師,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運用這些工藝技術,來實現自己的美學訴求。
寶珀五大超凡工藝:活動人偶、金屬雕刻、赤銅、大馬士革鑲金、琺瑯
琺瑯
琺瑯是一項有幾百年歷史的傳統工藝。熟練掌握各種琺瑯的技法,不容易,但也不足以稱為琺瑯大師。
而寶珀在使用琺瑯工藝方面,已臻化境。在2017年巴塞爾表展上,寶珀的藝術大師工作室推出了一隻雪絨花主題的琺瑯表,錶盤部分採用大明火琺瑯燒制,溫潤光澤,花朵形狀用鏨胎琺瑯勾勒,生動靈巧。最特別的地方,是白色的花瓣,真正呈現出了飽滿厚實的形態,栩栩如生。
寶珀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工作室「雪絨花」腕錶
大明火琺瑯+特殊溫控琺瑯
鏨胎琺瑯
眼光最犀利的琺瑯行家,或許也沒有想到,花瓣是在再次入爐時,採用特殊溫度控制工藝,才形成了這種效果,而最初燒制的大明火琺瑯部分,在低於臨界溫度時,不會受到絲毫影響。
大馬士革鑲金
大馬士革鑲金工藝是寶珀的又一個首創——它曾一度主要用於武器裝飾,工匠們採用這一工藝將自己的名字、製造年份等信息鑲嵌於武器之上。寶珀被大馬士革鑲金的獨特美感吸引,將它應用到了制表上。
製作時,首先在厚度僅為1-2毫米的金屬錶盤表面雕刻出深度僅為0.1-0.2毫米的凹槽,然後將貴金屬注入凹槽中,捶打壓實,最後再對錶盤進行拋光打磨,使其光滑平整。在此過程中,最關鍵的原則是要使貴金屬裝飾完全吻合原來的金屬表面,並通過恰如其分的錘擊將其嵌入凹槽,不能使用任何膠水、粘合劑或類似替代物品。如此製造出的錶盤精緻而渾厚,金屬光澤熠熠生輝,任何其他裝飾工藝都無法與之媲美。
一枚好表的自我修養
功能疊加工藝,往往是最體現「講究」的地方。寶珀不會因為功能已足夠複雜,便在工藝的部分,得過且過。比如,內力深不可測的十二天陀飛輪腕錶,憑單一發條盒便可為手錶運轉提供驚人的動力儲存,其錶盤處理也非同尋常——純白錶盤,視覺感受立體而溫潤,可知絕非凡物,只因這是一面大明火琺瑯拱形錶盤,經烈火燒制而成。
寶珀Villeret經典系列十二天動力儲存陀飛輪腕錶
在制表上,寶珀熱衷於內外兼修,歸根結底,只為締造經典時計。
佛家參禪有三重境界: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做表也一樣:
看山是山——苦練基本功,從內在的機芯打磨,到外在的盤面裝飾,都要扎紮實實、一絲不苟。
看山不是山——將世上流傳的技藝熟練掌握之後,尚有餘力開創獨門絕技,寶珀的三座高峰——卡羅素、中華年曆和機械測深儀,至今仍是行業高峰。
看山還是山——閱盡世相,波瀾不驚,懂得了一枚好表應有的自我修養,而且他知道他懂了。
寶珀成為制表大師,不僅來自時間和歷史的洗禮,而且也源於自身不懈的堅持。
經過281年,寶珀界定了什麼是堅持。所以,281年後,寶珀仍在繼續界定何為經典時計的締造者。
關注時尚資訊,請訪問http://m.yok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