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食物浪費量,就相當於3000-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
這個數字的背後,是每一天,每一份,每一秒,
無數還可以食用的食物被倒進垃圾桶,泔水桶,硬生生變成餐飲廢物。
除了無數普通民眾悄無聲息地日常浪費外,還有一部分人,打著拍攝視頻的旗號,公然浪費著巨量的食物。
他們就是所謂的「大胃王吃播」。
我們都知道,今年由於疫情和蝗災相繼發生,糧食危機的警報聲在全世界此起彼伏。
聯合國曾連續兩次發出糧食危機的警告。
在遙遠的非洲,肯亞人民因為爭搶糧食,發生踩踏事故,死傷多人。
鄰國印度,很多低種姓的農民需要在農田裡,富人區的垃圾桶裡撿食垃圾維持一家人生活。
以往的糧食出口大國,比如巴西,美國等,今年也採取自保的手段,糧食限制對外出口。
而我國的糧食,好像沒有受到疫情和蝗蟲的危害。
今年夏天,我國夏糧豐收,2856億斤,平均每個人可以分到219斤糧食,這還沒有加上全國各地的儲備糧。
糧食危機?似乎不存在。
於是開始出現了反面教材:大胃王吃播。
準確的說,吃播,其實就是一種獵奇。
這個世界上除了少數人天賦異稟,可以胡吃海塞之外,更多的「大胃王」,都是假貨。
他們營造這一人設的方式無非就是兩種。
第一,催吐,把食物分階段吃下去,到了一定飽度,給自己催吐,還沒消化的食物就隨著胃酸吐了出來,成為生活垃圾。
第二,假吃,通過剪輯手段,假裝自己吃下了很多東西,其實只是咀嚼,其他的都吐在了垃圾桶裡。
近日央視就點名批評了這種現象,稱這種吃播秀誤導消費,浪費嚴重。
現在我國糧食產量的確年年創新高。
但是別忘了,飢餓離我們並不遙遠。50-70年代,中國人民曾經也經歷過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飢餓,為什麼?因為那個時候農業生產力不發達,經濟也很緊張,糧食上不去,人口又多,自然大家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再往前推3000年,拒不完全統計,大大小小的饑荒在這3000年裡發生過260多次。
260次,足夠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認識到飢餓的可怕。
你去問問經歷過饑荒年代的人,一個饅頭,一碗麵,甚至是幾粒米,在那個年頭意味著什麼?
也許能救一個人,也許也能殺一個人。
食物,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它就是天堂的代名詞。
只不過我們在天堂呆的太久了,忘記了一些東西。
我們中國人其實一直都是重視食物,也崇尚節儉的,只不過現在經濟條件和農業條件都站在了歷史的巔峰,讓我們開始淡忘了尊重食物,崇尚節儉。
還記得那副對聯嗎?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為艱。
別再捧這些所謂的病態吃播了。
對於有些人來說,只是雜交水稻的發明,讓他們吃得太飽了。
真正的飢餓,你不會想知道的。