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1 系統總體設計
常用現場儀表系統的處理任務簡單,往往使用一個CPU加一系列外圍輔助電路就能達到相應的目標功能。採用雙CPU可以根據系統的總體功能要求進行合理的分工,各自完成不同的控制和處理功能,可以適當地簡化硬體電路和軟體資源的分配,設計相對獨立,程序的修改和移植也變得容易。此系統採用了雙CPU設計,如圖1所示。16位單片機MSP430F149是電磁流量計的核心部件,實現信號的採集處理、LCD顯示、存儲及與8位單片機PIC18F4520進行數據交換。PIC18F4520和PROFIBUS現場總線專用協議晶片SPC3是PROFIBUS-DP接口部分的核心部件。PIC18F4520負責與MSP430F149交換數據及與SPC3通信等功能的實現,SPC3負責把主站送來的數據拆包,送往PIC18F4520,同時把PIC18F4520送來的數據打包,上傳給主站。
2 系統硬體設計
如圖1所示,電磁流量計的硬體部分主要由傳感器、電源系統、信號處理電路、勵磁電路、單片機系統和總線接口電路組成。
2.1 傳感器及電源系統
傳感器直接由廠家製作,在此不再贅述。本系統所用電源電壓種類不一,特別設計流量計專用電源系統。整個系統採用5V供電,而MSP430F149採用3.3V電壓供電。考慮到硬體系統要求電源具有穩壓功能和紋波小等特點,另外也考慮到硬體系統的低功耗等特點,因此該硬體系統的3.3V電源部分採用TI公司的TPS76033晶片實現。
2.2 勵磁電路
低頻矩形波勵磁電路一般採用分頻晶片對工頻電源進行降頻處理,再經過開關管進行功率放大,此種電路難以針對梯形波的斜邊進行線性放大,而且勵磁頻率單一,不能通過軟體編程修改勵磁頻率。因此,本系統採用三值梯形波勵磁方式。採用16位D/A轉換晶片DAC7731通過電平轉換晶片SN74AHC245與MSP430F149單片機的USART通信模塊相連的方式產生勵磁信號。此勵磁信號產生電路,通過MSP430F149單片機的定時器進行分頻,可軟體編程修改勵磁頻率,為電磁流量計選擇不同的勵磁頻率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功率放大電路部分,採用互補對稱式功率放大電路。通過運算放大器對勵磁信號電壓放大,兩級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對勵磁信號電流放大,之後輸入電磁流量計勵磁線圈,作為勵磁電壓。此電路可線性放大梯形波斜邊部分,滿足了梯形波勵磁方式的要求。
2.3 信號處理電路
信號處理電路採用四象限高速高精度乘法器晶片AD835AN來實現線圈內的勵磁電流信號與兩電極輸出流量信號相乘,AD835具有很高的差分輸入阻抗,不需外接阻抗變換電路。乘法器輸出信號經過放大與電平的提升,再先後經過高低通濾波器後進入單片機進行A/D轉換。高低通濾波器截止頻率分別為0.33 Hz和126 Hz。
2.4 單片機系統
本測量系統採用TI公司的MSP430F149單片機作為MCU,與晶振輸入模塊、復位電路、LCD顯示模塊、鍵盤模塊和Microchip公司的PIC18F4520共同構成單片機系統。兩個CPU之間通過三極體電路實現串口通信。系統的鍵盤模塊採用獨立按鍵式鍵盤。由3個獨立按鍵分別與3隻上拉電阻共同和MSP430的P1.1、P1.2和P1.3相連,並將這三個埠設置為上升沿中斷使能的方式,利用中斷處理程序來判斷鍵盤輸入。
2.5 PROFIBUS-DP通信接口
PROFIBUS-DP通信接口開發中使用PIC18F4520作為處理器單元管理通信事務,SPC3協議晶片則完成數據的轉換和收發功能。PIC18F4520與SPC3之間的連接如圖2所示。SPC3接成使用Intel晶片並工作於同步模式,此時片選信號輸入引腳XCS不起作用,接高電平;地址鎖存信號ALE起作用,接處理器RB3,SPC3內部地址鎖存器和解碼電路工作。CPU與SPC3通過SPC3的雙口RAM交換數據,SPC3的雙口RAMS應在CPU地址空間統一分配地址,CPU把這片RAM當作自己的外部RAM。CPU採用RD和RB口擴展外部存儲器,RD口作為數據線和低8位地址線,RB4、RB1、RB2作為AB8-AB10地址線接ABO-AB2。SPC3的AB3-AB10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