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其它海星一樣,粒皮瘤海星也是棘皮動物,它屬於海星綱顯帶目(Valvatida)下的瘤海星科(Oreasteridae)。印度洋、太平洋以及紅海海域都能見到它憨憨的身影,它通常棲息於熱帶海域的淺海珊瑚礁水域,身體直徑可達20釐米左右,是一種中大型海星。
粒皮瘤海星。圖片:curiousokinawa.com
粒皮瘤海星體表光滑,沒有疣突和棘刺。微微隆起並生有細密顆粒的皮鰓,有呼吸和排洩的作用,這也是它中文名稱的由來。粒皮瘤海星的身體由中央體盤和五條輻射狀的腕構成,體態敦厚而豐腴,既像一隻舒適的抱枕又像一坨鬆軟的麵團,於是才有了「cushion seastar」(靠枕海星)和「doughboy star」(麵團海星)的英文俗稱。
生有細密顆粒的深色皮鰓。圖片:fineartamerica.com
粒皮瘤海星那五條難以名狀的腕,是它外形的精華之所在,正如你們看到的那樣。它的腕短而粗,末端的四分之一不被皮鰓包裹,頂端圓潤,腹面中央的步帶溝往上延伸。從人類的視角來看,這五條腕的氣勢之恢弘猶如五軍之戰,讓人浮想聯翩,於是它又有了「一夜五次郎」的日文俗名(誤),至於坊間戲稱它為「古巨基」和「金城武」,不追星的我似乎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那五條難以名狀的腕。圖片:basdiving.com
造物主太有幽默感圖片:Daniel / wordpress.com
美國動畫片《海綿寶寶》中派大星(Patrick Star)的原型很有可能就來自粒皮瘤海星。劇中那隻胖胖的粉紅色海星,和海綿寶寶總是形影不離,它神經大條、四肢發達,經常給大家製造麻煩,是蟹堡王的忠實擁躉,也是海綿寶寶最好的朋友。嗚嗚,好像終於知道為什麼海綿寶寶滿身窟窿了....(掩面)。
海面寶寶和派大星。圖片:《海綿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