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長沙訊這兩天,11歲的六年級學生張筱蔓成了瀏陽的新聞人物,很多人都在討論以她為主角的「一個建議叫停了政府景觀工程」事件:兩個多月前,張筱蔓看到有工人在樟樹上鑽孔來裝景觀風車,便哭著央求爸爸張志偉想辦法制止。張志偉給鎮政府打了電話後,這項工程果真像張筱蔓所期待的那樣停工了。
11月24日,記者來到瀏躍公路瀏陽市葛家鎮路段,沿線已不見景觀風車的蹤影,只在部分樟樹上,看到一些被掰斷的竹竿插在樹幹上,這些正是之前通過打孔的方式固定在樟樹上的竹竿。
24日,張志偉告訴記者,9月中旬,他開車途經瀏躍公路葛家鎮路段時,車窗外的一幕引起了張筱蔓的注意:道路右側,有工人拿著電鑽在樟樹上打孔,張筱蔓便問爸爸,這些工人在做什麼。
張志偉注意到,沿線幾公裡範圍內,一側樟樹上已經裝上了彩色的風車。這些風車像長在樹上一樣,迎風旋轉。張志偉結合看到的情形,跟女兒解釋:他們可能是為了將風車的把手固定在樟樹上,才在樹上打孔。
車輛繼續行駛,張志偉沒有想到,女兒突然哭了起來。「在樹上鑽孔,它們會死掉的。」張志偉回憶,女兒當時向他哭訴,並要他停車去阻止這些工人。
張志偉不停地安撫女兒並向她解釋,以為過一會兒她便會沒事。然而,張筱蔓一直「逼」他想辦法,並要求他給政府部門打電話。張志偉只好答應,撥通了葛家鎮政府黨政辦的電話,向對方講清事情原委:「我受我女兒的委託,向你們反映一件事,她現在一直在哭……」
張志偉沒有想到,不久後鎮政府工作人員給他回了電話,表示沿線風車景觀工程已經叫停,在樟樹上鑽孔裝風車的方式欠妥,並希望張志偉能夠安撫好其女兒。 記者曹偉
故事
父親:她平時就是個有愛心的孩子
開家長會時,張志偉與其他家長討論孩子教育問題,提及此事,眾人感嘆「11歲小學生就敢向政府部門提建議」。
「我們11歲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這種概念。但在她看來,特別正常,就像打110、120一樣。」張志偉說。這件事讓他意識到,下一代人的思想觀念正發生變化。
11月24日下午4點多,瀏陽市嗣同路小學,記者見到了剛剛放學的張筱蔓。剛讀六年級的她身高已有1.6米。講述起當時央求爸爸打電話提建議一事時,她顯得非常靦腆。
「以前我在書上看到過一幅漫畫,樹上有一隻啄木鳥在捉蟲子,看到一個伐木工人過來後,啄木鳥就飛到他的腦袋上啄他。」張筱蔓說,她當時認為在樹上鑽孔樹木就會死去,於是就想像啄木鳥一樣阻止那些工人。
「她平時就是個有愛心的孩子。」張志偉說,自己平時也熱心公益,以朋友的方式與女兒相處。他認為,他在教育女兒的同時,女兒也會以她的方式影響他。
回應
鎮政府:本意是風車迎客,意識到不妥後叫停
「瀏躍公路是瀏陽西部的主幹道,最初安裝風車的預想效果是,兩側風車隨風轉動,像迎接遠方的客人一樣。」葛家鎮黨政辦主任章江豔說。當天正是她接到了張志偉的電話。接到這一電話後,她向分管環境整治的副鎮長匯報了這件事,副鎮長與其他領導匯報商量後,決定暫時叫停風車的安裝。
葛家鎮環境整治辦是負責這一項目的部門,該部門的一名張姓負責人稱,風車景觀工程是該鎮「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個項目。他們採購了大量的風車,而具體執行則是由村部的人來完成。
張姓負責人稱,「11歲女孩叫停一個工程」這個說法不太準確。最初他們要求安裝風車是直接用釘子卡住,再用綁帶捆住,而沒想到具體執行時則變成了在樹上打孔。看到這一情況後,他們也認為這一方式不妥,恰巧這時反映這一情況的電話打了過來。
「本來想做件好事,我們不想最後變成『壞事』。」張姓負責人說。最終他們停掉了整個風車景觀工程,並將已經裝好的風車拆了下來。拆下的風車一部分送給鎮上的小朋友,還有一些運到了鎮上的文化站,並設計為閱覽室裡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