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大學附中李競川老師進行鄭州市中招理化生實操考試培訓
河南農業大學附中李競川老師帶領社團學生進行實踐
河南農業大學附中李競川老師在上物理課
編者按:帶領足球小將走向全國、紮根鄉村教育的「梁媽媽」、被學生稱為「全宇宙最佳教練」、25載千次家訪……他們,都是奮鬥在鄭州教育一線的普通教師,他們用愛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有溫度的美好教育。為迎接第35個教師節,鄭州教育信息網特推出2019年鄭州最美教師系列報導,帶你走進鄭州這群可愛的教師,感受來自他們的正能量。
(本網訊 記者 王磊)在中學最辛苦的是班主任工作,但他一幹就是十五年。即使現在負責學校教務,他還經常代理班主任。他專業實力強、樂於奉獻,在學科發展的道路上,是大家的好幫手和探路人。他就是河南農業大學附中物理教師李競川。
學生心中的人生嚮導和知心朋友
連續十五年的班主任生涯,是他的驕傲。受所教學科的限制,他只能在八九年級接班。中途接的班級多數是「問題班級」,但他都能把這樣的班級成功轉化。
他轉化班級的法寶是「把學生的劣勢轉化為優勢,然後把優勢發揮到極致」。在他看來「學生活潑是因為有高的情商,學生調皮是因為熱衷於表現,班級鬧騰是因為人才濟濟」。就是這樣,他總能挖掘出每個學生的長處,總能挖掘出每個班集體的優勢,然後利用這些優勢,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
他與學生談天論地,他與學生共同學習;他雖不是體育健將,但會在運動場上跟學生切磋技藝,也會在場下加油吶喊;他不是心理專家,但他願意聆聽學生訴說衷腸;他陪伴學生拼搏,他分享學生快樂。就是這樣,年年如此,年年出現奇蹟,他把「問題班級」都會變成「優秀班級」。
調皮學生轉班,大多數老師都不願意接收,但李競川願意。雖然他接的是問題班,可一些家長包括本校教師,還是願意讓孩子轉到他的班級,因為他能讓這些學生變得更加積極。對於轉班的學生,李競川老師會分析該生的性格,挖掘其優點,講解為人道理,交代處事方法,創造機會讓其實踐,使其表現能得到同學的稱讚,並很快就融入新的集體。李競川老師就是這樣,發散學生的光芒,用學生的光芒照亮學生的夢想;聚焦學生的光芒,用學生的光芒點燃學生的希望。
大家說他有「點金術」,他說,「不用點金,每個學生都是金子,你只需要發現他們的光芒」。他是學生的知心朋友,每屆學生都叫他「川哥」,學生自稱「川粉」。 他是學生的人生嚮導,他的學生都記著一句話「不給別人添麻煩」,這個信條指導孩子一生的成長。
專業強樂奉獻 為省市物理學科注入力量
擔任過鄭州市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監考的老師都知道,連續六天緊張的工作,中午不能休息,很多人在精力和體力上難以支撐。但是該項工作李競川連續參加了十一年,並且都是擔任考場的主監考。監考員的學科培訓,多年來均由李競川擔任,評分標準的細化,需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嚴謹的專業語言,他的講解精練準確、高屋建瓴,令全體參培人員佩服。
鄭州市物理教師大多都知道李競川的電話,因為每年都有很多問題需要探討。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考前一個月,他每次下課放下教案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解答老師們的問題,有時晚上十點多了他還在回復老師的簡訊。他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他的耐心和執著感動了每位物理教師。
他帶領校內外物理老師,主持鄭州市重點課題和河南省重點課題。他是「國培」授課專家,他在河南師範大學、河南教育學院、鄭州師範學院、許昌學院等地授課時,把自己的成果跟大家分享。很多學校的教研活動,會邀請他前去觀課指導。
他是生活知識的百科全書。他發現哪些地方有物理,都會精心拍照。他以其不斷地觀察和常年的積累,把物理課堂變成了知識科普。他把所見所聞編成試題寫進試卷,為省市物理學科的教學注入了源源清泉。
教育部組織的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大賽,獲獎率很低,之前河南省物理學科沒有得過金獎。2018年,李競川老師作為主要成員負責物理學科的大賽準備工作,這個大賽不僅要展示教師的說課能力,還要展示實驗儀器的創新及新科技的融合。李競川整個暑假沒有休息,他幫助選手創作儀器、設計教學環節、進行無數次地磨課。最終在南昌舉行的全國大賽中,河南省物理學科三個選手均獲金獎,學科獲獎人數全國第一。
在李競川老師看來,教師不僅要博覽群書,還要參加各種實踐,要成為「大家」必須先成為「雜家」。他創辦「格物創新社」,帶領學生動手製作,極大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他編寫《物理科技與社會生活》校本教材,包括科技、軍事、生活知識等多個領域達三十萬字。他維修日光燈、飲水機、插座、音響等設備,邊維修邊給學生講解,把維修變成了物理第二課堂,二十多年的免費維修也為學校節約了不小開支。他的自製教具琳琅滿目,參加全國教學改革創新大賽獲一等獎。
雖然成績顯著,但他仍然低調、謙虛,認真面對每一項工作。他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始終走在教學改革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